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金粉世家》裡,金家為七少爺的婚事舉行了一場中西合璧的盛大婚禮。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婚禮的最大贏家卻不是金燕西或者冷清秋,而是男儐相之一的衛璧安。
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場婚禮還害得一個姑娘無辜受連累、甚至深深影響了她初戀的質量,說不定還影響了一生的幸福。
這個人,就是女儐相之一、金家八小姐梅麗。
01 感情的事,沒有「模板」可以套
金燕西這場婚禮,兩位男儐相都是他曾經的同學,一位叫做衛璧安,另一位叫做謝玉樹,都是長得很帥的窮學生;兩位女儐相,則分別是兩位漂亮的千金小姐:大少奶奶吳佩芳的妹妹吳藹芳,金家八小姐金梅麗。
機緣巧合,衛璧安在婚禮上對吳藹芳一見鍾情,後來顧不得身份、家世的懸殊展開追求,竟真的博得吳小姐垂青,成就了美滿姻緣。
這原本也算是美事一樁。然而周圍的親戚朋友們在得知消息後,卻「看熱鬧不嫌事大」,一邊祝福這一對兒,一邊卻又把目光投向了梅麗與謝玉樹:同樣都是金燕西婚禮上的男女儐相,既然吳藹芳與衛璧安能成,那麼這兩人是不是也有希望?
其實,謝玉樹倒確實對梅麗有心,所以對於朋友們這種曖昧的玩笑一概默許;而梅麗的情況卻不一樣了。
一開始,梅麗只是覺得兩個男儐相「都是美少年」,僅此而已,並沒有更多的想法。結果,在親友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玩笑之下,年僅十五六歲、情竇初開的梅麗,糊裡糊塗就「進入了狀態」,糊裡糊塗就對謝玉樹產生了曖昧的感覺。
可是,世上哪有可以「直接照搬」的感情呢?
表面看起來,這兩對都是「千金小姐+窮學生」的組合,外貌上也都是金童玉女,差別不大。其實,相比於吳藹芳的愛情,梅麗這段感情卻差的多了,讓人不禁為她捏了一把汗。
02 衛璧安對比謝玉樹:婚姻中,寬容大度、會照顧人的男人,更勝一籌
衛璧安與謝玉樹雖然都是十八九歲的美少年,也都是讀書的學生,但二人性格脾氣卻不甚相同。
第一,衛璧安性格較「柔」,對別人的評價不甚在意,一笑置之;而謝玉樹則不太大氣。
書中,金太太曾專門將謝玉樹召入內堂談話,一番看似沒有主題的家常閒聊之後,半生見過各種世面、閱人無數的金太太內心對謝玉樹的評價是:「這孩子別看他斯斯文文的,倒也有些小心眼」。
也許這點「小心眼」並不是大毛病,然而,若是想要與吳藹芳、金梅麗這樣的大家小姐戀愛、結婚,肯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包容她們或多或少的大小姐脾氣。
何況梅麗從小在金家受寵慣了,嬌憨率真、快人快語,連親媽二姨太都經常被她懟。
一旦戀愛,相處久了,難免不發生摩擦。謝玉樹如果秉承著自己那份「小心眼」,言語上不肯退讓、不懂照顧梅麗的女兒心思,肯定會惹得梅麗不痛快。到時候,無論梅麗是選擇忍氣吞聲,還是選擇反唇相譏,都不是她走進愛情的時候所憧憬的。
第二,衛璧安與吳藹芳相處時,是「以對方為中心」的,照顧對方的情緒與想法;而謝玉樹則總有點「自顧自」。
例如「逛公園」這件事。衛璧安陪吳藹芳逛公園時,因為吳藹芳興致高、走了一圈又一圈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於是衛璧安就奉陪到底,一直到吳藹芳自己發現天色已晚、主動提出分別,才各自回家。
而當謝玉樹與梅麗在公園巧遇的時候,則恰好相反;
所談的話,差不多告一個段落,可以走了。但是謝玉樹依然在那裡站著,梅麗就不能不陪著他,相對而立。這位謝先生,今天比以前要臉老得多,所以只頓了一頓,他又想起話來了。
謝玉樹只顧自己厚著臉皮與意中人攀談,卻根本沒注意梅麗心中有事、早已心不在焉。
再比如,金家徹底分家後,梅麗心情鬱悶,要去西山別墅看望母親,結果半路偏偏風沙極大,僕人金榮不敢繼續開車。主僕在風沙裡進退兩難。恰好此時,謝玉樹路過,提出自己可以暫時陪同、保護梅麗,讓金榮找個地方暫存汽車,然後再一起改坐人力車去西山。
這個主意原本挺好,結果後面的對話就讓人哭笑不得:
(謝玉樹)笑向梅麗道:「趁這個機會,到敝校參觀參觀去,不也很有意思嗎?」梅麗心裡可就想著,這有什麼意思?不過面子上,倒不十分拒絕。只好說:「好,我瞧瞧去罷。」
當時,梅麗正遭受著家門的劇變,經歷著哥嫂姐妹各奔東西的痛苦;此時被困在這漫天風沙之中,一心想的都只是趕緊到西山見到母親、尋一點心靈的慰藉,哪有什麼心情參觀學校?
而謝玉樹卻還只管自己喜氣洋洋,「笑」著發出邀請,完全沒有想到梅麗是否有這份閒心。
也許可以這樣解釋:謝玉樹沒談過戀愛,不懂得照顧人。
雖然這也算是一個理由,但背後卻意味著梅麗以後將會面對的多少委屈與失望?如果謝玉樹本質不渣,也許終有一天他能夠從梅麗這所「學校」順利畢業,懂得如何關心、體貼自己的愛人,只是過程中的種種滋味,只有梅麗獨自品嘗,種種風雨,也只有梅麗默默承受了。
對於金家最嬌寵的小女兒來說,這一切真的是她所希望面對的麼?
03 吳藹芳對比梅麗:有原則、有家世的女人,才更有選擇權。
不僅男方有差別,梅麗與吳藹芳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自身眼界的不同。
吳藹芳年紀比梅麗要大些(根據姐姐吳佩芳的年紀推算,吳藹芳應該會在二十左右),她並非對愛情一無所知,而是「眼界太高,多少親戚朋友提到這事,都碰了釘子」。對於愛情,對於自己的戀人,吳藹芳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心中有數。
而梅麗則不同,只有十五六歲,情竇初開,單純懵懂。對於愛情並沒有相對成熟的認知,對於愛人也並沒有明確的標準。她對於謝玉樹的了解,僅限於長得好看、說話有點靦腆,其餘再深入一點兒的,一概不了解。
僅憑這些,就身不由己地被周圍人的曖昧起鬨挑起了內心的波瀾,將謝玉樹視為一個特別的存在,對其另眼相看,臉紅心跳。這樣的「愛情」實在來得有點草率了。
如果僅僅抱著「戀愛」的態度,體驗青澀的少男少女之戀,也許問題還不算太大;而如果認認真真往婚姻的方向發展,不僅過程可能會很辛苦、很揪心,結局也未必能圓滿。
第二,家境的不同。
吳藹芳敢嫁衛璧安,一方面是對自己眼光的自信,一方面也是有殷實的娘家做後盾。衛璧安雖窮,但吳藹芳可以補齊這個短板,小兩口不必為生活發愁。
退一步,即使婚後有什麼矛盾發生,吳藹芳也有娘家撐腰。
所以,吳藹芳有「下嫁」的底氣,有任性的資本。
而梅麗雖然還是「八小姐」,但金家卻家道中落,早已今非昔比。
分家之後,哥嫂姐姐們都有各自的家庭,而梅麗卻只有一個身為側室、一輩子低眉順眼的母親「二姨太」。這種「孤兒寡母」的處境,用梅麗自己的話來說,自己日後難免就是「冷清秋第二」。
即便哥嫂姐姐能支援一二,然而,每個在現實中走過來的成年人心裡也許都清楚:這些支援終究有限;因為即便是手足,大多數也會在各自組建小家庭後,受困於各種「不得已」,最終漸行漸遠。梅麗的路,更多的時候還是只能靠自己。
三少奶奶王玉芬私下曾說,從現實情況看,「二姨媽以後用得著一個有錢的女婿」。不管這話是否市儈,是否俗氣,卻畢竟是個事實。
謝玉樹本身就窮(靠哥哥教書供學費,哥哥窮得三十歲了還沒娶妻),梅麗的財務狀況最多也只是勉勉強強,而且沒有收入來源,未來怎樣還未可知。——這樣的兩個人,有多大可能要落入「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現實魔咒裡?梅麗又有多大可能會面對求助無門、忍氣吞聲的窘境?
不是說「有錢」一定就是婚姻的保障,但貧窮的婚姻卻是不可否認的艱辛。
花季的梅麗,曾是金家最受寵愛的小公主,何曾體會過粗茶淡飯、體會過柴米油鹽?家道中落、骨肉離散,就已經夠傷心了;如果本是抱著美好的期望走進愛情,結果卻要被生活虐得身心俱疲,這未免太過殘忍。
雖然並不一定要找個「有錢的女婿」,但如果男方家庭能溫飽,也會很大程度上減少梅麗的壓力吧!
04 結語
《金粉世家》小說結尾,僕人金榮站在漫天黃沙之中,眼看著梅麗坐著人力車、謝玉樹騎著毛驢,兩人一前一後的背影,忽然就想起當年的冷清秋與金燕西:曾經,他們也是這樣陌上相逢,最終卻只落得勞燕分飛。而此時又見梅麗、謝玉樹的背影,算是巧合,還是預兆?
書中並沒有給梅麗的感情一個明確的結局,然而無論從謝玉樹目前所展現出來的資質,還是從梅麗自身情況來分析,都讓人覺得謝玉樹不算良配。
感情的事兒,真不能拿「別人和我情況差不多,別人能過得好,我也肯定沒問題」來衡量。周圍的人,也真不應該拿「別人和你們情況差不多,別人能成,你們也沒問題」的態度亂點鴛鴦譜。
吳藹芳婚姻能夠美滿,自身有著特定的前提條件;而這些條件,梅麗都不具備。
梅麗不是不可以與謝玉樹戀愛、結婚,但這種感情的開端應該是基於梅麗自己的意願、基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與判斷,而不是僅僅因為周圍人的推波助瀾、渲染情緒。
面對愛情與婚姻,千萬不能只考慮「周圍人覺得可以」,而是一定要確認「我自己覺得可以」。至少,這樣的感情,是真正的「情出自願,事過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