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過冬花樣多:河馬享受溫泉浴、蟒蛇要蓋棉被、非洲象要吃紅糖……

2020-12-05 上遊新聞

重慶永川,樂和樂都野生動物世界的動物們都開啟了集體禦寒的過冬模式,浴霸燈、電暖燈、空調、電熱毯、電暖器、溫泉池等設備設施應有盡有。

近日,河馬在溫泉池內享受溫泉浴。據飼養員介紹,河馬適宜的最佳溫度在20℃左右,而這裡的井水溫度一直恆定在19℃,儘管室外溫度已降到1至6℃,它卻絲毫不會感到寒冷,上岸用餐的時候,又有浴霸燈給它們取暖。浴霸燈照得室內很溫暖,河馬上岸進食後,吃得滿臉的牧草灰讓人感覺憨態可掬。

長頸鹿在室內同時享受著5P的空調暖氣和浴霸燈的溫暖照耀。在室內待了一陣子後,它走出室外活動,在火堆的溫暖下吃上幾口新鮮的樹枝葉。

非洲象除了享受電暖燈,還添加了防風措施,在食物搭配上,也增加了一些紅糖、甘蔗等,給它們補充熱量。

蟒蛇則在室內享受著浴霸燈、電熱毯、電暖器、棉被「四件法寶」。

綠鬣蜥在室內進餐的同時,還享受著電暖燈和電暖器提供的舒適溫度。

上遊新聞 通訊員 王成傑

相關焦點

  • 武漢動物園裡,非洲象用暖氣,河馬泡「溫泉」……
    長江網1月8日訊(記者楊曉雨 通訊員潘婷婷)強冷空氣來襲,武漢最低溫降至-7℃,已經閉園開始改造的武漢動物園裡,動物們如何過冬?長江網記者探訪得知,非洲象、長頸鹿、河馬等熱帶動物的館舍,已經全天候開放「暖氣」,讓動物們溫暖過冬。
  • 搬進室內吹空調、洗溫水澡 洛陽王城公園動物園動物溫暖過冬
    面對嚴寒天氣,來自熱帶的動物們該如何適應呢?洛報融媒記者2日從洛陽王城公園動物園了解到,該園通過把小動物們搬進室內吹空調、洗溫水澡、品嘗特製美食等方式,幫助河馬、袋鼠、大象、長頸鹿等動物溫暖過冬。飼養員介紹,為此犀牛館內安裝了暖氣片,提高了室內溫度,確保犀牛能夠溫暖過冬。河馬享受「溫泉浴」對於喜歡泡澡的河馬來說,只升室溫可不行,水溫也要足夠溫暖。
  • 成都動物園 紅猩猩蓋「被子」河馬泡上「溫泉」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在成都市動物園看到,紅猩猩睡房裡添了特製的麻袋「被子」、企鵝相互擁抱圍站在 「小太陽」旁邊、河馬整天泡在「溫泉」裡……當然,也有動物壓根就不怕冷,比如老虎、獅子等,越冷越「樂呵」。   現場1   紅猩猩「特裡」:它把麻袋當披風   成都動物園內有一位老明星——紅猩猩「特裡」。
  • 重慶永川:寒潮來襲 野生動物溫暖過冬
    1月11日,重慶樂和樂都主題公園野生動物世界根據動物的不同習性,早早地備足了空調、地暖、電暖器、浴霸燈、取暖燈、烤燈、加溼器等取暖設備,讓長頸鹿、非洲象、犀牛、耳廓狐、蟒蛇、烏龜等野生動物「宅」在「家」裡,溫暖舒適地過冬。同時,飼養員還科學調配胡蘿蔔、青乾草、南瓜、甘蔗、豆粕等動物食譜,為動物們提供高熱量的食物和營養品來維持機體熱量,抵禦嚴寒。工作人員細心照料蟒蛇。
  • 「網紅」動物水豚日本享受柚子溫泉浴 邊泡邊吃(圖)
    來源:海外網水豚泡溫泉(NHK電視臺)海外網12月23日電 前幾日,日本猴子在冬天泡露天溫泉的照片上了微博熱搜。喜歡大冬天泡溫泉的可不只有猴子,22日冬至這天,日本栃木縣那須町一家動物園專門為園裡的水豚準備了「柚子溫泉浴」,它們愜意泡澡的樣子吸引了眾多遊客圍觀。
  • 太原動物園裡各種動物趣味過冬(圖)_高清讀圖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河馬那兒的溫泉水有我們的清澈?弟兄們咱改潛泳!」 「哎,為什麼我鴕鳥就只能墊點乾草過冬?溫泉呢?空調呢?我要投訴!」 泡著溫泉的河馬兄弟,怎麼看都覺得很「土豪」。熱帶企鵝、犀牛、河馬……11月27日,太原大幅降溫。
  • 動物過冬 各有「癖好」
    那麼,動物園的毛孩子們了,它們怎麼過冬呢?  供暖怎麼樣?供暖期有半年  11月1日,津城正式供暖。其實,天津動物園的動物,10月15日就已經享受到夜間「熱炕頭」了。隨著氣溫變化,供暖溫度一點點跟著升高或降低。
  • 泡澡地暖齊上陣 無錫動物園珍禽異獸愜意過冬
    不過,無錫動物園內的動物朋友們,特別是來自熱帶的動物紛紛躲進暖房享受著冬日的溫暖,空調、地暖、油汀、取暖器、浴霸燈、粉皮窗簾等開啟了它們一年一度的取暖季。記者在無錫動物園看到,動物們過冬各有妙招:網蚊蟒水池泡澡、長頸鹿地暖加稻草悠然休閒、鱷魚室內享浴霸、狐猴晴天腆著肚子曬太陽、獼猴們則抱團取暖……   愜意 兩爬動物泡溫水澡
  • 動物園萌寶過冬各有妙招
    記者走進重慶動物園,為你打探動物寶貝們的過冬妙招。 河馬:「暖房就是馬爾地夫」 過冬妙招:曬浴霸 我是來自非洲的大河馬,別看我皮厚個子大,其實我很怕冷的。我已經在重慶度過了三個冬天,雖說已經慢慢適應了陰冷的冬季,但如果氣溫降到10℃以下,我也有點兒受不了。
  • 翠屏山動物園動物過冬各顯"神通" "二貨"草泥馬熱得脫毛
    河馬在屋子裡面享受浴霸。  長頸鹿在吹暖氣。     轉眼間小寒已過,一年中最冷的時刻也已到來。在人們縮手縮腳忙著添衣之時,宜賓翠屏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是不堪寒冬的折磨,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利用各種取暖工具過冬。浴霸、暖氣什麼的當然必不可少,河馬甚至泡上了「溫泉」。而最奇特的草泥馬,在這天寒地凍之時,居然熱得脫毛了……  「普通青年」長頸鹿吹暖氣過冬  昨日,宜賓的天空下著小雨,天氣比較寒冷。記者來到翠屏山動物園,看見有些動物們也用上了高科技的取暖方式。
  • 蟒蛇整天睡覺 大象是個"吃貨" 動物園裡的動物怎麼過冬?
    飼養員在餵大象吃香蕉。記者崔引攝  就在我們用羽絨服、帽子、圍巾把自己裹得緊緊的同時,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裡的動物卻過得很愜意。  蟒蛇整天睡覺  昨天,記者來到寧波雅戈爾動物園。一進爬行館,就感到一股暖意撲面而來,瞄了一眼溫度計,差不多有20℃。  進門處,靠牆的恆溫箱裡,蟒蛇已進入冬眠狀態。繼續往裡走,飼養員打開其中一間展廳的小鐵門,一條比記者的腿還要粗的蟒蛇盤在門邊上,它並沒有被開門聲驚擾,依舊一動不動。「平時它可不是這樣,遊得別提多快了。」
  • 空調、電暖燈、熱氣扇……動物保暖有「神器」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蟒蛇館內裝了電暖燈。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蘇卡達陸龜在保溫箱內。本組圖片由記者 鄧海寧 攝近日,受冷空氣影響,海口氣溫驟降,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也開啟了冬季模式,為怕冷的動物們提供空調、熱氣扇、電暖燈、乾草墊等防寒保暖「神器」,確保它們溫暖過冬。
  • 動物萌寶保暖有「神器」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蟒蛇館內裝了電暖燈。本組圖片由海南日報記者 鄧海寧 攝海南日報海口1月11日訊(記者 鄧海寧 通訊員 蘇昶源)近日,受冷空氣影響,海口氣溫驟降,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也開啟了冬季模式,為怕冷的動物們提供空調、熱氣扇、電暖燈、乾草墊等防寒保暖「神器」,確保它們溫暖過冬。長頸鹿是典型的怕冷動物,長頸鹿的「長腿」和「長頸」在高溫天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但防寒功能較弱,容易著涼。
  • 河馬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河馬吃的肉比想像中要多,但吃肉或致其屍殍遍地!
    過去很長時間裡,河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不是食肉動物。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河馬並非屬於純食草動物,它們還吃肉,吃動物屍體的行為很普遍,例如斑馬、大象、羚羊,甚至其他河馬等。那河馬到底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呢?  其實食草、雜食、食肉動物的基本通用準則,不是動物一會吃什麼一會吃什麼決定,而是和它們的食譜比例、消化系統和適應能力有關。
  • 冬天沒有棉被的古人是怎麼過冬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準備了秋褲秋衣、圍巾帽子、暖寶寶這些過冬必需品。相比起現在,古代就沒有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了,沒有暖氣,甚至沒有像我們現在這麼好的禦寒物品。特別是宋代之前,古人是沒有棉被的!是不是覺得不可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古代人是怎麼禦寒的。為什麼說宋代沒有棉被?其實,棉花在宋末元朝初期才大量傳入內地的,在明朝初期才被逐漸推廣。
  • 重慶動物園開啟禦寒模式 讓動物溫暖過冬
    九龍報訊(記者 曾建渝 陳林 攝影報導)小寒已至,氣溫驟降,如何讓動物們度過寒冬?1月7日,記者從重慶動物園了解到,該園開啟禦寒模式,為猩猩、白犀、樹懶等近百種怕寒的動物們,準備了空調、暖風機、加溫燈、地暖、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以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
  • 日本水豚戶外泡橘子溫泉浴
    日本水豚戶外泡橘子溫泉浴 (1/3) "← →"翻頁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日,日本伊東市,
  • 溫泉「牛奶浴」水中竟無蛋白質 泡浴多是化學原料兌水
    如今不少溫泉洗浴場所,打出了各種號稱具有健體養生功效的洗浴項目,比如咖啡浴、牛奶浴、紅酒浴、果醋浴……近日,央視《焦點訪談》記者走訪後,發現這些是幌子,商家所添加的泡浴產品多是化學產品,而一些所謂的「牛奶浴」,經檢測竟沒有蛋白質成分。
  • 動物園的小可愛們是怎麼過冬的?
    10月15日就已經享受到夜間「熱炕頭」了,隨著氣溫變化,供暖溫度一點點跟著升高或降低,一直持續到次年4月15日,也就是說動物園的動物們整整半年的時間都享用著溫暖如春的房間,偶爾可能還想去外面活動活動「涼快涼快」!
  • 開暖氣泡「溫泉」 動物園小動物都挺滋潤
    別擔心,動物園已為怕寒的動物們準備了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並從飲食的角度增加營養,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河馬是典型的怕冷動物,在北京動物園的犀牛河馬館裡,河馬「津津」和它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卻能享受著「溫泉泡澡」的待遇。只見工作人員將水池清理乾淨後,打開閥門,在池中放上22至24攝氏度的恆溫水,這樣既能保證河馬的生活習性又能為其保暖,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