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觀投資不同,量化投資是一種以數據為驅動的投資方式,也就是從海量歷史數據中尋找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按照這些規律構建數量化模型,並嚴格按照模型進行投資。
在國外,量化投資是一種主流投資方式,但是國內量化投資相對起步比較晚,嚴格意義上的量化投資如果從選股角度來講可能從2013年開始。雖然量化選股在過去六七年發展得非常快,量化基金管理規模佔私募證券類基金的比例從2019年11%到現在的16%左右,量化投資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內也會湧現更多百億,甚至千億量化私募。
私募私募排排網近期推出量化基金榜單,從股票量化中性策略、股票量化策略、管理期貨量化、量化套利四大策略對量化基金進行排名。需要注意的是,若同一家私募多隻產品上榜,僅取收益最高產品納入前十榜單統計,以下為量化對衝基金1-11月收益前十: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的收益來自於三部分,分別是投資組合的多頭、投資組合的空頭和賣空所產生的現金流。股票市場中性策略的優勢在於能夠獲得雙阿爾法、組合構建不受權重的限制以及較低的波動率;其風險包括選股能力、模型風險、調整風險、賣空風險以及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的不匹配等。
目前國內市場中,使用較為普遍的股票市場中性策略是阿爾法策略,即在持有股票多頭的同時,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主要為股指期貨)對衝持有多頭頭寸市場風險,從而獲得超額收益或阿爾法收益。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020年1-11月份共有464隻成立時間滿11個月且有業績記錄的股票量化中性策略對衝基金產品納入排名統計,平均收益錄得13.54%。
今年以來423隻股票量化中性策產品實現正回報,正收益佔比為91.16%,其中收益在30%以上的有32隻。負收益方面,6隻產品收益在-10%以下,最大虧損為47.13%。
區別於主觀多頭策略,股票量化策略針對基本和技術面的研究以量化方法模型為主,從個股的選擇到組合的構建,以及交易,均以量化模型的結果為決策執行依據,無人為決策。常見的選股模型包括基本面多因子模型,量化多因子模型,基於大數據的另類多因子模型等。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股票量化基金主要包含量化多頭策略,指數增強產品並未納入統計。
私募排排網納入統計排名的980隻股票量化策略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8.67%,高達94.08%的基金獲得正收益。量華資管、澤桐投資、泓兆興業資產旗下基金分別斬獲榜單前三甲。
利用計算機系統構建數理模型判斷未來期貨品種的走勢,進行投資決策取代了人的主觀判斷進行投資決策。在具體操作上,通過建立多頭頭寸或者空頭頭寸,從而獲取品種趨勢性的收益。
在高波動率的市場環境中,CTA策略往往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今年在疫情反覆、貿易爭端、油價波動等不確定事件的刺激下,也是推升了商品市場波動率水平。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347隻管理期貨量化策略今年以來平均收益32.89%,不過機構間盈利能力懸殊明顯,首尾業績差高達919.24%。獲得管理期貨量化策略前三榮譽的分別是大凡投資、博普科技、墨威投資管理旗下產品。
套利是指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中,以有利的價格同時買進或賣出同一種或本質相同的證券的投資行為,投資組合中的金融工具可以是同種類的也可以是不同種類的。量化套利不依靠投資者的主觀判斷,而利用計算機系統構建數理模型去挖掘市場中存在的相關聯的期貨品種價格錯配現象,並利用這種價格錯配進行套利的策略,包括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種套利等。量化套利策略1-11月榜單前三私募依次為海寧順然理財、合繹投資、靖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