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點有魚,卻總不咬鉤?老釣手再次解謎,試過的人絕非等閒之輩

2021-01-09 釣魚人之行

關於「窩點有魚,卻不吃鉤」的魚情,很多老釣手都知道,其實已經講過很多遍了,但還是有粉絲在詢問:「為什麼釣點處冒魚星,卻總是不咬鉤」,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處於冬季,綜合季節性變化等諸多因素,本人總結了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下面就一一來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釣餌味型不對路

由於冬天氣溫低,魚口又不是很多,但問題是誘來了魚卻不怎麼咬鉤,這一現象說明窩料搭配的很完美,問題是魚為什麼不吃餌呢?最直接的原因是餌料搭配不當或釣場對象魚因多種原因形成偏食性,目標魚對不對路的釣餌會置之不理,根據冬釣用餌習慣,無論用腥用香,餌料味型一定要濃,否則魚不吃夠就不難解釋了。

二、餌料霧化太快

另外關於餌料用法這一塊,還包括餌料入水之後的狀態不符合魚情,正因為冬釣魚口少,所以在餌料狀態方面,儘量控制好霧化,不能太快,否則餌料到底後,魚鉤上就沒有殘餘餌料,不吃鉤也在情理之中。

三、線組搭配偏大

冬釣鯽魚,線組絕不能太隨意,而且在保證魚線不斷的情況下,線組越細越好,線細會更加的柔軟,不容易出現檔口的現象。畢竟冬天氣溫低,魚吃口比較低,若是釣組過大,很容易錯過很多的揚竿時機魚漂相。

四、浮漂調釣過鈍

當然關於「釣點有魚不吃鉤」,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浮漂調釣的太鈍,或者說水底有不乾淨的東西,這是一旦釣目等於或高於調目,調低釣高主「釣鈍」,釣餌到底後會被水底雜物遮蓋,甚至會被埋掉,魚兒難以發現釣餌,自然也就沒有漂相存在。

雖然以上講述的正是:造成「有魚無口」的一系列原因,其實只要找到了原因,破解方法不就出來了嗎?如果你對此有不同的觀點或看法,也還請多多指教與提醒!

相關焦點

  • 釣點有魚,卻總是不咬鉤!慶幸我換用了這3招,接連中魚忙不停
    「釣點有魚,卻總是不肯咬鉤」,其實這種魚情已經跟釣友們分析過很多次了,但在寒冷的冬季裡邊,魚的活性本來就很差,再加上魚情的複雜性,所以解決方案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儘管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根據以往的作釣經驗,覺得在冬季碰到「有魚不咬鉤」時,可以嘗試以下這3大招式,只要問題得到解決,保你三天兩頭就想釣一釣。
  • 有魚咬鉤,卻總是釣不上來?二十年老司機道破真相,大寫的服!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很清楚,其實所謂的「有口無魚」只是一種魚情,用通俗易懂的話來描述,就是「有魚咬鉤吃餌,可就是怎麼都釣不上來」!雖然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根據二十年的野釣經驗,覺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許多釣友就犯了以下3個錯誤,不信就往下看:1、浮漂調釣太靈敏自從臺釣流傳到大陸以後,在不少人的腦袋中就植入了一個思想,就是在釣鯽魚的過程中,只要誰釣的靈,誰的魚獲就多。
  • 天冷後,釣點有魚卻不咬鉤?按我說的做,輕輕鬆鬆就搞定
    ,也未必會咬鉤!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以下這3點,雖然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現在就根據二十多年的作釣經驗,來詳談一些原因與解決方案。   二、線組搭配不合理   雖然平時線組搭配大一點,也會有鯽鯉魚咬鉤,可在如此寒冷的季節裡,使用過粗的線組,難免會影響魚訊或者漂相的傳遞,以及影響整套釣組的靈敏度
  • 冬至過後氣溫更低,釣鯽魚一定不要死守,這些技巧讓魚咬鉤更猛!
    一、上下提逗從適合逗釣的角度來說也是長竿短線的釣法更合適一些,所以提逗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魚竿輕輕抬起20-30釐米,再輕輕放下,當長時間沒魚咬鉤的時候偶爾來幾次逗釣。注意提逗的目的就在於讓魚更容易發現餌料,同時也能夠追上餌料,這樣才是合理的逗釣。所以動作一定要輕緩,切記動作過大不但更沒有魚咬鉤,還可能會造成窩點中魚被嚇跑的情況。
  • 被鉤跑的魚還會不會吃餌,隔多長時間會再次咬鉤?
    還真有我記得前幾年去一個野生水庫,該水庫地方非常偏僻,知道的人不多。水質非常清澈,對魚來說沒有什麼吃的東西,所以下竿沒過多久就連杆了,真正的爆連。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實際上是極度的飢餓才導致它不顧危險釣友們還真別不信,其實這種情況我遇見過不止一次。小時候釣魚商品餌哪有這麼流行,一般都是有錢人、懂釣魚的人才會這麼做,大多還是以蚯蚓、麵食為主。
  • 打完窩後,半天都沒魚咬鉤?二十年老司機道破真相,後悔才曉得
    打完窩料後,卻沒有魚咬鉤吃餌?這是啥情況呢?想必不少老釣手已經猜到原因了,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作為二十年的釣魚老司機,現在就來一一分析,其中包括窩料投放,釣位選擇以及窩料搭配等3個方面,希望釣友看完後,能有所收穫。
  • 再也不用怕窩裡有魚不咬鉤了,針對窩裡有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無論是黑坑釣魚還是野釣,釣魚人最怕的就是,明明知道窩裡有魚,就是不咬鉤,看著干著急又束手無策,今天我們就來分析講解一下窩裡有魚為什麼不咬鉤?和怎麼解決窩裡有魚不咬鉤的方法。原因一、打窩是不是打得太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窩打死窩了,打窩也是門技術活,不能打太多,也不能打得太少。
  • 冬天太冷,魚不好找?慶幸老釣手透露這幾招,上魚速度那叫一個快
    冬季的魚兒較為謹慎,也很難釣獲,尤其是鯽魚,其性格天生膽小,在低溫環境下活躍性又大大下降,從而導致攝食的欲望也不高。所以,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在一個窩裡釣了幾條魚之後就沒口了,或者在一個地方釣了很久也沒發現有魚進窩。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這是因為小水面中有豐富的藻類,也有豐富的水生昆蟲資源,吃慣了這些食物的鯽魚對有較多添加劑的餌料往往不敢吃,這種現象在夏秋季節非常明顯。但是更換上蚯蚓之後就很快有口,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除了蚯蚓更為天然,動態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在冬季小水面中釣鯽魚,也存在這個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酒米打窩蚯蚓掛鈎,蚯蚓除了直接使用之外還有幾種比較另類用法,用好蚯蚓餌料才是真的釣魚老司機。
  • 恕我直言,有魚不吃餌那是你的不對,新釣手:你在教我做事?
    想必80%的釣友都知道,有魚不吃餌,其實就是一種魚情的體現,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恕我直言,那真的是釣友的不對,當然有些好強的新老釣手會質疑:你這是在教我做事嗎?其實還真不是,看完以下內容,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魚而不吃餌了。
  • 野釣玉米做魚餌,怎麼方便讓魚咬鉤?
    玉米釣餌被冠為「素餌之王」,在夏季最方便最快捷又有很好效果的素餌就是玉米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上魚。很多人夏季野釣都用玉米做魚餌,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用玉米做魚餌,怎麼才能讓魚兒更方便咬鉤?一、嫩玉米漿多更容易讓魚咬鉤無論是在水庫還是在魚塘垂釣,用玉米餌首選較嫩的玉米,用手能扒下來又不破損的,這樣的玉米漿多,魚願意咬鉤的原因就是他的漿,因為特別清香、而且甜。太老的和太嫩的玉米不能用,太嫩的漿一出去就剩空殼了,太老的玉米漿少,魚咬鉤時不易脫落,極易跑魚。
  • 老釣手的不傳之秘:小雞飼料搭配「它」,鯉魚鯽魚成群結隊上鉤
    小雞飼料是很多老釣手偏愛的一種餌料調和劑,很多老釣手都有自己試用雞飼料的不密之傳,它基本上可以稱之為釣魚「神餌」,其實如果我們在垂釣時在雞飼料中加一點其他的東西,那麼鯽魚鯉魚都會成群結隊的上鉤。1.加入腥香版的九一八魚餌。
  • 河裡釣魚,魚兒瘋狂咬鉤,今天狂釣100多條鯽魚
    老釣場我們七八月份経常來釣魚,這裡小魚鬧窩比較厲害,所以後來就沒有再去過,至今已經有兩個多月沒來過了。我先巡視了一下河道,選擇了兩處釣點,拴杆綁線試了一下水深,我先打了兩個窩子,然後老伴帶著打窩杆、酒米自已去打窩了。我的習慣喜歡打窩後去轉一圈,因為起窩還需要一段時間。到西邊轉了一圈回來,老伴告訴我已經釣到三條魚了,而且個頭比較大。
  • 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如何讓魚咬鉤?釣魚時看漂抓口的方法
    新手在釣魚時,經常抓不到魚口,提竿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主要是因為釣魚新手不了解魚的咬鉤動作,很難從魚漂的動作上分辨出魚咬鉤的動作信號,對抓口時間就把握不準確,造成空竿或者跑魚。那麼,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實際上,不同的魚類吃餌動作是不一樣的。
  • 有人問:「同樣的雞飼料釣餌為什麼,我就釣不上魚」?
    如用手竿垂釣,就要檢查鉤、漂、墜K配是否合適, 如墜子太重,沉人水底,魚咬鉤輕時,浮漂尤反應;浮漂過 大,鉤不著底,底層魚也不會上鉤。還可檢查魚鉤是否鋒利。 在操作方法上提竿是否及時、在釣位的選擇上是否合適等。建 議你多從以上各方面找原因。你提到將餌料發酵和攙人阿魏 等,除草魚喜微酸,鰱鱅喜酸臭味較重的餌料外,鯉魚、鯽魚可能不愛吃你可在釣餌上作些試驗。至於釣鰱魚,又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 防掛底防雜草釣法三步走,總有一種辦法適合你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起到優先聚魚進入窩點的作用,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點:就那是萬一水底有雜物掛鈎怎麼辦?所以建議大家在到達目的後先伸出魚竿、調好浮漂,找到底後用空鉤在目標窩點拋四到五次竿試試掛不掛底。如果不掛底根據浮漂所在的位置進行精確打窩也不遲。如果測試到有掛底現象時,建議大家趁早果斷轉移釣點,找個不掛底的地方再布窩為宜。
  • 為什麼魚看到魚鉤還會咬?深度分析魚吞鉤和吐鉤的原理
    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鉤調漂的過程中也會無意中釣到魚,特別是在垂釣鯰魚、黑魚、鱸魚等掠食性魚種時空鉤釣到魚的現象更是頻繁發生。於是很多釣魚人就產生了疑問:魚在咬鉤之前知道魚鉤的存在嗎?如果魚已經看見了魚鉤為什麼還要咬鉤?接下來就帶著這兩個問題展開今天的討論。
  • 作釣時,碰到水底有太多青苔或水草,魚不咬鉤,應怎樣作釣?
    我們在野釣時,這樣的現象經常碰到,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解決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才有更多的收穫,這種收穫不僅僅是體現在魚貨上……(1)在沒有青苔或者青苔少的地方作釣,調漂的話,嗯調高釣低,釣靈,釣浮,釣離底5到10公分左右。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3、餌料的味型不對魚的口味。過於刺激的魚餌不適合魚的口味,魚兒僅僅是觸碰而不吞食。
  • 冬釣聚魚技巧,打窩誘魚只是基本,以魚誘魚,才能做到魚口不間斷
    冬季天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很差,受到低溫影響變得身體僵硬,不愛活動。覓食範圍和覓食量都會減少,開始成群在相對舒適的位置。所以冬季如何聚魚非常不容易,打窩效果不好,但是又不能不打窩。冬季打窩有句話比較經典,叫做把窩點周圍的鯽魚聚一聚,打窩的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