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對於釣魚人來說,是既愛又恨的對象魚,愛是因為白條很好釣,恨是因為白條太好釣而產生鬧窩的現象。但是釣白條的方法有很多種,使用串鉤來釣白條,然後加上浮漂來觀察漂相,我覺得這樣的效果應該不是太好,具體如下。同時也來聊一聊有關釣白條的一些方法。
一、串鉤加浮漂效果分析
對水深有要求:使用手竿加串鉤作釣,因為海竿是不需要加浮漂的,所以對作釣水深是有一定要求的。由於串鉤的長度基本上都在一米以上,以七枚魚鉤為主,超過七枚魚鉤可能更長,雖然臺釣法是使用齊竿線,但是要想串鉤達到更好的作釣效果,就不能讓它們堆積在一起,所以窩點的水深要至少在一米五以上才好操作。浮漂是雞肋: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我們主要是通過浮漂來觀察漂相的,但是使用串鉤作釣的話,一來鉤子多,白條吃口就不固定,二來白條吃口雜,漂相信號多,就不好判斷到底哪個魚鉤已經中魚了。串鉤不合適:串鉤對於白條來說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串鉤多使用丸世等鉤型,鉤條相對較粗,鉤尖超內,刺中魚的機率也會有所降低。而我們使用手竿作釣,就是主動刺魚,釣白條講究的是時效性,所以應當使用其它的,諸如袖鉤等魚鉤來作釣。容易纏繞:串鉤最少的就是七枚魚鉤,那麼多的魚鉤在一根主線上,就難免會發生互相纏繞的,還有就是魚鉤,浮漂和主線,魚竿的纏繞,這種纏繞的機率隨著魚鉤數量的增加而快速上升。但是我們釣白條就是圖的方便快捷,顯然已經失去了刷白條的初衷。
二、七星鉤釣法
工作原理:七星鉤跟串鉤的構成形態差不多,只不過鉤子更小,鉤型以袖鉤為主,金色的,帶倒刺,鉤柄處有一個螢光綠色的圓球,夜晚的時候能發光,最下方有一個餌籠,主要是裝一些腥味的餌料來誘魚。所以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味道將白條誘到窩點,然後利用魚鉤的顏色,反射太陽光來刺激魚咬鉤的。具體作釣:七星鉤能通過拋竿,可以釣的很遠,機動性非常的好,可以做到邊誘邊釣的效果,對白條來說簡直是大殺器。實際作釣的時候,可以把七星鉤兩端的主線剪短一點,拋投的時候就能用上力,拋的就遠,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一個方向的拋投,這樣餌料都會散落在一條直線上,對於固定誘魚中魚有好處。
三、瓜子亮片釣法
工作原理:瓜子亮片釣法屬於路亞釣法,主要零件就是瓜子形狀的亮片,就是利用瓜子亮片在水中的旋轉,反射太陽光以及在遊動的時候產生的振動,來吸引白條的。由於線組的重量較小,所以就要使用助投器來配合拋投。具體作釣:瓜子亮片的線組構成有點複雜,從上到下依次是助投器,連接環,子線,瓜子亮片,太空豆,魚鉤。其中太空豆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最終的效果就是瓜子的末端要離鉤尖一公分左右為宜,不能產生擋口。由於重心靠上,拋投的時候,注意不能產生纏繞,有時候水面上會有障礙物或者多次拋投之後,太空豆會發生位移,就要進行更正復位。
四、臺釣手竿釣法
釣組構成:臺釣法是我們最熟悉的釣法,我們平時也都使用,當我們採用此法釣白條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比較短的杆子,這樣總體重量比較輕,魚鉤使用無倒刺的袖鉤,方便卸魚,雙鉤,號數在一號和二號都行,刷起來也有效率,採用吃鉛量比較小的浮漂,短尾的翻身快,餌料開拉餌,白條嘴小,不需要大團的餌球。具體作釣:釣白條使用腥味的餌料,霧化高的都行,可以先打個窩子誘魚,拉餌拋竿到窩點之後,等浮漂翻身之後,大概在五秒鐘左右,發現沒口的話,就要提竿,重新上餌。因為白條的生活水層在上層,很容易截口,沒口提竿等於打窩用了,刷白條最重要的就是拋竿的頻率,當然漂相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有時候口比較雜亂,最容易中魚的時間是在前三秒至五秒。
最後總結
使用串鉤釣白條肯定是能釣到的,但是加上浮漂的話,感覺就不怎麼適合魚情了。要想高效率的刷白條,就要使用七星鉤釣法,或者瓜子亮片釣法,但是個人認為最講究的還是臺釣法,更加輕鬆愜意,效率也是比較高的,真正能感受到釣白條的樂趣。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釣友們關注評論留言,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