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是一種屬於鹿類的食草動物,狍子在我國的北方是比較常見的野生動物。因為狍子有著非常高的經濟價值,所以就導致了大量的濫捕,狍子的數量也是逐漸變少,現在已經被我國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狍子的全身都是寶。那麼狍子作為一種新興的養殖項目,我們該如何養殖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因為狍子的膽子是非常小的,所以不能讓狍子受到一點驚嚇,那麼我們就要選擇在遠離城區和工廠等噪音大的地區建造養殖場。並且要儘量把養殖場建立在地勢比較高,並且平坦乾燥的地方,養殖舍要有比較強的通透性,有充足的陽光,良好的排管系統。在養殖場內要有運動場和休息室,並且根據養殖場的面積來控制好狍子的養殖密度,最後還要做好養殖場內各種的防跑措施,準備好足夠的生活用具,在圍欄外種植一些樹木可以為狍子遮陰。
狍子的食性是比較雜的,對各種草料都很喜歡,比如樹葉雜草和各種瓜果都可以用來飼餵狍子,狍子對於粗飼料的消化比較好,我們可以在平常的投餵中加大粗飼的比例,減少精飼,可以降低飼料的成本。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投餵溼飼料,否者會導致狍子產生腹瀉等生理性現象。
我們還要根據狍子的生長階段來搭配不同的飼料,要在交配到哺乳的這個階段中,加大投放蛋白質含量比較多的飼料。一周之內左右的仔狍會出現吃土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在狍子舍中放置一些乾淨的土壤供其進食。
因為狍子是蹄型動物,那麼我就要定時定量的為狍子投喂,只有頻繁的進食才能補充狍子在生長時所需的營養,我們每天必須要進行不少於3次的投喂,每天投餵的時間要儘量控制在同一時段,讓狍子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狍子雖然吃的比較頻繁,但是可以增強狍子的肉質,加快生長,並且每次吃的數量也很少。
投餵量一定不能多,避免狍子會出現肚脹和腸胃炎等情況,在投餵飼料的時候,還要保證水槽內有足夠的飲水,保證狍子能隨時飲水,還要把水溫控制好,在冬天的時候一定不能餵冷水。
狍子的抗病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而且發病率也比較低,但是管理方法不對的話還是會出現病害的。我們如果想要進一步的降低發病率,那麼就要做好日常的管理,每天都對狍子舍進行打掃,把糞便及時的清理出舍外,之後再定期的對養殖舍內進行消毒。還要把每天殘留的食物殘渣及時的清理出去,清洗生活用具,要及時的發現患病狍,檢查後對症治療。
以上就是小編對狍子養殖方法的簡單介紹了,想要養殖狍子是還需要到當地林業部門取得《野生動物飼養許可證》的,這樣才能進行人工養殖。今天的介紹到這裡也就結束了,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