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代表作,作品於1999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於2014年11月10日發售的JUMP第50號完結;
故事成功地將原本隱藏在黑暗中,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毅力和最艱辛的努力去做最密不可宣和隱諱殘酷的事情的忍者,描繪成了太陽下最值得驕傲最光明無限的職業。在岸本齊史筆下的忍者世界中,每一位年輕的忍者都在開拓著屬於自己的忍道。
其中九大尾獸一直貫穿著整個故事情節,這些強大的尾獸都能找到相關的出處,除了日本傳統的神話小說外,還有不少是取自中國古代神話。
一尾守鶴
一尾守鶴體色土黃,是擁有一條大尾巴形似狸貓的妖怪。
神話原型:狸貓(分福茶釜傳說)
一尾動物原型即為狸貓,「守鶴」這個名字出自日本著名的傳說「分福茶釜」,這個是日本本土的傳說,和我們關係不大。
故事發生在日本應永年間群馬縣館林市的茂林寺,僧侶守鶴愛用一個奇妙的茶壺,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茶水,並可依人的喜好改變溫度。而僧侶守鶴及這隻茶壺都是狸的化身,守護著茂林寺。
圖來源 十驎《山海獸》
山海經中有一個異獸叫做讙(huān),樣子長的像狸貓,體格嬌小,獨目,三條尾巴,它可以模仿上百種動物的叫聲。
《西山經》:西水行百裡,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獾,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
二尾又旅
二尾又旅的形象為一隻擁有巨翼的二尾黑色貓妖,由於貓的眼睛與其習性之因素,自古日本便認為貓具有魔性。
神話原型:貓又
在古代日本,人們多把貓視作妖魔、怪獸化身,而又旅以貓為動物原型,且本身結合了日本古典怪談、民間故事中出現的一種名叫「貓又」的貓怪的傳說。鳥山石燕所繪《畫圖百鬼夜行》、佐脅嵩之所繪《百怪圖卷》等日本古畫中都有貓又的出場。貓又最愛的是木天蓼,而在日本傳說中,木天蓼是供疲倦旅人解渴、飽腹後繼續旅行的旅途果實,因此木天蓼又被賦予了「又旅」的別名。
《山海經》裡就沒有「貓」這個字,但是這個動物是有的,叫做「朏朏」(fěi)。
《山海經·中山經》:「又北四十裡,曰霍山,其木多榖。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之可以已憂。」
三尾磯撫
三尾磯憮是有三條扁尾巴,身上有刺菱的烏龜。
神話原型:肥前之鱷「磯撫」|磯龍捲
磯憮這一種怪物是傳說生活在西日本近海的外觀如同鯊魚,有無數像細鉤般尾巴的怪魚。江戶時代竹原春泉所繪的怪談集《繪本百物語》對其有所記載,書中寫到每當海面上颳起強烈北風時,磯憮就會在近海襲擊漁船,而磯憮名字的由來據說正是它出沒海中「撫過海面」,也有說法是它襲人的姿態如「以尾撫人」。
還有一種傳說是出自日本古代傳說桃山人夜話-肥前之鱷「磯撫」,據說在古代日本的肥前這個地方,有一個超級巨鱷成妖,禍亂天下,它還有一個跟班叫做蛟肌(跟火影中大刀蛟肌一樣的名字),負責幫助磯撫消化吸收食物轉劃成力量,天皇派了很多人來圍剿磯撫,結果都無功而返,最終有一個浪人偶然來到此地,經過細心研究後發現了這個秘密,於是毀掉了蛟肌這條跟班魚才使磯撫無法吸收能量,從而斬殺了磯撫這頭妖獸。
《山海經》裡有三種龜獸,地位最高的當然是北方神玄武,然後就是旋龜,大苦山下狂水之中還生長著一種三足龜,都與此形象不太相符。
四尾孫悟空
四尾孫悟空是擁有四條恐龍狀尾巴的紅毛猿猴,頭上戴著金箍,自稱為「水簾洞的美猴王」。
神話原型: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鬥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孫悟空的原型在山海經中叫做無支祈。
《山海經》說:「水獸好為害,禹鎖於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
大禹治淮時,巫支祁做惡被其擊敗,鎖於淮井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禹王鎖蛟」的故事,從此淮水邊也有了著名的「支祁井」。
五尾穆王
五尾穆王是一隻結合了海豚的形象,頭長犄角,身垂五尾的白色似馬巨獸。
神話原型:穆王八駿
穆王八駿,傳說中周穆王所擁有的八匹神駒。其分別名為「絕地」、「翻羽」、「越影」、「奔霄」、「逾輝」、「超光」、「騰霧」、「挾翼」。據傳能日行萬裡,穆王常乘此八匹駿馬巡視周朝之領地。
《山海經》裡有一個異獸叫天馬,是穆王八駿的原型。
《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裡,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六尾犀犬
六尾犀犬,其外形卻非犬而似蛞蝓,應該是犀犬+蛞蝓融合體。
神話原型:犀犬
「犀犬」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中國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搜神記》。
原書有以下記載:「晉惠帝元康中,吳郡婁縣懷瑤家忽聞地中有犬聲隱隱……乃掘視之,得犬子,雌雄各一,目猶未開,形大於常犬……長老或云:『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宜當養之。』」
由此可知犀犬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一種土中出現的吉祥瑞獸,飼養它可保昌盛太平,因它外形類犬,所以名字中嵌入「犬」字。
《山海經》裡有三種犬獸,盤瓠、禍鬥和天狗,都與此形象不太相符。
七尾重明
七尾重明,它是一隻身著六翅,拖著條長尾巴的巨形怪獸。善偽裝,喜掘地,把自己藏身在黏土之中。
神話原型:獨角仙
重明的形象是甲蟲類生物「獨角仙」,學名雙叉犀金龜,會變色隱身,喜朽木,多居於隱蔽陰暗處。重明頭頂的獨角更是完全照搬了獨角仙的頭上的犄角特徵。
在日本各種現代怪談、都市傳奇和校園奇怪傳說中,不乏獨角仙的身影。比較著名的有伊集院光的恐怖故事《黃色獨角仙》。
《山海經》裡有4種蟲,琴蟲、蜚蛭、獵獵、無名蟲,都與此形象不太相符。
八尾牛鬼
八尾牛鬼是一隻長著類似章魚觸手尾巴的巨牛,性格狂躁。
神話原型:牛鬼
牛鬼是流傳於西日本的一種海邊怪物,它牛頭鬼身,性格殘忍,以毒殺人。在佐脅嵩之所繪的《百怪畫卷》的古畫中就描繪記載了牛鬼的形象。畫中的牛鬼像是蜘蛛身牛頭怪物,兇殘地吐露血盆大口。
《山海經》裡有十種牛,夔牛、犀渠、蜚、精精、軨軨、獂、領胡、旄牛、那父、獓狠,都與此形象不太相符。
九尾九喇嘛
九尾九喇嘛是全身赤紅、擁有九條尾巴的妖狐。
神話原型:九尾狐
九尾的神話原型據說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九尾狐,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奇獸。
九尾名字中的「喇嘛」,意思為上師,是西藏佛教對具有高德聖行、堪為世人典範者之尊稱,而九這一數字按上後顯得更加能力強大,存有「引導」之意。不管九喇嘛其創作原型來自何處,它最終成就了九大尾獸中最具有實力和智慧的尾獸的地位。
九尾狐是古代東亞神話傳說中的奇獸。古典傳說中,九尾狐乃四腳怪獸,通體上下長有火紅色的絨毛。善變化,蠱惑。性喜吃人,常用其嬰兒哭泣聲引人來探也。九尾狐出,乃世間將有大亂之象。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青蒦]。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山海經網絡收集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ps:今天樓主過生日,祝我自己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