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還得從筆者的上一篇文章說起。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熱刺囊中羞澀,沒有餘錢引援,無奈鳥叔只能通過「轉會添頭+少量現金」的方式低價淘寶南安普頓中場霍伊比爾。

文章本身沒有太多引導性的內容,但依然引發了評論區的討論,其中一種觀點讓我頗感驚訝:不少球迷認為熱刺應該通過出售隊內頭牌哈裡.凱恩籌集轉會資金,而原因竟是這位英格蘭前鋒太「水」了。
沒錯,你沒有看錯,哪怕已經2020年了,哪怕凱恩已是三獅軍團的隊長,依然有人認為他不夠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哈裡.凱恩的輕視,已經融入到某些人的血液之中了,儘管現實一再打臉,但他們依舊不改初衷。
還記得嗎?早在14-15賽季,凱恩橫空出世,代表熱刺砍下英超21球4助攻的數據時,坊間就流傳著這樣一種聲音:這不過是大英帝星曇花一現的常規操作罷了,用不著兩個賽季他就會被打回原形。

結果事情的發展進程與該預測完全相反,這位熱刺青訓前鋒自此進入職業生涯快車道,並接連斬獲15-16、16-17兩個賽季的英超金靴。
原本你以為如此一來,所謂的質疑者應該會閉嘴了,沒想到依然有人對凱恩的金靴含金量表示質疑,於是乎繼「曇花一現」言論後,又出現了「再觀察幾年」的梗……總而言之,就是打死不肯承認凱恩很牛。
否定凱恩的人自然不是只會空口白話,他們手中有這樣兩大輿論武器:1、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上,凱恩雖以6球榮膺金靴,但其中有3個點球,堪稱世界盃歷史上最水金靴;2、18-19賽季,凱恩長期傷缺的情況下,孫興慜扛起熱刺的進攻大旗,為此有網友驚呼前者是白百合進攻毒瘤,缺誰誰尷尬。

乍看上去,上述兩項觀點是「有理有據」的存在,實則不然。
就拿所謂「凱恩受傷熱刺踢得更好」來說吧。18-19賽季後半段熱刺的確出現了凱恩受傷球隊戰績更好、反倒是他復出後遭遇連場不勝的情況,但在筆者看來,那不過是單賽季某一階段的特殊情況罷了。
凱恩對熱刺的貢獻完全可以用更直觀的方式體現:數據顯示,過去5個賽季,熱刺英超總進球數為415球,凱恩打進140球,佔據球隊進球數的38%(這一佔比堪稱恐怖);與此同時,英格蘭人在其英超前兩百場比賽中打進137球,進球效率僅次於阿蘭希勒和阿圭羅,至於希勒和阿圭羅是什麼級別的前鋒,想必就無需筆者多言了。

同樣的道理,拋開上賽季的特殊情況,讓我們來看下本賽季熱刺在凱恩缺席以及復出後的戰績。
本賽季英超第21輪,凱恩在第75分鐘因傷被換下場,為此他缺席了8場英超比賽。在這一階段,熱刺取得了3勝3負2平的戰績,打進11球,場均得1.375分;而英超複賽後凱恩傷愈復出,剩餘9輪聯賽白百合的戰績為5勝1負3平,進14球,場均得分為2分,這其中凱恩進7球,佔球隊總進球數的半壁江山!

從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凱恩強大的得分能力對熱刺進攻端的貢獻,與此同時你可別忘了,技能點多元化的英格蘭前鋒並不是只會進球的得分機器。無論是在波切蒂諾還是穆裡尼奧的體系下,凱恩在一定程度上都扮演了鋒線支點和拉邊組織者的角色,對於一名高產射手而言,這兩點難能可貴。
所以說嘛,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話題,筆者真的很難相信,直到今天還有人對哈裡.凱恩的能力持懷疑態度,而所謂的「拋售凱恩論」就更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味道了。

毫無疑問,如果熱刺願意出售凱恩,勢必會在轉會市場上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而凱恩本人或許也能圓自己的冠軍夢。但對於穆裡尼奧的球隊來說,失去這樣一個鋒線大殺器所造成的損失,恐怕是買十個霍伊比爾都無法填補的。
點個關注唄,評論區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