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2020-12-05 閩南網

  明天,清明小長假即將開啟,祭掃、踏青、探親、旅遊……今年清明假期,有哪些假日信息需要提前掌握?小長假開始,外出踏青旅遊的民眾,需要做哪些出行攻略?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掃墓時間什麼時候最好?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裡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曆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

  5、 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於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

  6、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這一條很重要。

  7、 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 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9、 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條,很重要,但是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10、 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紙錢、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燃燒冥鏹,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禮畢,可以聚餐飲酒,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11、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12、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有一位朋友說:「前三年的一次掃墓,因為不懂,在先人墓地照了相,除了掃墓者自身合影外,我還與墓地合了影,而且照相時將其他墳墓也拍進了鏡頭。急問:我把這些照片刪掉是否能補救因此而造成的不吉?」作者認為,除了刪掉或者銷毀這些照片外,最好在門口燒香,請出去不好之「氣」。

  13、清明節什麼情況 「燒包袱」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種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文章清明節的上墳有講究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也做主牌用。

  14、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15、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

  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當然,結婚的擇日講究還很多。

  16、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17、清明節穿衣配飾有講究嗎

  有,特別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

相關閱讀:

  2018清明高速免費幾天 最新清明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故事及節日起源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清明掃墓,必帶的七種物品  清明節有很多講究和儀式,這也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很多儀式不是迷信,而是情感的載體,只有通過或者完成這些儀式,我們才能寄託我們的哀思和感恩。  一、香燭  香燭是清明掃墓必備的、最重要的物品。
  • 清明節上墳忌諱什麼水果 臨沂掃墓不用這幾樣水果
    清明節就要到了,我們臨沂非常重視這個節日,這個節日最重要的就是上墳,上墳還要準備許多貢品,其中就有水果,而且還有講究,什麼水果不能上墳呢?   上墳忌諱帶什麼水果   第一,上墳不要帶梨。因為梨跟離同音,古人認為離是分離的意思,掃墓帶梨的話表示要跟先人分離隔絕,這樣子是很忌諱的。   第二,葡萄。葡萄都是成串的,上墳帶葡萄的話有死成串跟先人走的意思,那樣子也是很不吉利的兆頭。   第三,龍眼。龍眼通常也是成串的,其寓意跟葡萄一樣,死成串跟先人走,那樣子也很不吉利。   第四,香瓜。
  • 掃墓都有哪些禮儀?流程和時間有什麼講究?史上最詳細掃墓指南
    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很是看重,每年掃墓既可以緬懷先人,告誡自己不要忘本,還能重溫先人的善行,緬懷家族的榮耀,激勵自己奮進。掃墓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方式。那麼掃墓的禮儀都有哪些?流程和時間怎麼定?這篇文章統統告訴你。一、掃墓準備祭掃先人,能夠慰藉祖靈,傳承文化。
  • 上墳忌諱帶什麼水果 哪些水果不能帶
    「人有人節,鬼有鬼節」,清明節正是陰陽交泰的時候,屆時祖輩先人將會重返陽間,作為後輩的自然是要掃墓,祭拜的。雖說如今講究文明祭拜,但仍有很多地方會攜帶紙錢、祭品去掃墓。當然了,按陰宅風水的說法,上墳時有幾種水果切忌不能帶,否則恐擾了先人,得不到保佑。
  • 清明掃墓時,年輕人牢記「4不要」,老人們才知道你懂規矩!
    清明節就是下周了,這是一個沉重的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家人團圓的節日。不少年輕人已經準備好了回家的車票,要跟家裡的老人一起回祖墳去祭拜祖先。這件事情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我們對生命的敬重,代表了對已故先人的追思,是嚴肅的。很多老人家在掃墓時都會有很多講究,所以清明掃墓時,年輕人要牢記「4不要」,老人們就知道你「懂規矩」。
  • 清明掃墓祭祖的禁忌有什麼講究之三?環境能量風水丨心敬師兄
    3)、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將吊錢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3、清明節什麼情況 「燒包袱」「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種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河北清明節習俗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周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四川清明節習俗四川都江堰放水節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會(二王廟廟會)(成都都江堰)。
  • 清明節,怎樣進行祭祖?祭祖一定要上墳嗎?祭祖方式有哪幾種?
    大家都會在這些日子祭拜先人,給先人送去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物資錢財,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吃好喝好,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時間來到今天,很多家庭的祭祖工作,是老一輩來承擔的。隨著父母的老去,很多年輕一輩,對於如何祭祖,是非常生疏的。掃墓要帶什麼?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是什麼意思?
    摘要: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什麼意思?今天就進入到了4月份了,大後天就是我們的清明節,在我看來,相比較於二十四節氣來說,清明節更主要的是一個傳統節日,因為早在明代時期就有實行清明節掃墓的活動,以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在我們農村這種活動更是如此,而且我們這還講究做清明,只能早不能遲,特別不能當天做,所以昨天趁著天晴,就已經掃完墓了。那有人說,對於清明上墳的老話「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民俗禁忌與風水忌諱要避免。一心提醒朋友們,清明掃墓50條禁忌莫忽視,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1、佛教怎麼看待清明節?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
  •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清明節上墳用什麼貢品 在臨沂上墳有些東西不能擺
    清明節假期就要來臨,很多網友都是要回鄉上墳的,在我們臨沂上墳也是一件大事,不僅要燒紙叩拜,還有貢品,很多網友不知道貢品該怎麼選擇,小編來給大家講講。   上墳拜祭祖先,必然少不了供品,雖說供品的選擇沒那麼多的講究,且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所帶的供品也會有所不同,就好像有些地方會帶青團,而有些地方會帶飯糰,這個需要依據自家習俗來決定。
  • 清明節由來 全國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 節氣食物
    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裡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
  • 上墳燒紙風水
    清明節上墳燒紙不可不知的十大禁忌 1、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視,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就有很多規矩和習俗。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
  • 男子代客掃墓13年:第一次代掃發懵 現在拒絕哭墳跪拜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裡子孫趕上墳。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臨近清明節,我國傳統的祭祖掃墓活動也逐漸迎來了高峰。一群特殊的職業人此時開始忙碌起來,他們被稱為「代客掃墓人」。換洗三次毛巾將墓碑擦乾淨 拍照細節發給顧客4月2日清晨,馮強(化名)手裡拿著鮮花,祭品,毛巾等,來到位於八寶山的人民公墓,開始了他今年第一單代客掃墓。
  • 孫女要僱人給爺爺掃墓 奶奶氣哭:成孤魂野鬼
    眼看清明將近,老太太盤算起了給老伴掃墓的事,天天催著兒子買好上墳用的東西,因為兒子要看店,前兩年都是何奶奶一個人去,這次恐怕是不行了。但是看著母親行動不便的身影,老趙有些猶豫,「我自己椎間盤突出,也背不動她,墓園好多梯坎嘛。」老趙本想勸媽媽過一段時間再去,但是也知道老太太在這件事兒上很較真,「她對這些看得很重,覺得這是最基本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