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的「頂級投資機構」,正在詐騙你老家的親戚朋友

2021-01-10 億歐網

來源:深燃(shenrancaijing)

作者:魏婕

編輯:黎明

「頂級投資機構」建群拉人,給你遠在老家的親戚每日3.8%的高額收益,天天在群裡誘惑他們投資......這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一幕就發生在最近。

臨近春節,一種新型騙術席捲三四線城市、鄉鎮和農村——詐騙組織打著國內頂級投資機構的旗號,騙你老家的姑婆舅伯投資。一端是精英、高大上的投資機構,一端是並沒有多少投資知識、幹苦活維持生計的普通人,看似不會有交集、互相摺疊的兩個世界,通過這種騙局產生了魔幻的聯繫

一周之內,GGV紀源資本、明勢資本等投資機構發公告稱,品牌信息遭到騙子冒用,他們從未開展過面向公眾的融資、理財、資本募集等活動;而另一邊被騙走全部身家的縣城百姓告訴深燃,如今連孩子上學、吃飯都得管人借錢,只能一邊更努力地打工,一邊等待警方的調查進展。

北京今是律師事務所主任吳萌向深燃分析稱,冒用投資機構的名義募資可能涉及「詐騙罪」和「非法經營罪」。但是很多詐騙組織將伺服器設在境外,流動性很強,而且經常更換IP位址,不容易確定犯罪嫌疑人。作為個人,要杜絕佔便宜的心理,不要一聽說高回報就心動。而且正規的投資交易從不往個人帳戶打錢。凡是要求向個人帳戶打錢的,基本上都是騙子。

「頂級投資機構」喊你來投資

「明勢的家人朋友們,明勢資本線上金融理財平臺正式開放上線」、「家人們抓緊時間購買產品,明天才會持續有收益」......近日,深燃臥底了一個以明勢資本的名義行騙的微信群。

根據明勢資本官網介紹,明勢資本是一家科技領域早期投資機構,投資過小牛電動、理想汽車等企業。

在這個名為「明勢資本招商群」的微信群裡,伴隨著一聲聲親熱的「家人」,群主催促著群友們掃碼註冊、「投資賺錢」。群主自稱與明勢資本達成了合作,稱明勢資本於2021年1月1日推出了線上P2C理財平臺,掃描他在群裡發的二維碼下載APP就能投資,新註冊用戶能獲得28元現金紅包,「今天投資,明天收益就到帳」。

來源 / 微信

深燃掃碼之後,顯示出一個名為「明勢資本」的APP,投資項目中,有投資期限為1天、起購金額為200元的新手專區,也有投資期限為90天、起購金額80萬的股權眾籌專區。投資頁面顯示,項目範圍涵蓋理想ONE智能電動Pre-C、伊斯坦堡旅遊景點開發、科羅拉多州頁巖油開採等。

來源 / 仿冒明勢資本的APP

「你也知道網際網路就是靠推廣,平臺就是靠我們這些會員做推廣,提高它的註冊量和投資會員」,當深燃詢問群主與明勢資本的關係時,群主說,他是明勢資本線上金融平臺的推廣人,「只是比你先了解,先進入平臺賺錢而已」。

不僅如此,該組織還稱,「明勢資本為了快速融入市場,推出雙重獎勵制度」,該組織成員提供的計酬模式圖顯示,根據拉來的人數不同,從10人到80人,分為5個級別。另外,一層佣金獎勵3%,二層佣金獎勵2%,三層佣金獎勵1%。

來源 / 仿冒明勢資本的APP

1月6日,明勢資本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稱,從未利用任何線上或線下形式從事面向公眾的融資、理財、資本募集等活動。

被冒名的不止明勢資本一家。詐騙路徑也大致相同——以投資機構的名義偽造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用高額回報作為誘餌,引導人們將錢轉入詐騙團夥的帳戶。

1月4日,GGV紀源資本同樣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稱,有受害人舉報稱,有名為「紀源資本」的APP及微信群誘導部分投資人投資且無法提現,造成投資人財務損失。此次事件對其品牌造成了嚴重傷害。

有投資機構告訴深燃,其實這種騙局從2019年就開始纏上了投資機構。2019年8月,真格基金稱接到網友舉報,有人冒用真格基金名義,通過APP、微信群等渠道,以保本高息產品為誘導,進行投資理財、資本募集等詐騙活動。

2020年10月,啟明資本、DCM均發布聲明稱,有不法分子通過公眾號、QQ群、微信群等方式,給受害者「投資建議」、「薦股」或推薦「眾籌產品」施騙。

來源 / DCM

騙局何以成立?

據創投媒體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至少有20家PE/VC發布關於被假冒的聲明。為什麼騙子盯上了高大上的投資機構?

其中一家被冒名的投資機構內部人士Hank認為,投資機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對於三四線的人們而言更是如此,正是因為足夠陌生,超出了受害者的認知,製造了絕對的信息差,也給騙局製造了足夠的空間。「相較二級市場的公司、機構而言,普通人很少了解投資機構的運作模式,只要騙局做得夠真,基本上騙子說什麼受害者就信什麼」。

騙子的確在「仿真」上下足了功夫。以仿冒的「明勢資本」為例,為了獲取受害者的信任,在其開發的APP中,有一欄專門列出了明勢資本的各種證件,包括營業執照、金融許可證、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寫有明勢資本創始人黃明明姓名的開戶許可證明等。

來源 / 仿冒明勢資本的APP

在「明勢資本招商群」群主「陳奇寒」的朋友圈裡,他多次發布一份」項目合作協議書「的圖片,上面寫到——甲方:北京明勢合訊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乙方:陳奇寒,文件上還有明勢資本在北京的辦公地址以及公章。

來源 / 「明勢資本招商群」群主朋友圈

熟悉投資機構對外合作的Lia對深燃分析稱,如果項目合作協議不是PS偽造的,就可能是騙子偷拍來的或是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取的,然後騙子冒用和明勢有真實合作關係的乙方的名字行騙。而那些資質文件,也有可能是騙子以合作的名義騙來的。

假冒明勢資本的APP,可以說是摸準了受害者的心理為其設計的。「關於我們」一欄位於顯眼的位置,其中的平臺公告稱明勢資本於2021年上線了金融理財平臺,緊接著就是教你「如何開始購買理財服務」——首先在一個P2C平臺申請開設一個新的交易帳戶,再提供電話、身份證信息,根據理財預期、資金周轉,選購集團的理財服務,把項目資金充值到平臺裡進行投資,籤訂雙方的理財服務委託協議,即可參與理財服務計劃。

將這些看起來專業的話術翻譯一下就是——註冊、想想你能拿出來多少錢被騙、走一個看似專業的流程,騙局完成。

最關鍵的是,騙子套用了P2C的概念。在其APP上,大篇幅是在介紹P2C理財模式,稱P2C是一種網際網路金融新興理財模式,回報率遠超目前市面上的銀行和其它傳統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風險比P2P網貸要小很多,契合其「高回報、低風險」的話術。

來源 / 仿冒明勢資本的APP

除了「硬體」逼真,賺錢的氣氛也營造得以假亂真。在深燃臥底的「明勢資本招商群」中,有人曬圖稱「我的提現到帳了」,群主立馬發紅包慶祝「恭喜家人收益到帳」,其他的人附和,「看到你這樣做,我也想試一下」,群主接著鼓勵,「決定了就不要猶豫,猶豫就只能看著別人賺錢。」

來源 / 微信

群主和其他人不時曬出APP上的收益截圖,但實際上,騙子開發的APP裡,收益也好、分紅也好,都可以隨意更改。帳戶裡所顯示的餘額,可能只是個數字而已。

「一般來說,錢轉到APP裡,就等於進入了他們的帳戶。」一名APP開發人士告訴深燃,錢的流轉流程和前端顯示流程是分開的。APP只是一個記錄和顯示過程的工具,這個記錄和顯示的過程,都是他們來控制。

在此類騙局中,受害者往往具備收入低、缺乏理財知識及投資常識、求財心切等特徵。

山東棗莊的紅芳是一名快遞打包員,因為買完房,她和丈夫欠了親戚朋友100多萬,背負還債壓力的她對「兼職賺錢」格外感興趣。通過一個微信好友,她被拉進一個以某投資機構的名義建的理財群,進群之後,有「老師」教大家操作,承諾包賠帶賺。本金3000能賺600,本金20萬,能賺8萬。

老師帶她賺了100元之後讓她抽獎,一下就抽中25214.71元。「老師讓我先充25214.71元,能提出來5萬多」。

紅芳東拼西湊借夠25214.71元轉過去之後,網址便顯示系統錯誤,需要充值10萬才能繼續提現,「見我錢不夠,老師給我推薦了蘇寧金融、美團金融,最後讓我用我家的房子去銀行做抵押。那個時候我開始害怕了。」最後,紅芳轉給對方將近6萬元,結果仍然是無法提現,她還背上了3萬多的網貸。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騙局會有那麼多人相信?」在Hank看來,騙局非常容易被識破:首先,私募的意思就是向特定群體募集資金,不能通過公開的方式向大眾募資。其次,風險投資機構(VC)的資金來源一般是主權財富管理公司、保險資金、政府引導基金等,唯一可能和C端用戶產生資金間接往來的就是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但是因為這種機構要求的回報較高,VC連這種間接從C端募集來的錢也不願意要。

然而,這些知識對於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沒有讀過大學的人而言,太遙遠了。紅芳告訴深燃,「不知道什麼是理財投資,之前掙了錢就是存銀行。看到能掙錢的平臺當然很心動。」

紅芳說,根本沒聽過什麼投資機構,就上網查了下名字,覺得是「北京的,挺有名的,做的挺好的」,就沒太留意,只想著能掙多少錢了。

網站伺服器在美國,想要追回錢款很難

「冒用投資機構的名義募資涉及兩個犯罪行為,一個是『詐騙罪』、一個是『非法經營罪』。」北京今是律師事務所主任吳萌向深燃分析稱,如果是以佔用他人財產為目的,某些個人以假冒知名VC/PE作為手段,就構成「詐騙罪」;如果是某些沒有「私募資格」的機構假冒知名VC/PE,擅自從事風投,則構成「非法經營罪」。有的事件中會存在兩種罪名都涉及的情況。

另外,上述冒用明勢資本的騙局還存在涉嫌傳銷的嫌疑。「(組織層級)已經達到了四層」,反傳銷專家李旭分析稱,上述打著明勢資本名義發展下線的模式已經構成團隊計酬返利,涉嫌傳銷。「符合《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的界定,也就是三個特徵: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

吳萌也認為,上述模式已經構成了「傳銷」三級計酬的特點,涉嫌傳銷。

在這場騙局中,有投資機構向深燃透露,其實除了發聲明澄清之外,他們去報過警,但是警方告訴他們,投資機構不是受害者,無法受理,受害者是被騙的那些人。「但實際上,我們的品牌被冒用,我們的名譽、投資人對我們的信任等無形資產受到了傷害,卻得不到保護與重視,也是挺委屈的。我們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讓這些人停止對我們品牌的侵害。」

真格、紀源資本等投資機構稱,冒用已對品牌造成傷害 來源 / 微信公眾號

「確實如這些機構所稱,無論是『詐騙罪』或者『非法經營罪』,其直接保護的對象都不是VC/PE。」吳萌表示,投資機構作為被盜用的一方,主要是企業商譽受損,這個救濟途徑是民事法律手段而非刑事打擊。但對於騙子來說,往往是騙了就跑或者人根本找不到,因此採取民事法律手段效果非常有限。所以,被盜用一方比較現實的做法只能是加強自我保護和公共宣傳,另外就是一旦發現假冒就積極報警

那麼,對於受騙者來說,把被騙的錢追回來的希望有多大呢?

深燃將上述「明勢資本」的APP下載連結發給上述APP開發人士,他發現,網址的伺服器在美國,註冊地址在安徽。

「作為單一的受害者,追回境外網絡詐騙的可能性幾乎為0」,吳萌稱,境外網絡詐騙的特點就是處於國境以外,需要中國及當事國兩方的司法合作,其中的程序與流程比較複雜。還有就是境外網絡詐騙的流動性很強,經常更換IP位址,不容易確定犯罪嫌疑人。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吳萌提醒道:一是杜絕佔便宜的心理,不要一聽說高回報就心動。二是一定要記住,正規的投資交易從不往業務員個人帳戶打錢。凡是要求向個人帳戶打錢的,基本上都是騙子。三是正規VC/PE的網站或移動端都有備案,可以查詢網站或移動端的備案管理人名稱是否與正規VC/PE的名稱一致

四是正規VC/PE都需要有金融資質,其僱傭的理財人員也要有相關資質,可以通過查詢這些人員是否有資質來判斷是否正規、合法。五是國家對於風投也有合格投資人的要求,簡單來說凡是向個人投資者兜售每份投資額在100萬以下的所謂投資,都是騙子

「本來家庭經濟狀況就不好,再加上我捅了這個簍子,兩個孩子在學校的280塊錢餐費我都拿不出來了」,紅芳說,意識到被騙之後,她不敢和家人說,想過自尋短見,但想想兩個孩子,還是咬牙撐住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Hank、紅芳、Lia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網絡投資電信詐騙日趨「專業化」 警察上門方知被騙
    加入QQ投資群誤入詐騙陷阱  來自山東的周先生工作之餘,熱衷投資理財,除了在網上查閱研究各類金融信息外,他也加入一些投資QQ群,以圖能夠獲取「內部消息」。在接到民警電話之前,魏先生還單純地以為是自己投資能力不足,想將損失當作人生的一個教訓。  山寨交易網站以假亂真  「如果不是遠安一位投資者感覺被詐騙後及時報警,這一詐騙團夥還將詐騙更多的人。」
  • 警惕山寨App「富途zoozoo」:非富途官方產品,是詐騙分子陷阱!
    來源:證券時報網來源:證券時報近年來,社會大眾投資意識普遍提高,但投資者熱情越發高漲,不法分子就更會藉此機會打著投資和高收益的名義進行詐騙。詐騙形式多種多樣,其中較常見的就是假冒某知名平臺或機構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或社交軟體引誘投資者入群,並讓投資者在仿冒平臺進行資金交易等,導致虧損。
  • 山寨貸款軟體詐騙,「安逸花」讓你沒法安逸
    今年以來,犯罪分子利用名為「安逸花」「螞蟻金服」的貸款軟體,以提供貸款需要為名義實施網絡詐騙。真實案例(一)2020年11月2日中午12時許,蘆溪鎮麥園街李某報警稱其在網上下載了「安逸花」APP被騙100000元。
  • 微信現「山寨版」:這些連正版都沒有的功能很危險
    嚇人,微信現「山寨版」!這些連正版都沒的功能很危險  轉發語音信息,自動搶紅包,全球定位,防止對方撤回信息。這些功能正版微信都沒有,但是地下不明軟體開發者開發的「山寨」微信倒是具備。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有一批商家兜售「山寨」微信軟體,目標客戶是在朋友圈賣東西的「微商」。
  • 寫給那些喜歡山寨手辦的朋友
    只要是看到自己影子的人,都會一一離奇死亡。支持你熱愛的作品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熱衷於買便宜的山寨「祖國版」手辦的朋友,往往不能理解的一點。正品,「正」在哪?品牌?大廠?做工?不,盜版的手辦一樣可以有很好的做工,只是機率低,但,最大的差別,在於版權。
  • 微信還有山寨版!這些連正版都沒有的功能非常危險
    這些功能正版微信都沒有,但是地下不明軟體開發者開發的「山寨」微信倒是具備。近日,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有一批商家兜售「山寨」微信軟體,目標客戶是在朋友圈賣東西的「微商」。這些「李鬼」軟體功能多多,很多為微商所常用:群信息轟炸,批量添加附近的人,假定位偽裝自己在海外,有的軟體還宣稱可修改微信運動步數……也有一些功能,如轉發語音信息,一鍵克隆朋友圈,極容易被騙子利用進行電信詐騙。
  • 山寨版周杰倫,山寨版李榮浩,山寨版郭麒麟,看到山寨版朱一龍:跪求...
    最近,網上有一個唱歌的視頻火了,原因不是他唱的歌有多好聽,只是他太像周杰倫了,網友們也表示:這是」山寨版「周杰倫嗎?這次特別巧的是他還路過了原版的廣告牌,更容易被其他路人吸引住目光。也是奇怪了這位拍照的朋友,看到以後怎麼沒有上前一探究竟呢,萬一是真的周杰倫呢。
  • 2008山寨漢語辭典(精編·增補版)
    2008山寨漢語辭典(精編·增補版)  金鼠年末,《南都周刊》推出了2008「山寨漢語辭典」。本報精選其中數個詞條,並照葫蘆畫瓢補充幾條以饗讀者,共迎牛年。  我們先從這個「語錄體」的漫畫開始看吧。
  • 不推薦《環大西洋》山寨版《環太平洋》,山寨版 山寨版
    山寨之王The Asylum公司出品的山寨版《環太平洋》2013年上映,目前總點擊 1次的《環大西洋》是由導演賈瑞德·科恩執導,格雷厄姆·格林,大衛·喬卡奇,安東尼·特雷奇·克裡斯,傑姬·摩爾,妮可·亞歷山德拉
  • 用戶屢被騙,山寨帳號輕鬆過審,抖音等成網絡詐騙新平臺?
    (手機截屏)「詐騙分子太狡猾了,通過短視頻發虛假信息騙我加微信,然後以各種理由騙我的錢。」說起前不久因為刷短視頻而遭遇網絡詐騙,廈門市民張女士十分氣憤。 今年下半年以來,藉由短視頻平臺實施的網絡詐騙犯罪行為屢屢發生,全國多地公安機關已多次發出警示通報。
  • 湛江一家山寨版 「益禾堂」被查,店主被刑事拘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奶茶几乎無處不在 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續命神器」 每年一到熱天 好多朋友都喜歡 喝冰鎮的奶茶解暑
  • 七種「最坑」的山寨零食,「大百兔」,上榜,就數脈動被黑得最慘
    七種「最坑」的山寨零食,「大百兔」,上榜,就數脈動被黑得最慘如今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物,有些東西的價格也是賣到了非常的貴,所以就有一些黑心的小販發現了商機,去做一些盜版的東西,可以從中來牟取暴利。不過這是也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很多網友都表示太氣憤了。
  • 投資理財詐騙多,高額回報不可信,這個套路要小心!
    常德市鼎城區紅雲街道的張女士被人拉入一個微信投資群,群內「高手如雲」,有「大師」直播授課「炒幣」賺大錢,有熱心助理24小時在線服務,更有大批炒幣賺得盆滿缽滿的群友主動送上賺錢心得,張女士如同打了雞血般投入了22萬元,結果一夜之間,群解散了,朋友消失了,老師失聯了,助理也不見了,錢都打水漂了。
  • 這部山寨「環太平洋」不僅能刷新你的眼界,還能讓你為之折服
    直奔主題,《環太平洋》相信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他的名字叫《環大西洋》的電影,你沒看錯片子就叫環大西洋,又 一部稱得上史詩級山寨版「環太平洋」,為什麼要用「又」這個字呢?
  • 山寨版微信獲微商青睞:能假定位偽裝自己在海外
    近日,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有商家兜售山寨微信軟體,目標客戶是「微商」。這些「李鬼」軟體功能多多:群信息轟炸,批量添加附近的人,假定位偽裝自己在海外,有的軟體還宣稱可修改微信運動步數……也有一些功能,如轉發語音信息、一鍵克隆朋友圈,極容易被騙子利用進行電信詐騙。
  • 「山寨長城」投資上億,兵馬俑「雙眼皮紅嘴唇」……假文物成真景點...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文指出,近些年來,靠山寨文物張冠李戴來「蹭熱度」之風在很多地方屢禁不止。放眼望去,各大商業地產項目和旅遊景區中,一座座被拆真建假的「古城鎮」「長城」「兵馬俑」「阿房宮」,乃至「獅身人面像」,都曾堂而皇之地出現。
  • 團夥網上用水果「釣魚」 虛假投資平臺全國詐騙超800萬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合肥4月6日電(記者陳諾)朋友圈一條「9.9元買水果」的廣告,竟「釣」起不少人「解囊投資」,進而被虛假投資平臺詐騙,涉案總金額超800萬元。記者日前從安徽省寧國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搗毀了這一詐騙團夥,抓獲團夥成員33人。
  • 保健藥品也冒出「山寨版」 名字與包裝幾可亂真
    記者 吳婧 實習生 刁獻偉  今報鄭州訊 「山寨」一詞最早用在手機上,現在竟也用到了藥品上。市場上以假亂真的「山寨版」藥品,讓市民買藥時很難辨認。  「山寨藥」偽裝得很像  「聽過21金維也嗎?」幾天前,記者接到一個洛陽讀者楊先生的來電。
  • 聊天詐騙套路曝光!榮縣搗毀一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涉案數十起起
    陳強 陳茉莉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近日,四川省自貢市榮縣警方搗毀藏匿於新城某小區一出租房內的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抓獲團夥成員7名,查獲涉案電腦15臺、手機36部、變聲器1臺、話術手冊(詐騙劇本)7本,各類銀行卡、手機卡62張,現已查明涉及廣西、江蘇、江西等省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十起。
  • 這部山寨版的讓你笑的肚子疼!
    說到山寨電影,你一定會想起——國產動畫《汽車人總動員》;或者是——網絡大電影「潘金蓮系列」……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蹭熱度的山寨電影並不是中國獨有。美國的山寨電影也層出不窮。上周《古墓麗影:源起之戰》上映之前,就有一部山寨版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