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校自主招生網訊:11月10日、11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智庫網承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協辦的第三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的千餘名校長和骨幹教師共同探討「未來學校的形態變革」。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精神,研討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探索新時期學校發展趨勢和未來學校建設模式,推動基礎教育學校創新發展。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張力,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鄭德林,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康寧,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所所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部主任王曉燕,教育部《我國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張建強,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清大紫育創始人、山東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李凌己博士,清大紫育市場部總監陳柳岐女士共同受邀出席了本次盛會。
清大紫育創始人、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李凌己博士出席人工智慧分論壇並發表「人工智慧時代的學生核心能力培養」主題演講,探討「人工智慧與教育創新」等諸多教育發展熱點問題。李凌己博士指出,在基礎教育中推廣落實人工智慧是十分必要的,為保證學生在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競爭力,也是十分重要和急迫的。
針對當前佔絕大多數的普通中學,提出了現階段切實可行的人工智慧教學方案——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能力培養。李凌己博士指出了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邊界,人工智慧雖然可以高效替代部分人類功能,但人類的創新性、情感性、思想性、審美性以及深度學習方面卻是人工智慧所無法取代的,只要我們的學生具備了優秀的核心能力,那麼即使是在人工智慧高度普及的時代,依然具備出色的競爭優勢。以威海紫光實驗學校的實踐教學推廣情況為案例,系統講解了人工智慧時代中學教育應該如何進行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
在李博士的精彩演講之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黨總支委員張海昕女士和北京和勤大數據應用研究院理事錢敏澤博士共同為兒童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山東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清大紫育創始人李凌己博士被首聘為專家並頒發證書。
本次人工智慧分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專家發表真知灼見,設計獻策,為人工智慧時代開啟教育創新新篇章貢獻了智慧,啟迪了思想。在此之前,包括清大紫育在內的諸多業內同仁,已經開始為人工智慧與教育創新付出實踐。例如,目前正在報名之中的清大紫育中科院大數據智能應用研學營和清大紫育中科院微生物奧秘之旅研學營,正是清大紫育基於這種美好願景所做的開拓之舉。
本次研討會場外,主辦方還設立了多個教育展位,為參會的嘉賓提供與具有創新要素的教育機構面對面、互動交流的機會。清大紫育展臺前門庭若市,參會嘉賓紛紛索要公司產品介紹手冊並向工作人員了解產品細節。
清大紫育此次作為協辦方加入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共同探討中,不僅充分體現了清大紫育致力推動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願景,也將幫助更多教育行業人士了解創新人才選拔與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