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是居住寬敞的大房子配豪華裝修嗎?
在筆者個人看來,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對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於戀人來說,幸福可能就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溫馨的愛巢,房子不需要很大,根據自己喜好的風格裝修,兩人同心攜手一輩子,就是幸福。
就如今天的屋主@ 石頭哥一樣,他家的房子雖然在一個有著20幾年房齡的老小區內,套內面積也只有57㎡的兩房;房子雖然是「老破舊」,經過屋主夫妻「極簡又精心的裝扮」以後,全屋美觀又舒適,小日子過得簡單又幸福。
戶型介紹裝及設計理念
原始戶型有著上海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房子的傳統格局,兩間臥室帶一餐廳,客人來了只能坐進臥室聊天的那種,非常不符合現代居住需求。
經過裝修改造後,屋主縮小緊靠餐廳的次臥(中間是非承重隔斷牆),釋放出空間與餐廳合併,打造出用餐與會客等公用區域。
設計理念:
男主是UI設計師、女主是書畫愛好者,希望營造一個極簡又能夠讓人放鬆心情的家居環境;本著自己居住的房子只有自己最了解需求的居住理念,儘管屋主夫妻都不是家居裝修的從業人員,房子還是決定了自己親自設計。
本著讓人「放鬆心情」的設計理念,屋主採用「大自然與人」緊密結合的設計手法裝修全屋(自然:讓人放鬆心情,人:人性化的設計、滿足不同空間需求。)
玄關:凸牆15公分特實用
原始戶型玄關處有一個較薄的壁龕櫃,機智的屋主巧妙地利用到了這一點,將壁龕凸牆15公分擴大收納機能,滿足玄關鞋子的收納需求。
細節亮點:櫃下做抬高方便換鞋的好處就不說了,櫃體設抽屜也實用(拆快遞的剪刀、封箱帶等一些生活雜物不用擺檯面上,讓玄關更整潔);檯面上白灰天然紋理大理石配綠植水泥灰盆是時尚界最經久不衰的經典色之一,儘管簡簡單單的,淡雅中卻帶著高級的質感。
餐廳:復古清新讓人超治癒
黑色鐵件置物架、原木餐桌面、地面水泥灰瓷磚滿鋪,餐廳背景牆是舊磚皮加稀釋後的白色水性裝扮而成的,整體既有自然工業風的質感、又有浪漫的文藝氣質。
如果說整體色調太淡雅,那麼在綠植的點綴下,整個空間氛圍瞬間活躍了起來,復古又自然、置身其中使人倍感清新舒適。
在空間上,鐵件結構的置物架與餐桌是亮點,視覺效果顯輕盈、空間顯寬敞通透;超長的餐桌也是女主的書法桌,在這樣清新舒適的環境下創作,估計也是一種享受吧!
造景雨林缸與燈牌特寫。
客廳:待客收納兩不誤
居家過日子就離不開雜物,客廳採用「二七」收納原則設計的電視背景櫃非常實用,可根據不同生活物品的使用率規劃收納空間。
白牆配白冰箱,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冰箱的存在感。
燈光效果。
次臥:通透又舒適
次臥敲掉隔斷牆後,採用透光的玻璃隔斷,視覺效果顯寬敞,也為餐客廳借去了南向陽臺充足的採光。
無主燈的設計手法從玄關貫穿至全屋,無主燈利用到小戶型不僅化解了主燈帶來的壓抑感,分層分散的燈光照明更能營造出精緻、富有藝術質感的視覺效果。
床頭背景牆的裝飾花瓶。
屋主目前沒有孩子,據悉目前要不要孩子未定;不過次臥也為未來計劃要孩子做了準備,1.2米的單人床與床尾衣櫃書桌相結合,這裡有孩子後可作兒童房,沒孩子作為書房或是客房都不錯。
次臥與陽臺不裝隔斷門,讓空間「互借」,牆面大白配白色窗簾,顯得格外寬敞明亮;不僅滿足了晾曬,陽光午後小憩或是喝個下午茶也是非常愜意的。
主臥:溫馨舒適
主臥依然延續了餐客廳的極簡,通過亮黃色床品提亮點綴,營造出極簡又不失溫馨的安睡環境。
床尾3.4米長的大衣櫃內,大部分抽屜結合大部分掛衣區,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更便於整理,使用也會更方便;不過在筆者個人看來空間夠用的話、用開門衣櫃代替移門衣櫃會更好,避免日久櫃下積灰。
衣櫃內部結構圖。
窗臺做了加寬內飄,用於擺放綠植點綴空間,極美。
書桌一角的迷你盆景。
廚衛
通往廚衛的過道。
大理石紋理牆地磚與吊頂防水石膏板嵌入筒燈的設計手法是視覺感觀上的點睛之筆,有點五星級酒店的既視感。
浴缸牆上的壁龕細節。
U型廚房非常實用,左邊的地櫃雖然只有23公分寬,但是用於擺放廚房小電器與收納乾果雜貨用卻非常不錯;白灰紋理大理石美觀大方、自然優雅,搭配白色亮光烤漆櫃,明亮乾淨。
窗臺的綠植。
這個家至今入住已經三年了,屋主當年將他們家的裝修圖片發到網際網路上後吸引了10萬人圍觀,現在給我的感覺依然是賞心悅目,給人美觀舒適超治癒的視覺體驗。(本文由齊家小編編輯,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