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麟,字玉書,號嘉穀,別署嘉穀堂主,湖南郴州人,青年書畫家、收藏家。自幼從外祖父陳星熙及黃慶儀先生染習詩書畫文,已二十餘載。後擔笈赴京求學,師從宋唯源、趙準旺、王林海、黃慶儀等諸名家。現為北京人文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日易山房文化藝術創始人、北京聚藝軒書畫院執行院長。
髡殘詩 書法
藝術家的人文思想規定了他的作品和作品的美學主題。審視朱麟的國畫作品,需從他的心靈或精神內在去思考。我們如果把藝術的成敗歸結為藝術技巧,就容易忽視視覺體驗之於生命之內的重要意義。朱麟的作品,是立足於人生、人生的意義、生活的存在等內涵去追尋的筆墨探索與藝術創作。
「書畫一體。本善積極的情懷與自然事物的寄託,是其作品表達的主題與內涵,並在物我感應中體現出一種互融、互解、互愛的明淨與寬闊心懷」(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張臣評語)。朱麟生於上世紀80年代,這位青年才俊是位真性情的人,坦誠篤厚中流露出散淡灑逸的文人之氣。自與其結實,我們便交流不絕,閒話繪事不斷。與朱麟深入進行藝術與創作的探討,是其近攜六七幅寫生作品及國畫小品參加我策展的「大美中國賦——榮寶齋大師十二圖暨國畫藝術家優秀原創作品展」這一活動。君言這是第一次嘗試。其間,原中國文聯副秘書長、中國文聯出版社社長、著名戲劇理論評論家、電影事業家鄧興器,原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降兵第15軍軍長、空軍副司令員景學勤將軍,北京郴州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侯奎、高珊伉儷,以及藝術界張振國、馬龍、文豔、嶽月、張洋、謝正賽、曾海波、葉琳、蘇萌等文化藝術界人士蒞臨,對其作品均有言辭懇切的褒獎。
翠玉繞青山 國畫
古木寫生 國畫
委羽石 國畫
竹石清韻 國畫
在書畫創作上,與其說朱麟是醉心於「美」,毋寧說他神往於對藝術意志和人格方面的表現以及對人性、生命、生存意義的關注。朱麟是一位心地善良、熱情豐富的書畫藝術家。他的書法作品端正自然、渾然入序,在法度上對最高、最嚴謹的境界孜孜以求。欣賞朱麟的繪畫作品,無論遠看還是近觀,皆給人以禪意、文氣和濃淡相宜的舒心之感和掬手可觸的生活氣息。這使得我們的心情輕鬆,讓我們的身心溫暖,人與人、畫與心,充滿著本真與樂趣。他直宣逸趣的山水創作小品,忘筆墨而有真景的寫生作品,使人領略到創作背後他本人坦誠的精神內在和對藝術責任的理性感悟。我們從藝術意志角度以及從一幅作品背後根源性的條件等對朱麟的作品進行解讀,會發現朱麟的國畫作品中存在著更多耐人尋味的東西,例如中國思想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朱麟出生於文化底蘊深厚的湖南郴州,他父親是位軍人,一生遊歷四方,尋師問友,研究中醫、武術、建築,尤其特別推崇有書法雅好的朋友。他外公是位真正的讀書人,書房四面牆、桌子全擺滿了書,往往廢寢忘食,有時甚至幾天不下樓,一生醉心於詩詞對聯的創作。所以,他自幼耳濡目染,受到家庭和傳統文化的薰陶,得到老一輩藝術家悉心指導,藝術滋養豐厚。中國畫繪畫是有不同層次的,首先當然是技法、技巧層面,這通過訓練基本都能達到。而接下來境界的層次,我們就需開始考驗繪畫者的綜合素質,它是平時積累的詩文素養,個人的人格養成,從臨摹古人作品中積累的技法、眼界、感受等的綜合發揮。朱麟繪畫,每一幅畫中的每一根線條都是有生命的。他心地善良,充滿著愛與大慈;另一個源泉就是他受詩文的薰陶很深。他注重中國傳統文化與寫生山水在內容上的嫁接,畫面語言與情感語言的融合,加之本身紮實的筆墨技術,他的作品繼而形成了自己的內在的精神和獨特的意境。
我們如果用追求物質滿足的方式去追求藝術,如果用技術、技藝、技巧去評判謀幅書畫作品的創作水平,容易丟失「藝術美學與人」的感受、激情、精神、體悟、回憶、冥想等靈性華彩。藝術創作不僅僅是筆墨水平的錘鍊,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訓練,對技術水平的過分追求與比較,極容易造成藝術作品的自身虛無與感情的貧弱而流於蒼白的藝術形式。朱麟的繪畫作品,有「仁者愛人」的內在張力,且富有傳統意蘊與時代情懷的審美表達,因此其作品塑造了藝術語言的生動性,這是鮮見的。
人之美的本質、心之善的本性、淨化與澄明的筆墨和深情與靈性的專心探索,構建了朱麟書畫藝術的美學譜系。從此真際,我相信朱麟會在中國綿延不斷的藝術創作之路上,定然會取得振奮人心的成果。
(作者系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