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積極運用提案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共計提交意見建議205件。經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確定《搶抓省級試點契機,全力打造高質量小微園區》等13件提案為2020年度市政協重點提案。現將提案內容及辦理落實情況摘要公布如下。
搶抓省級試點契機,全力打造高質量小微園區
提案人:民建市委會
承辦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市商務局、中國人民銀行建德支行
提案內容:如何在全省推進小微園建設的大背景下抓好小微園的建設運營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一要提高定位,提升質量。二要強化保障,全面推進。三要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四要完善配套,優化服務。五要強化招商,集聚入園。
辦理情況:把小微企業園建設作為推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產業轉型升級及企業集聚發展的重要抓手,優化機制,創新模式,強勢力推。一是加快項目建設,緊抓在建小微企業園建設進度,加快認定申報和工業功能區改造提升。二是加快企業入園,實施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加大招引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三是規範運營管理,完善機制體制建設,開展小微企業園星級評定,加強運營管理機構建設。四是完善配套建設,建設生活服務配套和公共研發檢測配套,發揮產業協會作用。
關於加快推動新安江、梅城、壽昌「三城」融合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民進市委會
承辦單位: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體局、新安江街道、梅城鎮、壽昌鎮
提案內容:加快推動新安江、梅城、壽昌「三城」融合發展是我市貫徹落實上級戰略的迫切需要,是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拓展城市空間和完善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一要堅持規劃引領。二要堅持交通先行。三要堅持項目帶動。四要加強要素傾斜。五要加快示範帶動。六要加速功能完善。
辦理情況:一是著力規劃引領。積極開展課題調研,堅持頂層設計,注重項目謀劃。二是著力項目推進。堅持交通項目先行,突出重大項目實施,全力招引一批項目,強化項目服務。三是著力要素保障。繼續加大對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土地、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傾斜力度。四是著力做強平臺。繼續推進平臺整合提升,持續發力創新平臺打造和小微企業園建設。五是著力創優環境。提升城鄉環境品質,推動美麗城鎮建設,推進沿江綠道建設,推出全域旅遊精品。
關於創新社會治理,進一步加強我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
提案人:民盟市委會
承辦單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城投公司、新安江街道
提案內容:一要構建具有建德特色的小區管理體制。二要建立科學物業收費模式和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機制。三要加強對初新開發小區及拆遷安置小區管理。四要做大做強現代化物業管理企業。五要抓好業主委員會建設。
辦理情況:一是下發《關於建德市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綜合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通知》,落實好「美麗家園」建設,推進示範小區建設。二是規範物業行業服務標準,加快推進物業維修基金管理信息化,推進物業管理糾紛調解工作。三是完善前期物業招投標和安置房管理。四是加大扶持和監管力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五是強化業主委員會黨建引領,加強業委會成員培訓,提升自治能力。六是實施物業小區提升改造工程提升物業綜合管理水平。
關於儘快開建市一院感染樓的建議
提案人:朱峰、藍志平、黃燕君
承辦單位:市衛生健康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提案內容:建設高級別、配置完整的感染樓勢在必行。要儘快將市一院二期感染樓建設工程提上議事日程。
辦理情況:已將此項目列入2021年重點項目實施類,目前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作為市一院二期的核心建設內容,已與市城投公司籤訂代建協議,現已進入土地圍整階段。
關於加強我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建議
提案人:孟潔
承辦單位:市財政局;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審計局
提案內容:就我市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一要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二要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三要深化財政內部管理機制。四要切實加大執紀問責力度。
辦理情況:一是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二是組織全市財務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提升繼續教育培訓。三是組織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開展「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業務知識競賽活動。四是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工作。五是組織全市行政事業單位無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從業人員開展會計初級職稱考試培訓。六是建立會計人員智慧監管機制,建立財務人員信息庫。
關於加強我市新生代企業家教育引領的建議
提案人:市工商聯
承辦單位:市工商聯;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委黨校(市社會主義學院)、市經信局、市教育局
提案內容:一要著力構建我市新生代企業家情況資料庫。二要著力構建新生代企業家培養長效機制。三要著力構築新生代企業家的能力素質提昇平臺。四要著力構築新老「傳幫帶」機制。五要著力構築成長成才激勵平臺。
辦理情況:一是舉辦新生代培訓班。二是探討新生代企業家到政府職能部門掛職等新模式。三是進一步完善新生代企業家資料庫,並計劃以行業聯盟的模式,分行業組織互學互訪、論壇沙龍、對外考察、項目洽談等活動。四是積極舉薦政治素質好、具有社會影響的新生代企業家。
關於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的建議
提案人:民革建德市委會
承辦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
提案內容:一要強引導,提高扶持保障服務力度。二要促整合,打造區域特色電商平臺。三要提質量,加強優質農產品供應能力。四要重培訓,強化電商人才招引培養。五要育龍頭,發揮標杆企業引領作用。六要求創新,拓展經營銷售新藍海。
辦理情況:一是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建設工作,出臺系列政策。二是積極藉助平臺,開展扶農助農。三是出臺電商扶持政策,抓好人才培育。四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推進農村電商。五是明確分工責任,加強統籌協調。
關於碳酸鈣產業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社科組
承辦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局、市科技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提案內容:一要向集約化發展轉型,實現三個最大化。二要融入研發機構,走創新發展之路。三要強化碳酸鈣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作用。四要引導企業產品高端化方向發展。
辦理情況:一是開展產業整治提升回頭看,引導倒逼企業進一步提升裝備工藝和安全環保水平。二是制定優礦優用和「以石控稅」方案,保障礦石供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推進產業數位化,加快企業數位化攻關和物聯網項目建設。四是引進培育相結合,開展產業鏈招商。
關於美麗鄉村建設中規劃設計的建議
提案人:陳躍春
承辦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美麗辦
提案內容:一要定期培訓,加強引導。二要創建資源庫,共享信息。三要建立確保機制,從一而終。四要充分深入調研,科學制定方案。五要合理分配資金,充分調動積極性。
辦理情況:一是成立專業優秀設計團隊,充實到我市美麗鄉村設計單位庫中。二是成立美麗鄉村專家評審團,組建美麗鄉村專家評審團。三是下發《關於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設計工作的通知》,助力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設計工作。四是加強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銜接。五是出臺《建德市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績效,加快提升我市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
關於推進鄉村微自治,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的建議
提案人:社科組
承辦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
提案內容:要促進村民自治有效實現,應鼓勵主動下沉自治權,尋找合適的自治單元,並配套相應的政策資金支持,有序推進基層「微自治」。一要適度劃小自治單元。二要優化基層治理框架。三要合理協調村委會與理事會的關係。四要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在群眾自治中的作用。
辦理情況: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組建試點體系建設。二是全面動員部署,落實試點工作任務。三是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創新特色做法。四是開展專題培訓,強化督查考核跟進。五是研討強村善治,推廣典型經驗做法。
關於對全市公交場站進行規劃的建議
提案人:唐建鋒
承辦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
提案內容: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城市框架格局的拓展,建設完善主城區公交出行系統,構建綠色交通體系。一是要加快對洋溪、新安江、更樓三個區塊整體布局的規劃。二是要編制主城區共同交通場站布局規劃。三是主城區在有機更新中,要充分考慮港灣式停靠站、智能公交站牌等公共運輸設施。
辦理情況:一是加強規劃引導。已根據當前城市土地使用和對外交通大布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更樓片區規劃思路研究等規劃工作中,著重研判城區整體布局,明確用地功能,深化公共運輸發展等內容。二是加強公交設施落地的執行力。三是加強市政道路新建與改建落地實施。
關於提高我市院前急救能力的建議
提案人:醫衛組
承辦單位:市衛生健康局;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提案內容:一要加快急救站點建設,縮小院前急救救治半徑。二要加強急救單元建設,夯實院前急救救治隊伍。三要加快急救信息化建設,提升院前急救救治效率。
辦理情況:一是不斷完善急救醫療服務網絡,已經完成了新安江急救站和梅城急救站改擴建。二是加強院前急救項目化培訓,制定項目培訓清單和考核任務。三是爭取早日實現院前院內信息化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急救效率。
關於打造梅城古城動態文化博物館建議
提案人:民盟市委會
承辦單位:梅城鎮;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體局、市新安旅投公司
提案內容:打造梅城古鎮動態文化博物館,一是定位目標要進一步明晰,提煉主題文化與口號,確立形象產品與LOGO。二是展現內容要進一步豐富,打造三江流域康養體驗場所、常態化文體旅融合山水課堂,推動夜間文旅經濟發展。三是體驗模式進一步創新,做到五位一體全方位融合和無縫對接全天候融合。
辦理情況:梅城以美麗城鎮建設、旅遊風情小鎮創建為契機,深入挖掘和展示傳承千年的嚴州歷史文化,打造活著的古城動態文化博物館。修繕清郵局、建德縣委舊址、寧波會館、浙大西遷舊址等一批古建築,完成古城牆、總兵府、西水門等遺址考古並進行展示;結合古建築修復,建成金石館、清郵局、德文化實踐中心、杭州書房、老家年代記憶館、浙大西遷建德辦學點等十幾座沉浸式文化場館;編纂出版《嚴州文化全書》一期、二期,南北峰雙塔入選第八批國家級文保單位,同時,結合古城業態調整,還培育植入了金源昌等一批展示型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