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條遷徙路線只剩1條 全球95%白鶴在鄱陽湖區越冬
新華社南昌1月26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最近一次同步調查顯示,在鄱陽湖區越冬的白鶴約有3440只。國際鶴類基金會專家稱,全球白鶴總數約為3600只,意味著95%以上白鶴在鄱陽湖區越冬。 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黨支部書記塗曉斌介紹,1月9日至11日,江西省開展了鄱陽湖區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
白鶴的「越冬食堂」
新華社南昌12月23日電題:白鶴的「越冬食堂」新華社記者郭豐慶、姚子云水草豐美的鄱陽湖,每年吸引全球98%以上的白鶴越冬。每年寒意漸濃時,鶴群會跨越萬水千山,從西伯利亞出發,南飛數千公裡,來到食物充足的溫暖家園,度過漫漫冬日。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因為白鶴,兩個國家,三個地方,串聯在了一起。每年,成群結隊的白鶴從西伯利亞出發,在吉林莫莫格停歇後,來到鄱陽湖越冬。萬裡遷徙路,情牽白鶴「三家人」。12月16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共青城開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保護全世界僅有的4000隻左右白鶴,共商保護機制。
-
...白鸛,東灘,白鶴,崇明,上海,東方,鶴群,越冬,南匯,鳥類,-上海...
12月11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身影出現在崇明東灘。記者獲悉,從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遷徙鳥類逐漸增多,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遷徙鳥群在完成繁殖後,取道崇明東灘前往越冬地。
-
艱辛南飛1萬裡 今年首批越冬白鶴飛抵鄱陽湖
艱辛南飛1萬裡 今年首批越冬白鶴飛抵鄱陽湖 新華網南昌10月25日電(記者甘泉)10月23日10時左右,今冬首批白鶴飛抵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隨著白鶴的來臨,鄱陽湖保護區即將迎來候鳥「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的壯觀美景。
-
迷路白鶴「落單」在極寒地區,多人參與救助,結局卻弄巧成拙
審核:小文引言:科學家意外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一隻孤單的白鶴,通常情況下,冬季來臨前,白鶴會成群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這隻白鶴為何會出現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說起白鶴,不知大家是否想起它們優雅的身影?從外形上來看,白鶴的體長在130-150釐米之間,身體顏色主要是白色。當白鶴處在站立狀態時,映入眼帘的是矯健的白色身影,白鶴通體呈白色,胸前和額頭前部的毛髮呈鮮紅色,嘴部和腳部的顏色呈暗紅色。當白鶴處在飛行狀態時,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的翅尖呈黑色。從整體上來看,白鶴是一類身體顏色鮮明、身姿矯健優雅的生物,頗具觀賞價值。
-
誰殺死了那隻白鶴?
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伊朗境內裏海南岸越冬的白鶴僅剩9-11隻。人們一度以為白鶴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直到1981年1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才在江西鄱陽湖西岸發現了一群100多隻的越冬白鶴,最終確定了東部種群的越冬地。由於當時普遍認為世界白鶴的總數量僅餘幾十隻,這一重大發現立刻引起了國內外鶴類研究人員的高度關注。
-
「是白鶴把我們聯繫起來」
原標題:「是白鶴把我們聯繫起來」 本報記者 李冬明 12月16日至17日,來自國內及俄羅斯從事白鶴研究的資深專家學者齊聚鄱陽湖畔,參加首屆國際白鶴論壇,為跨國界、跨區域保護白鶴等珍稀鳥類交流探討、出謀劃策。 「我們之間有著20年的友誼和合作」 冬天的鄱陽湖,是白鶴的家園。
-
山東煙臺:吉祥如意,白鶴「做客」蓬萊
2021年1月14日下午,山東煙臺,一隻遷徙經過的白鶴正悠閒地在煙臺市蓬萊區戰山水庫覓食、棲息,不時有秋沙鴨從身邊飛過,勾勒出一幅生態和諧的唯美畫卷。白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對越冬棲息地要求極為苛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並處於「極危」狀態,被譽為 鳥類「活化石」,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約4000隻。鶴翔萬裡,來去千年。白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民間常被稱為「仙鶴」 ,寓意延年益壽、吉祥如意。
-
【rlyl物種說】今日--白鶴(Siberian crane)
白鶴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白鶴是遷徙鳥和越冬鳥,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薩哈共和國和西伯利亞西部進行繁殖,而這是很長距離的遷徙。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
-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地球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剩4000隻左右,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在灰鶴群中的白鶴,十分亮眼 趙宗英 攝)據悉,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分別為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守護白鶴,開啟美麗生命的通道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
-
兩會時間丨則悟法師:珍稀候鳥白鶴正面臨著種群延續危機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則悟法師提交了《關於建立極危珍稀鳥類白鶴國際遷徙通道中途棲息保育區的建議》。則悟法師指出,目前全球白鶴種群數量存量約4000隻,其中在中國鄱陽湖越冬的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研究發現,遷徙路線上的危險是目前白鶴物種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
-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11月18日,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千畝藕塘內,2000餘只白鶴歡聚於此追逐嬉戲。 白鶴是江西的「省鳥」,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飛往鄱陽湖越冬,並停留5個多月。為給白鶴創造更好的越冬覓食環境,2020年初,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將原來的300畝藕田擴大到了1045畝。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福建石獅「圖」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石獅日報報導 秋冬時節,白鶴南飛,在中國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11月17日,記者在福建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白鶴不入閩」的歷史成為過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地球最後4000隻白鶴:毒殺、槍擊、無處落腳
5月11日凌晨5點,徹夜未眠的周海翔在朋友圈更新動態:白鶴「419」已失聯13個小時。「419」是這隻白鶴的代號。在周海翔的鏡頭裡,這是一隻讓人心生憐憫的白鶴。白鶴因為一身潔白無瑕的羽毛,別名雪鶴,「419」卻毛色泛黃,走路時一瘸一拐。它的狀態糟糕極了,其他白鶴遷徙時速高達100公裡,而它頭一天遷徙的距離只有9公裡,被同伴遠遠拋在身後。
-
地球最後4000隻白鶴:毒殺、槍擊、無處落腳
「419」是這隻白鶴的代號。在周海翔的鏡頭裡,這是一隻讓人心生憐憫的白鶴。白鶴因為一身潔白無瑕的羽毛,別名雪鶴,「419」卻毛色泛黃,走路時一瘸一拐。它的狀態糟糕極了,其他白鶴遷徙時速高達100公裡,而它頭一天遷徙的距離只有9公裡,被同伴遠遠拋在身後。每年春秋兩季,白鶴遷徙時節,周海翔也常常處於「失聯」狀態。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石獅
「白鶴到時節,霜信滿南州。」秋冬時節,白鶴南飛,維度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11月17日,本報記者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首度造訪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