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桔是嶺南地區冬季的特產水果 ,它和其它柑桔類的水果很不一樣 ,砂糖桔的口感清甜爽口,脆而無渣,那種獨有的甜味能讓人甜到心坎裡去,吃過之後讓人流連忘返。
因為砂糖桔只適合生長在氣溫相對來說比較暖和的兩廣地區,其他地方種植不了 ,所以前幾年由於產量不高銷量大 ,市場供不應求,砂糖桔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產地收購價都要四五塊錢一斤,果商們運到北方地區以後 ,一般都要賣十塊錢一斤以上 ,路途遙遠一些的甚至賣到二三十塊 ,中間的差價很大,利潤空間也很大,所以不管是果農還是水果商販,過去幾年都賺的是盆滿缽滿,果農因為種的砂糖桔發家致富奔小康,一年賺幾十萬的果農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能賺幾百萬。水果商販也因為做了砂糖桔生意大賺一筆 ,一車貨就能賺幾萬塊。所以那時候的砂糖桔也被人們譽為「發財桔」。
然而市場規律就是這麼殘酷,永遠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砂糖桔生意也是如此。近年來由於砂糖桔生意這麼紅火 ,農民們大片種植砂糖桔,以前種水稻的稻田裡全部都種上了砂糖桔,一些小山坡也被開荒種上了砂糖桔,比如現在廣西的桂林、梧州等地區 ,只要你駕車在馬路上 ,路邊滿山遍野你都可以看到有砂糖桔。
這樣一哄而上大面積種植,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砂糖桔供大於求 ,於是這兩年砂糖桔的價格開始直線下降,產地批發價從四五塊錢一斤,前年下降到三塊錢左右,去年下降到一塊多兩塊錢上下 ,今年更加不得了,價格更是直接跌破了一塊錢,跌到了八九毛一斤,最紅靚挑選出來的也才一塊多 。曾經風光無限的砂糖桔,已經跌下神壇!
造成砂糖桔價格直線下降的原因 有很多,最近疫情的影響有些地方交通不方便是一個原因,最近一段時間大面積寒潮天氣的來臨也是一個原因,因為天氣寒冷了,買果吃的人會少一些,但果農們卻在拼命採摘 ,怕不摘的話被凍壞,所以造成了市場上存貨量很大,嚴重滯銷,水果商販們賣不動了,只能低價拋售,所以這就進一步拉低了批發價格。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種植砂糖桔的成本是蠻高的,一年要施好幾次肥 ,一袋肥料的價格就要幾百塊錢。而且每隔一個月就要噴一次農藥,農藥的價格也很高,加上要請人工採摘之類的,一斤砂糖桔的成本就要一塊錢左右了 。而很多大面積種植的果農都是租別人的田地來種,光租金就是蠻大一筆開銷了。
去年砂糖桔的價格下降到兩塊錢一斤的時候果農們還有一些賺頭,如今跌破了一塊錢,已經跌破了成本價,果農們已經是血本無歸。所以有一些果農看到價格跌成了這樣,已經不再便宜拋售,而是拿膠布蓋起來,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被霜或者凍雨凍壞,一方面也是為了賭一把,等到年前看看價格會不會上漲一些。不過這也只不過是賭一把而已,如果到時候價格漲不起來,那買膠布的錢和請人工蓋膠布的錢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到時候會虧得更多 。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不知道你們是哪裡人?你們那邊的砂糖橘現在賣多少錢一斤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