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路交織的城市道路環境,交通事故每天都在上演,財產、生命總在轉瞬之間受損或消失。《華商報·今日鹹陽》將和你一起尋找原因、接受警示、探索解決之道。你若有關於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問題或建議,可撥打新聞熱線33326000或者直接登錄新浪微博@鹹陽交警官方微博。本欄目將於每周二與您準時相約。
「安全走路」是兒童平安出行的第一步,然而,因缺乏交通安全意識,兒童橫穿馬路、在路上追逐打鬧等行為時有發生,致使兒童交通事故頻發。據統計,2013年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98394起,造成1218名中小學生死亡,6332名中小學生受傷,少年兒童的道路交通安全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重點。為保障兒童出行安全,鹹陽市將向小學生們發放3萬頂交通安全小黃帽。
10月3日上午11時40分,正是鹹陽市渭城區陵召中心小學放學的時間。頭戴小黃帽的學生們整整齊齊地排隊走出校門,老師和路面執勤的交警護送學生們過馬路。因為學生們都戴著小黃帽,老遠看上去校門口一片黃色,特別醒目。
鹹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渭城大隊校園中隊中隊長賀軍介紹,陵召中心小學位於迎賓大道與208省道交會處,過往大車多,而且其處於郊區,斑馬線、紅綠燈、減速帶等道路基礎設施少,出行環境複雜。因為小學生個頭不高,容易被駕駛員忽視,過馬路比較危險。但學生們頭戴一頂顏色鮮明的帽子,就能引起駕駛員警惕,增加孩子過馬路的安全係數。
10月28日,由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主辦、陝西省交警總隊等單位協辦的「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小黃帽贈送儀式在陵召中心小學舉行,現場為學校600多名小學生發放小黃帽。除現場發放外,還向鹹陽市其他學校的學生贈送了3萬頂小黃帽,隨後由鹹陽交警分發給學生們。
據了解,因為小黃帽顏色比較醒目,且帽子後面有一條寬約1.5釐米、長約6釐米的反光條,能夠提高駕駛員的警惕。贈送小黃帽,目的就是為孩子們的出行提供一份呵護和安全保障,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安全的藍天。
通過小黃帽的警示宣傳作用,使廣大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掌握一些基礎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地擯棄交通陋習,從小培養孩子們遵守道路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並把交通安全知識、理念、文明行為和習慣帶入家庭,帶入社會,以提醒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行車、走路過程中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孩子出行要注意
如何走路
別三五成群橫穿馬路
不爬護欄、不拋物擊車
小學生大多未滿12周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不允許小學生騎自行車或是三輪車,更不能載人。所以,步行成為不少少年兒童上學出行的方式,但如今相對複雜的道路環境給孩子們的走路帶來很大的安全威脅,所以如何「安全走路」就成為兒童平安出行的第一步。
賀軍說,小學生在馬路上行走,一定要從遵守交通信號。指揮燈信號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但必須格外注意來往車輛,不能通過的要選擇安全的區域耐心等候,比如道路中心安全島、雙黃線等機動車不通行的地方;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步行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右邊行走;穿越馬路時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的規定;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顧右盼,注意車輛來往,不準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推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不要邊走邊玩、三五成群
少年兒童在馬路上行走時容易因為好動、不遵守交通規則、或是觀察反應能力不足等引發危險,賀軍介紹,有這樣幾種情況容易引發危險:
一是橫穿馬路。不少小朋友在沒有家長、老師或是交警的陪同護送時,往往圖一時之快,沒有很好地觀察來往車輛、非機動車、行人的通行情況,猛然間橫穿馬路,由於視覺盲區等因素造成的碰撞不時發生。
二是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給前後車輛造成通行障礙,極易引發因避讓不及造成的傷害。
三是上下班高峰過後,馬路上車輛較少,孩子們會產生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痺,往往降低了警覺。
四是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如何坐車
別把頭、手伸出車窗外
鹹陽校車「控車隨護」
隨著道路上交通工具的普及,公交車、私家車、校車、電動車、自行車等等都已成為小學生們上下學和出行的代步選擇,「車時代的安全童年」成為全社會的熱點。
截至目前,鹹陽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40萬輛,其中,公交車也已達600多輛,而電動車與自行車的數量更是水漲船高,如何保障少年兒童的乘車安全是孩子們平安出行的關鍵。
賀軍介紹說,校園中隊在每個學期開始前都會與教育部門聯合對轄區學校、校車駕駛人、家長代表等進行安全教育,籤訂安全責任書、摸排駕駛人車輛情況、建立安全檔案,尤其對校車,採用「控車隨護」機制,保障孩子們的乘車安全。同時,會不定期地深入轄區各幼兒園、中小學校,進行安全教育,採用交通安全跳跳棋真人模擬遊戲讓同學們在遊戲中體驗真實的道路出行狀況,寓教於樂。
自去年以來,少年交通警校的成立,更是架起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橋梁和紐帶,也成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鹹陽模式」的亮點和重點工作。
成人駕車看到孩子提前減速
而對於乘坐公交車,賀軍給小朋友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乘坐公交車,要排隊等候,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
二是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受傷。
三是乘車時,要扶好坐好,沒有座位時,應緊握扶手,以免剎車時摔倒受傷。同時還要做到車停穩後,先下後上,從車尾部繞行,不要爭搶。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人。
賀軍說,少年兒童的出行安全,主體是孩子們,但更為關鍵的還是成年人。成人帶著孩子們出行,首先要帶頭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給孩子們帶來負面的暗示和影響。在做好兒童乘車保護的同時,在駕車過程中如果遇到路上嬉戲的孩子們一定要提前減速,鳴笛示意,緩慢通過,隨時準備停車,以免發生意外。
「六不要」父母要知道
在鹹陽,汽車已經進入普通家庭,但很多用車常識沒有得到普及,尤其是兒童乘車的安全常識,很多父母不知道,會忽視一些小細節,並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賀軍介紹說,兒童乘車時,要注意「六不要」。
一、不要讓孩子坐副駕駛位置
兒童乘坐車輛時,一些家長喜歡將兒童隨意放在座椅上。賀軍說,千萬不要將兒童隨意放在座椅上,因為車輛在路面行駛,會有很多突發情況,在急剎車或急轉彎時,兒童容易被撞傷。尤其要注意,儘量避免兒童乘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因為副駕駛位置是車內最不安全的位置,加之兒童身材矮小,當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安全氣囊打開也保護不了他們。
二、不要抱著孩子坐
乘車時,許多父母習慣於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懷中。但是因為孩子坐得比較低,頭部剛好在家長的胸部時,如果發生猛烈碰撞,家長的胸部會自然向下壓,猛烈壓下孩子的頭頸,對孩子造成極大的損傷。此外,當汽車在每小時40公裡速度行駛時突然緊急剎車,在慣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嬰兒會產生110公斤衝擊力。因此家長根本無力保護懷中的孩子。
三、不要給孩子系安全帶
不少家長喜歡給年幼的孩子綁上成人專用的安全帶。一般來說汽車座椅和安全帶是專為成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體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帶,如果綁得太緊,在車禍時會有機會造成致命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的壓傷。如果綁得太松,發生車輛碰撞,兒童又可能會從安全帶和座椅之間的空當飛出去。
四、不要讓孩子自己上下車
家長開車到達目的地時,小朋友急急忙忙地開了車門就往外衝。但小朋友力氣小,車門開啟時如果推不到位,會造成車門微微回彈。對稚嫩的孩子來說,這有可能夾傷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車子開門的另一側的路況和交通情況,駕駛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麼清楚。賀軍建議父母最好親自下車給孩子開車門、關車門。
五、不要讓孩子把身體探出窗外
有些家長會把天窗或者車窗打開,讓孩子探出頭去看窗外的風景。但有硬物飛來或天窗出現緊急問題令小孩受傷害。有報導說,一位車主停車後讓小孩把頭伸出天窗玩耍。結果,引擎熄火後天窗自動關閉,夾傷了小孩的頭部。這樣的事故雖然是少數,但也必須保持警惕。賀軍建議駕車的家長開啟天窗或者車窗時,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時淘氣,不知深淺,需要您時時叮囑,時時保護。
六、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一些家長因為匆忙辦事,有時會將兒童單獨留在車內。賀軍說,這樣是很危險的。因為一方面兒童比較好動,如果不小心放下手剎,車子會溜動,或是一不小心一鍵啟動,車子開走,都是非常危險的。另一方面單獨將孩子留在車內可能會因為悶熱脫水甚至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