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馬唐」常被人踩踏,農民看了嫌棄,殊不知是明目潤肺「特效藥」,別小覷它。
在農村,對農民來說是土地就是一寶,每塊地都不捨得空閒著,連院子旁的邊角空地也會種上兩三壟蔬菜,栽幾棵果木樹。如此,這心裡才踏實日子才過得熨帖。種地對村裡人來說是手拿把攥的事,不過即便是種地最好的老把式,也常會對地裡的雜草束手無策。在鄉下有一種野草,遍布田邊很難清除,農民看了嫌棄,殊不知是明目潤肺「特效藥」,別小覷它。
鄉下的路邊田埂,河邊砂礫堆,房前屋後,基本每一個角落都會看到這種叫「馬唐」的野草。馬唐草莖直立葉片細長,常蔓延成片而且徒手很難拔除,相比莊稼來說生命力頑強生長迅速,這邊鋤掉了,一場雨過後那邊雜草又從泥土裡冒出來。馬唐是農田常見害草,不過在很多的藥典中記載,是一株有著明目潤肺的中草藥植物。
說起馬唐這種野草,可能不知道它的人不多,馬唐是單子科禾本科一年生草本,在我國北方農村分布比較廣泛。春季剛長出時匍匐在地面上,葉子青綠色質柔軟,筆者小時候常到田邊拔它回家餵羊或餵豬,又稱它羊麻草。馬唐草適應能力出色,生長旺盛,可以長到沒過膝蓋高,夏秋季抽莛結穗狀花序,軸直伸或開展,鄉下小孩用它來鬥蟋蟀玩耍,又叫它蛐蛐草。
「馬唐生下地,莖有節,節生根。」馬唐草莖呈節狀直立或斜生,近地面的莖常傾斜,觸地後莖節處生根,鋪散開來很難把它從土裡拔出,於是又叫它抓根草或雞爪草。馬唐草莖稈纖細葉片柔軟,是馬、羊、雞鴨等良好的飼草。在《本草拾遺》中記載有「生南土廢稻田中。節節有根,著土如結縷草,堪飼馬,馬食如糖。」故得名馬唐。
馬唐草莖稈纖細,長在農田裡會和作物爭養分,除了可以當飼草之外好像一無用處。而事實上,馬唐草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藥用方面,馬唐草味甘,寒,入肝脾經,主調中,明耳目,將馬唐全草用水煎服,可以明目潤肺,對於目暗不明,肺熱咳嗽等症狀有一定的幫助。
馬唐草遍布田邊農民看了嫌棄,殊不知有明目潤肺的價值,遇到了別再輕視。很多植物外形相似而不一定都可以食用,同時馬唐是中草藥植物,脾胃虛寒,體弱者謹慎使用。(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致謝!)馬唐草,這個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知道大家對它還有什麼了解?歡迎說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