「上午總理報告內容感人至深,尤其是中央預算壓縮非剛性支出50%,省下的錢全部給企業、保民生,讓人感動!」5月2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鐵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報告中還多次提到「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製造業升級、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等內容,作為一名製造業技術代表,「我既充滿信心,又感覺責任重大,對於報告完全贊同」。
2019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王杜娟向總書記匯報了中鐵裝備科技創新成果和發展情況。聽了王杜娟的匯報,總書記頻頻點頭,關心產業鏈的情況,問到關鍵部件有沒有「卡脖子」?今年兩會,王杜娟帶來了「答案」。
以「三個轉變」為指引,從行業跟跑到全球領跑
「首先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王杜娟說,5月10日,在總書記考察中鐵裝備六周年之際,國產化盾構/TBM主軸承、減速機試驗成果發布會在鄭州舉辦,由中鐵裝備研製的首批國產化6米級常規盾構3米直徑主軸承、減速機通過了實驗測試,解決了佔市場需求80%的地鐵用6-7m級盾構機主軸承「卡脖子」難題,即將在蘇州地鐵施工的盾構機上投入使用。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囑咐「一定要把製造業搞上去」,今年總書記先後考察了浙江、陝西、山西一批製造企業,對製造業非常關心並寄予厚望。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製造業升級、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等內容,如何推動製造業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王杜娟講:「答案就在『三個轉變』當中。」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走進中鐵裝備總裝車間,登上了85米長的隧道掘進機,詳細了解了隧道掘進機的研發生產情況。總書記稱讚「你們的事業很有意義」,並囑咐要加大技術創新,積極搶佔世界掘進機技術制高點,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6年來,中鐵裝備牢記總書記囑託,始終以「三個轉變」為指引,持續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堅定不移自主創新,每年至少推出一個新產品,先後研製了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世界最小直徑硬巖掘進機、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等一大批具有開創性、奠基性和戰略性的「世界之最」。近幾年更是在鐵路、公路隧道之外的新領域、新裝備開發方面取得突破。2018年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上海局、寧波大學研製的世界首臺機械法聯絡通道專用盾構機在寧波地鐵3號線成功應用,開闢了聯通通道建設新裝備、新工法,已成功完成40多個聯絡通道施工,徹底解決了聯絡通道冷凍法施工溶沉帶來的隧道滲漏水病害,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中,並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已公示),還出口到了澳大利亞。
2019年,中鐵裝備研製的國內首臺高壓水力耦合破巖TBM「龍巖號」、智能溼噴臺車、智能型三臂鑿巖臺車、世界最大懸臂掘進機等一批創新產品成功下線,其中由中鐵裝備聯合國網新源公司研製的全球首臺緊湊型30m超小轉彎半徑硬巖TBM,成功應用於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開創了國內抽水蓄能電站施工新模式。今年5月,中鐵裝備成功研製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半徑TBM,未來在以煤礦為主的礦山領域會有大的應用前景。
在河南省、鄭州市各級政府和中國中鐵、中鐵工業的支持下,中鐵裝備借勢而為獲得了跨越式發展,目前盾構/TBM訂單累計突破1000臺,安全掘進歷程超過2000公裡,市場佔有率連續八年國內第一,2017至2019連續三年產銷量世界第一,產品出口21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出口到了杜拜、義大利、丹麥,還出口到了盾構機的發源地——法國巴黎。2019年中鐵裝備在新加坡一舉拿下9臺盾構機訂單,是新加坡LTA歷史最大訂單,今年還將出口澳大利亞、波蘭、喬治亞,盾構機正成為「一帶一路」新國貨,中鐵裝備也完成了從行業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華麗轉身。
堅持走自主創新,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來自科技工作一線的人大代表,王杜娟發言中,針對抓住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提出要抓住「創新」「人才」和「國際化」三個關鍵詞,一是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二是加大科研平臺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基礎教育改革力度,讓下一代多一點好奇心,少一點功利心,回歸科學態度,建設更多國家級科技平臺,在引進人才特別是國際化人才給予更多政策支持;三是加大對製造業企業國際化的支持力度,國際化會倒逼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以及品牌創建方面不斷提升水平,政府一方面需要搭建平臺助力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和併購加大支持力度和政策引導。
「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王杜娟說,今年她提了兩個建議,其中一個是《關於在製造型企業推廣IPD集成產品開發管理體系的建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創新則需要一套具體化的思想和體系的支撐,IPD恰好是對全球優秀創新與研發管理實踐的總結提煉。2020年她和她的團隊將不斷踐行「三個轉變」,圍繞異形盾構、「卡脖子」關鍵部件、智能化技術等方面進行攻關,切實打造凝聚中國創造、體現中國質量、代表中國品牌的大國重器,為推動中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貢獻力量。(記者 祝傳鵬/文 謝嵐/圖)
責任編輯:銀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