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12月28日推出了首批遊戲類小程序,其中跳一跳作為首批遊戲中最火爆,流傳度最高的一款遊戲,在17年末成為了網際網路以及遊戲行業的新的風向標。本文從遊戲的角度及反饋,遊戲機制,美術/技術,未來探索四個方向分析跳一跳為什麼是一款「好玩」的遊戲。
一、反饋
跳一跳玩法屬於較簡單的物理控制,基本的輸入只有點——保持——抬手,而這類遊戲的即時反饋對於玩家來講非常重要。
在跳一跳中,我們可以看到五大類反饋。
第一大類是輸入操作反饋
1.柱體與箱體變化,長按時柱體與箱體會有被壓縮變矮變胖的效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按壓彈簧,增強遊戲效果。
2.類似粒子系統的效果,長按時會在底部有收縮的粒子動畫,在動漫中及其它遊戲中,這類動畫經常代表著蓄力。
3.聲音反饋,長按時有逐漸升高的音階,通過音階計算蓄力對應的跳躍距離,也是玩家技巧之一。
第二大類是過程反饋
在柱體運動過程中,有柱體空翻及陰影跟隨的反饋。在人類的體驗中,拋物線本身就是優美的象徵。值得一提的是,跳一跳與bottle flip對比可以看到,跳一跳的拋物線似乎更高,給人更加輕盈的感覺。bottle flip的主體則仿佛是裝滿水的瓶子,比較沉重。
同時在新箱子出現的時候,隨著箱子的掉落地面,有一個輕微的反彈效果。
第三大類是命中正反饋
1.數字得分,根據命中點不同,得到1,2,4......分。
2.漸變圓環,如果命中中心,會有擴散的圓環,加強正反饋效果。
3.超越排行榜,不論是否是用戶最佳成績,在分數超過排名中的微信好友時,都會有頭像提示。比如作者有一位好友僅得9分,作者每次跳到10分都會收到反饋,在跳的過程中能保證反饋間隔很短。
第四大類是未命中反饋
1.降落/半圓降落。如果離成功區間很接近,會給用戶一個繞箱子圓心呈半圓形運動的墜落軌跡。提示用戶離成功很近很近,更能激發用戶玩下一局的欲望。同時也很細緻的做出了半圓墜落頭身分離的效果。(頭部離心力更大)
第五類反饋屬於bonus類,也就是超出用戶預期之外的彩蛋
停留在便利店等特殊盒子說有額外加分。是超出用戶首次遊戲預期外的彩蛋。在用戶熟悉這一設定之後。特殊盒子就像三分球大賽中的彩球一樣,讓用戶注意力有一個瞬間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有紅包盒子,時間盒子等有趣的設定。
二、遊戲機制
跳一跳的遊戲機制非常簡單,抽象除出來就是。
遊戲主要玩點是{估算距離+計算對應的按壓時間},且成功區間較大,即相當於得6-10分均可過關(進入下一循環),本回合得6分(即剛好壓在邊上沒有失敗),對於下一回合沒有影響。與得10分只有獎勵不同(加1分還是2分),和下一回合估算距離不同(但難度基本相同)。
這個機制與之前大火的遊戲flappy bird,有些許相似
flappy bird遊戲模型
不同的是,flappy bird在模型基礎上加了一個機制,就是遊戲運行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中間沒有給玩家停下的機會,相當於遊戲的難度曲線會加速向上。而跳一跳沒有引入遊戲速度變化機制。
結合心流理論來看,讓玩家沉浸的標準就是,玩家的遊戲技巧,剛好能完成遊戲設置的難度。
我們假定玩家技巧都是在逐漸提高的情況下。flappy bird的遊戲難度隨著運行速度越來越快,是逐漸提高的,使得單局內玩家心流體驗較好。但是一次失誤全部重來的設定,會讓用戶在單局前期略感無聊。玩家也會較快的脫離心流體驗(也就是玩膩了,因為玩家技巧遠遠大於遊戲單局起始難度)。
微信跳一跳的難度也在逐漸提高,箱子越來越小,即成功區間減小,容錯率降低。但是在前期給玩家的挑戰空間有「命中中心點+2分,+4......分」讓技巧已經提高的玩家,在前期也有挑戰空間,同時加上「超越朋友排名」等各類有趣的反饋,讓玩家不那麼容易膩。
三、技術/美術
作者在網上找到了跳一跳的源碼。跳一跳的包一共只有3m多一點,在條件如此有限的情況下,做出如此良好的遊戲體驗實屬不易。
跳一跳遊戲無法使用像unity這類成熟的物理引擎,類似粒子系統,柱體拋物線重力計算,長按壓縮箱體,陰影等在物理引擎中比較容易實現,但是在小程序的框架內實現是非常難的。帶來的計算量也是較大的,但是在用低端機玩的過程中也沒有卡頓。
跳一跳用到的貼圖只有很少,只有一百張左右,目前3A大作的一個遊戲人物模型已經有上千個面了。作者用計算的方式實現了柱體壓縮等很多視覺效果。Game.js中,竟然多達59個模塊,總代碼行數2w+。
美術方面,對比bottle flip,遊戲的主體從瓶子改成了類似跳棋的柱子,讓玩家看到遊戲便產生「跳棋」的聯想,更加能接受跳躍格子這一玩法。
左圖為跳棋,右圖為跳一跳中的「柱體」
四、未來探索
跳一跳遊戲無疑是微信團隊用來提高參與度的一款遊戲,本身沒有難度,玩家很快會玩膩,但是上手很快,流傳度很高,這就已經達到了微信團隊的目的。遊戲機制並不需要有多深,也沒有提升玩家技巧的空間。
如果要做一個跳一跳2,可以加入運動中的箱子,運動的拋物線上放置金幣等機制,加強遊戲深度。甚至可以引入簡單的PVP環節,一個玩家晚出發3秒,追逐另一個玩家。
從整個小程序遊戲的角度來看,受困於引擎及10m包體限制,物理機制類的遊戲,比較難移植到小程序上。
但是棋牌,卡牌,戰棋,養成等腦力玩點機制為主的遊戲,是很適合移植到微信小程序上的。
目前微信小程序還沒有開放遊戲開發的權限,而自帶超級流量入口和社交體系的微信小遊戲未來必將成為新的紅海。
(責任編輯:餘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