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話,「醫生變成了戰士,全民變成了廚子,老師變成了主播,公務員成了門衛,家長變成了班主任。」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可是,唯一不變的是,家裡的孩子還是那隻「神獸」。大一點的孩子在家還可以上網課,參加學習。但是,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不用上網課。孩子呆在家裡只想著看手機、看電視,不然就是調皮搗蛋,讓家長們頭疼不已。
昊昊今年4歲了,媽媽不想他沉迷於網絡,沒收了他的平板電腦。昊昊太無聊了,騎著滑板車在客廳裡跑來跑去,樓下鄰居又跑上來表示抗議了。中午了,昊昊和家裡的狗狗一起玩,總算是安靜一會兒。
媽媽去陽臺洗衣服了,媽媽晾好衣服回來,一眼看到兒子的傑作,頓時火冒三丈。昊昊把整整兩大張小貼畫,全部均勻地貼在狗狗的身上。狗狗非常聽話地趴在沙發上,可是也是滿臉的生無可戀,玩壞了的節奏,狗狗的內心大概也在吶喊:「趕快開學吧!」
孩子總是可以花樣百出,製造各種狀況。家長們既要考慮一家人的生計,又要照顧「熊孩子」。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再不開學,家長就要「瘋」了。家長們每天翹首企盼,可是,開學日期不斷推遲,即使家長再怎麼望眼欲穿,也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幼兒園開學是要等到最後,有的家長認為遙遙無期,孩子不能開學的這段時間裡,家長還是要和孩子鬥智鬥勇,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管理好。即使再怎麼辛苦,也不能把孩子荒廢了。
在這裡教大家幾招,讓你在假期裡輕鬆帶娃。
一、孩子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在孩子不上學的這段時間,很多孩子的作息習慣非常不好。孩子晚上看電視、玩手機不肯睡覺。到了早上,又賴在床上不肯起床。孩子哪會兒困了,哪會兒睡,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吃。孩子的作息時間不規律,不但家長會很累,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沒有好處。
英國的最新研究表明,睡得晚或者是睡得不規律,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讓他們在記憶、理解、算術等方面變得反應遲鈍。經常晚睡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有百害無一利。所以,家長一定要約束孩子,晚上準時睡覺,早晨按時起床,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
二、開展家庭親子互動活動。
孩子不能開學,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為了不讓孩子在家裡過分依賴電子產品,家長可以和孩子開展一些親子互動活動。親子互動活動可以讓爸爸媽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減少家庭的衝突。
1、親子閱讀。
閱讀習慣是人生中非常有價值的習慣之一,在充滿溫馨和親情的氛圍裡,和孩子一起暢遊在書的海洋裡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閱讀習慣的培養,貴在堅持。爸爸媽媽不要求成心切,在開始親子閱讀的時候,每天堅持15~30分鐘就可以了。
另外,在書籍的選擇和閱讀的形式上,家長要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我們不要把孩子管得太「死」,孩子願意閱讀,這個過程才更有意義。
2、親子遊戲。
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就是遊戲。「寓教於樂」,能讓孩子的收穫更大。適合家庭開展的親子遊戲有很多,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兩種,供大家參考。
A大紙箱遊樂場:
家長找出家裡不用的大紙箱,和孩子一起裝扮一個遊樂場。我們可以把家裡的一些玩偶、積木都請出來,讓孩子發揮想像,自由發揮創造。
B家庭小劇場:
一塊床單,就可以充當舞臺的幕布。家長和孩子可以製作頭飾,也可以用手偶來表演。孩子巨大的潛力,在快樂溫馨的家庭遊戲時光裡,不斷被發掘。
3、練習做家務。
讓幼兒園的孩子做家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但是爸爸媽媽們,讓孩子適當參加家務勞動,好處多到你數不清。做家務既可以讓孩子鍛鍊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一個愛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一定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所以,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是鍛鍊孩子不錯的選擇。
4、適當鍛鍊身體。
孩子不能去幼兒園,整天窩在家裡很少活動,身體素質會慢慢下降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家裡鍛鍊身體,或者去人少的地方活動活動都可以。體育鍛鍊,釋放了孩子體內的煩躁情緒。孩子心情好,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
勝利就在我們眼前,在開學之前,家長還是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