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股表現往往好於成長股,前者最近幾天受到提振。羅素1000...

2020-12-01 市商網

美國道指周一上漲創五個月新高,科技股跑輸價值股;
①道瓊工業指數周一躍升1%,標普500指數小幅上漲,納斯達克指數收低,因投資者繼續將資金從權重科技相關企業輪動至價值股,同時等待美國財政救助計劃磋商取得進展的消息。
②近期屢創新高的納斯達克指數受到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拖累。
③在經濟走出衰退的過程中,價值股表現往往好於成長股,前者最近幾天受到提振。羅素1000價值股指數指數周一上漲0.9%,羅素1000成長股指數下跌0.5%。
④「標普500指數停滯不前的部分原因是,我們開始看到又一波輪動,資金流出成長股,流入價值股,」Kingsview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Paul Nolte表示,「這往往會拖累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因為該指數由大型科技股主導。」
⑤他說,近年來類似的輪動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目前,「我更多地將此視為成長股的修正,而不是人們放棄股票。」
⑥對一款潛在疫苗的押注,創紀錄規模的財政和貨幣支持,以及最近好於預期的第二季企業財報,使標普500指數接近2月觸及的收盤紀錄高位。
⑦截止收盤,道瓊工業指數漲1.3%;標普500指數漲0.27%;納斯達克指數跌0.39%。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價值股表現更好。隨著羅素1000指數的價值股周三上漲收複本月...
    >2020-09-18 00:14:01來源:FX168 【對衝基金放下科技股轉而押注價值股】根據高盛集團大宗經紀部門彙編的數據,過去兩個月,在科技股的持續上漲引發了人們對估值泡沫的擔憂之際,對股市進行多空押注的專業基金經理人退出了科技股,買入市淨率相對便宜的股票。
  • 資金蜂擁追捧美股價值股,成長股還有翻身機會嗎?
    牛牛敲黑板:美國經濟增長仍較慢,財政刺激遲遲不到位,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在Stifel股票策略負責人看來,這些都意味著價值股跑贏成長股並不能持續太久。巴倫周刊近期發文稱,最近推動市場上漲的力量可能會很快消散。市場趨勢或將迎來逆轉,成長股有望跑贏價值股。
  • 頂級投資人丨羅素投資:疫苗利好傳來 到了投資價值股的時候嗎?
    你覺得這會改變疫情使得這場危機往好的方向發展嗎? 羅素投資:我認為不是這樣的,至少現在不是這樣的。現在說還太早了。 情況總是這樣的, (有這樣的消息)倉位就會調整,價格就會迅速上漲。市場上有一些潛在的疫苗。關於最近疫苗的最新消息,最好的事情可能是我們沒有時間談論美國政治。
  • 疫苗利好消息提振小盤股 羅素2000指數創下有史以來表現最佳月份
    騰訊證券11月25日訊,羅素2000指數正朝著歷史上最好的月份邁進,因為這些公司是從疫苗利好消息中獲得最大收益的經濟體,這已經使小盤股基準升至創紀錄水平。
  • 羅素3000指數的鏡像:美國股市40年變遷(建議收藏)
    公用事業——受到嚴格監管,因此往往有更溫和但穩定的增長,同時也顯示出最低的波動性,屬於表現最差的群體之一。科技公司的股票通常增長速度更快,但他們的商業模式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波動性最高,也是整體指數中回報率最高之一。   工業部門(能源、生產耐用品、材料和加工)的風險和收益之間似乎存在反向關係:它們確實存在低於市場回報率但高於市場波動性的特點。
  • 2016年上半年僅有18%的大型基金公司表現好於羅素1000指數
    迄今為止已是活躍的主動型基金歷史上表現最糟糕的一年或者十年,尤其是對於對衝基金以及活躍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講。但是,這又到底有多糟糕呢?2016年上半年僅有18%的大型基金公司表現好於羅素1000指數據美銀美林銀行表示,在2016年上半年,僅有18%的大型基金公司的表現好於羅素1000指數,從而使得今年上半年成為主動型活躍基金歷史上表現最為糟糕的半年
  • 羅素韓國指數總回報超過羅素1000(R)指數和羅素日本指數
    Marketwire 2012年3月13日華盛頓州西雅圖消息/明通新聞專線/--   羅素韓國指數在截至2012年3月9日的三年裡總回報達到166.0%,同期羅素1000(R)指數上漲111.5%,羅素日本指數上漲48.4%。   在羅素韓國指數中,科技板塊上漲201.1%,是截至2012年3月9日的三年裡回報最好的三個板塊之一。
  • 羅素1000(R)指數和羅素大中國指數在中美兩國首腦換屆年普遍上漲
    在上兩次美國大選之前,自年初至大選日,羅素1000R指數的表現並不好,而自大選日至年底的表現要更好。2008年,從年初到大選日,羅素1000R指數的漲幅為-31.1%,但從選舉後至年底,漲幅為-9.5%。2004年,從年初到大選日,羅素1000R指數的漲幅為3.1%,但從選舉後至年底,漲幅為8.0%。
  • 邱國鷺:這5類股票容易是價值陷阱,包括低PE的周期股
    換句話說,價值投資買的就是便宜的好公司,所以賣出的原因就是:①公司沒有想像的好,②不再便宜;③還有其他更好更便宜的公司。這三個理由均與是否虧損無關。但是這類陷阱並不是價值股所特有,成長股中的欺詐行為更為普遍。這幾類價值陷阱有個共性,那就是利潤的不可持續性,因此,目前的便宜只是表象,基本面進一步惡化後就不便宜了。只要能夠避開價值陷阱,投資可以很輕鬆:找到便宜的好公司,買入並持有,直到股價不再便宜時、或者發現公司品質沒你想像的好時,賣出。
  • 又逢價值投資良機 藍籌股具「狗股策略」特徵
    從價值投資角度出發,投資者首先應該關注高收益藍籌股,這在海外市場和2005年A股熊市末期都是屢試不爽的最易成功的投資策略之一,例如:在美股中,「道10策略」也叫做「狗股策略」,這種投資策略要求投資者在每年末購買構成道指的30家公司中具有最高收益率的前10隻股票,由於管理層在逆境中通常試圖去維持他們的股利支出,所以擁有高股利收益率的通常是那些價格跌了很多以及那些不受投資者喜歡的股票,
  • 成長股私募也有春天,望正、相聚、興聚值得你關注
    那麼17年是不是只有買大藍籌的價值型股票私募取得了好成績?其實也有不少偏成長的私募表現也很亮眼,比如望正、相聚和興聚。都是偏成長,它們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選好行業維度,在個股層面,主要看的過去經營上有強競爭優勢,客戶質量好的標的,還會結合個股的流動性。大家都知道To B的行業和To C的相比,最難的就是因為To B的生意變化比較快,即使長期趨勢向好,短期波動也會比較劇烈,需要有非常優秀的團隊來做前瞻和跟蹤。
  • 價值投資巨頭GMO:史詩級泡沫即將破滅,現在是最後的瘋狂
    剛剛過去的一年,市場遭遇疫情「黑天鵝」,但美股的表現仍舊有目共睹,牛市尚未迎來終結。在價值投資巨頭GMO聯合創始人、長期投資策略師Jeremy Grantham看來,「自2009年迄今這一長而又長的牛市,終於膨脹成了完全成熟的史詩級泡沫」。
  • 邱國鷺:價值陷阱與成長陷阱
    但是這類陷阱並不是價值股所特有,成長股中的欺詐行為更為普遍。     這幾類價值陷阱有個共性,那就是利潤的不可持續性,因此,目前的便宜只是表象,基本面進一步惡化後就不便宜了。     只要能夠避開價值陷阱,投資可以很輕鬆:找到便宜的好公司,買入並持有,直到股價不再便宜時,或者發現公司品質沒你想像的好時,賣出。
  • 富時羅素最新調整 納入這隻券商股 多股可投空間變動
    另外,基金君看了一下,此次剔除的個股,並不涉及中國公司。 富時羅素表示,季度審查變更結果將在今年12月21日生效,也就是今年12月18日周五收盤後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只是初步名單,富時羅素還可能對此進行修訂,直到今年12月4日收盤。
  • 長盛基金郭堃:以深度研究創造價值 看好盈利驅動的成長股投資機會
    郭堃自擔任基金經理近5年來偏股型投資經理指數總回報接近200%,達198.43%,年化回報26.60%。  而即將發行的長盛優勢企業精選混合型基金投資於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於基金界定的優勢企業範疇的上市公司的證券比例不低於非現金資產的80%。
  • 申訪談|申萬菱信孫琳:成長股「高勝率」投資幹將是如何煉成的?
    整體而言,我比較擅長製造業和消費範疇的投資,這兩個行業都是成長股的搖籃,和我的風格非常契合。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市場選擇了我,促使我形成了這種風格。追求高勝率,估值判斷是門藝術Q:觀察您的持倉可以發現,部分個股估值相對較高。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 銀行股雖連續活躍,衝高后卻收窄漲幅, 「強勢」信號是真的嗎?
    這還基於以下邏輯:臨近年末,公募基金規模大戰、排名大戰一觸即發,分析認為,受益於公募在四季度傾向於防守的策略,低估值股票將受到青睞。銀行股短期似乎有反覆衝高又收窄漲幅的趨勢。銀行股短期的行情是否只是曇花一現的表現?四季度及以後消費、科技成長股,新能源、軍工等題材板塊仍將繼續佔優,主導行情?目前的行情是曇花一現還是強弩之末,銀行板塊的強勢信號是真的嗎?私募對此看法不一,對該板塊持有積極看多態度的私募佔比居前。
  • 走向巨象:科技股投資的一些思考
    (如下圖)經過許多切膚的教訓,我的經驗是,儘量投資成長股,萬莫去撿煙屁股。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本質上更接近於費雪的成長股投資思路,巴菲特在費雪身上汲取的養分比在格雷厄姆身上的還多。他不完全是value investing,而應該叫value investing in growth companies ,成長股其實是巴菲特擺在檯面上但又不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