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貓的朋友們都應該試過在貓調皮不聽話的過程中,用手捏住貓咪的後脖頸,然後將貓提起來從而制服貓咪的辦法,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很有效的,因為當人們將貓拎起來的那一個瞬間貓就會變得特別乖巧,而且用夾子夾起貓咪的後頸肉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但對於捏住貓的後脖頸達到制服貓的這種行為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有人認為捏住貓後脖頸的肉可能具有催眠作用,使動物能夠安靜下來,這個現象在英語中被稱為「clipnosis」,類似於我們的催眠。
實驗過程中,他用2英寸的活頁夾住貓的後頸肉,分別針對31隻年齡不等,性別不同的貓的後脖頸後發現,大多數貓在被活頁夾住後都會表現出一動不動的行為,並且尾巴還會加起來,放在兩腿中間,但只有一隻貓咪是例外。
雖然大多數的貓表情看起來有些嚇傻了,但貓並沒有在被夾住的過程中表現出害怕,因為貓們的心率沒有增加,瞳孔也沒有變得擴張,這和遇到危險時所表現的反應一點也不一樣,於是巴芬頓和他的同事們認為,貓之所以會表現出這種行為,或許與貓媽媽移動小貓有關。
眾所周知,在自然界中貓媽媽經常會通過叼著貓咪的後脖頸肉來移動它們,而在移動小貓的時候,有任何掙扎的行為都極有可能被其他動物發現,所以在移動的過程中,小貓們就會保持安靜,這種行為也被稱為「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
首先貓本身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動物,而且它從小就有被大貓叼著躲避危險的習慣,因此貓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是身體本能的一種反應。
再來說一下老虎,小老虎被捏住後脖頸的時候估計也有可能會出現突然變乖的情況,因為小老虎是一種類似貓咪的存在,體型也不大,在其小時候也會經常會被大老虎叼著走,所以小老虎對於捏住後脖頸可能會有反應,但成年老虎可是不一定會有反應的。
老虎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一類貓科動物,被譽為獸中之王,是亞洲獨有的物種。在20世紀初,全世界還有9個老虎亞種。
而老虎的兇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極具攻擊性的大型貓科動物,以西伯利亞虎為例,成年雄性老虎的體重一般都在300公斤以上,身長3.3米,像這樣體型的食肉動物,在沒有經過訓練是無法與之相接觸的。
再加上老虎的生活環境與貓的生活環境是完全不同的,當老虎在成年之後就會變得非常兇猛,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所以說對於捏住後脖頸的這種行為對成年老虎是不會有效果,並且還很有可能會被老虎當成是一種挑釁,在一般情況下老虎是不會去吃人的,但被老虎認為是挑釁的話,老虎肯定就會開始攻擊人類了。
但是捏住後脖頸的這種行為在幼崽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小獅子,小老虎等等,這種行為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媽媽不得不經常移動幼崽來躲避天敵,運輸自己幼崽的時候都是用嘴叼住幼崽後頸皮肉,所以進化出一種特殊神經反射。
這種特殊神經反射,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及自主神經系統來共同完成,與膝跳反射的反射行為一樣,屬於本能條件的行為反射。
在貓被捏住後脖頸的瞬間,貓後脖頸的神經會接到已經被控制的反應信號,此時貓的身體會變得僵硬,這種反應也被動物家稱為「凍結反應」。
而且貓後脖頸的神經相對來講比較少,被貓媽媽用嘴叼住也不會產生痛苦的感覺。因此迄今為止,這種本能的條件反射被遺留在貓科動物的體內,一直保存起來,屬於最原始動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