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成民眾恐患創傷後壓力症 兒童稱不喜歡屋

2020-11-28 搜狐網

18日,在宮城縣大船渡一個避難所,幾個孩子災後第一次洗熱水澡,屬於孩子的笑容又回到他們臉上。

  新快報訊 繁華日本瞬間慘遭生靈塗炭,受災民眾心理素質成為災後首要關注的問題。他們的心理難免會大起大落,容易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有危機幹預專家估計,日本地震頭兩年內將有約四成受災民眾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而長期關注地震新聞和電視畫面的人群也要小心被壓力症「感染」。 

 兒童

  流離失所,說「我不喜歡屋」

  日本大地震及海嘯估計造成當地10萬名兒童流離失所,國際救援組織救助兒童會指出,家園被毀、喪失至親、持續餘震以及平日只有在書本上才可以看到的核輻射威脅突然來襲,已造成災區兒童嚴重心靈創傷,許多在避難所的小孩晚上發噩夢難以入睡,要躲在燈下或包裹在毛氈中,部分小童甚至不敢與父母分開。

  一名36歲的父親透露,他兩歲的兒子在地震後非常害怕,經常哭著說:「屋子在搖晃,我不喜歡屋。」而他所能做的只是抱著兒子說:「不會有問題。」

  救助兒童會深入災區走訪日本東北沿岸多個避難所發現,許多兒童在頻繁餘震、寒冷痛苦的夾擊下,持續出現心靈創傷,情緒表現得非常緊張,經常無端擠在燈光之下,或用毛氈包裹著自己。

  由於日本小童自小就從書本上了解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爆炸的恐怖災難,這些孩子向探訪者透露,今次最令他們感到焦慮的便是輻射。  

看護

  貼身照顧老人,體力精神近極限

  在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的牡鹿半島,有專門照顧老人的看護也遭遇困境。當地患上腦退化症的老人因無法理解災情,精神不穩,看護人員要不眠不休地照顧,雖然臉上仍有笑容,但體力和精神已接近極限。

  由於當地物資不足,老人的膳食及服藥習慣受到影響,對他們產生壓力。其中,有部分老人患有腦退化症,對發生地震一事無法理解,當入夜後中心因停電而漆黑一片時,他們會驚慌地要求不要關燈,也常會因不安而哭泣,或是在四周徘徊遊蕩。

  現時,看護人員與老人們同住一室,使看護人員難以得到充分休息。他們只有打起精神,表示會堅持以笑容來照顧老人。 (東方)  

專家說

  據災後心理輔導專家稱,受災民眾在地震首年通常會專注災後重建工作,至重建完畢停下來時,才深感家人離世的寂寞,繼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持續發噩夢、有幻聽等。

(責任編輯:UN021)

相關焦點

  • 香港機構:日本大地震後福島逾4成人患創傷後壓力症
    原標題:香港機構:日本大地震後福島逾4成人患創傷後壓力症   來源2015年03月10日 21:03:31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3月10日電(記者邰背平)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4年,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近期對福島居民進行的一項心理評估發現,當地大約44%的受訪者都因地震、
  • 臺災區兒童普現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師呼籲心靈輔導
    臺災區兒童普現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師呼籲心靈輔導 2009年08月20日 11: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 (Trauma) 之定義,依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Ⅲ-R;DSM-Ⅳ) 衡鑑準則,當一個人親身經歷或目睹到一種極大的創傷,特別是威脅到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倘使個人之創傷後反應持續有診斷準則之症狀,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在精神醫學診斷上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 什麼是犬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重大創傷或致發病,安撫狗狗最重要
    在狗狗受過虐待或是嚴重創傷以後,它們可能會患上一種叫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疾病。什麼是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又稱PTSD,是指人或動物在經歷過情感、戰爭或是危及生命事故以後產生的一種精神疾病。當患者觸及到創傷事件相關的場景或是物品時,他們會表現出過度的恐懼、焦慮、警惕以及其他異常的情緒和行為。
  • 祝福連勝文 關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他遭遇此事,未來有可能喪失對事情的控制感,及人際的信任感,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文章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之一,是恐怖或壓力事件不斷回到腦海裡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但對當事人來說並沒有結束;尤其遇到風吹草動類似的情境時。
  • 寵物離世也會造成創傷壓力症候群!走不出憂傷飼主增加
    現代人與寵物關係親密,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很重要,若傷慟反應及症狀持續時間太久,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應儘早就醫治療
  • 臺軍救災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女兵看豬肉就吐(圖)
    臺軍士兵日前趴地嗅聞尋屍,後遭臺軍方禁止,並對官兵展開心理輔導。臺灣《蘋果日報》資料圖中國臺灣網8月22日消息 繼災民之後,協助救災臺軍也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軍臺中總醫院昨天派遣身心靈醫療團進駐臺南縣,對協助嘉南地區救災臺軍官兵進行心理治療。醫療團發現救災官兵,因長期接觸發臭死亡牲畜,普遍食欲不振,其中有名19歲女兵協助搬運死豬後,一看到豬肉就吐,精神科醫師已為他們展開心理輔導。
  • 女子目睹愛犬溺亡後自責患病,心靈創傷如何治療?
    一名35歲已婚女子,帶著愛犬寵物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甚落水,女子雖冒險下水救援,但仍來不及挽救,愛犬溺亡。女子事發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以及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目前正在醫院讓心理醫生治療中。何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科學家發現新物質 或可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據臺灣「中央社」4月4日報導,英國和瑞士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一種稱為「強力黴素」的抗生素可阻斷大腦中負面想法或恐懼的生成,並可能證實有效治療或預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共同領導這個研究小組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教授巴哈(Dominik Bach)說:「我們展示了一項對於創傷後症後群全新治療策略的原理論證。」實驗中,人在計算機前的志願者分別拿到強力黴素或安慰藥丸。計算機屏幕會閃著藍光或紅光,其中一種顏色有50%機率會接收到有痛感的電擊。
  • 紐約大學醫學院運用語音分析技術 開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診斷工具
    紐約大學(NYU)醫學院與SRI International的研究人員採用統計機器學習(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技術: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與語音分析(speech analysis)平臺SenSay Analytics的部分功能,開發人工智慧(AI)語音分析工具以支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每五名受訪港人便有一人患有疑似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修例風波以來,疑似罹患抑鬱症的成年人口增加,望政府多關注社會動蕩後所需的心理支援。 黃仁龍表示,在2019年7月,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已預計,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問題會因為社會事件而惡化。近期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觀察性研究也表明,修例風波期間,每五名受訪港人便有一人患有疑似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
  • 美國大規模槍擊事件頻發 民眾患心理障礙症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攝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外媒8日報導,專家指出,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導致許多美國民眾患上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受影響的並不限於槍擊事件的生還者和死難者的親友。  報導稱,根據美國槍枝暴力檔案網站(gunviolencearchive.org)統計,槍枝暴力事件每年在美國奪走約3萬條人命,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的概率也逐年上升,影響所及包括城鄉地區的所有地方。
  • 英服役士兵患心理障礙症(圖)
    很多傷兵回國後竟然要輪候十八個月或以上,才能得到治療。  官方數字顯示,自○三年三月伊拉克戰爭打響以來,共有二十四名軍人自殺。一個為出現精神問題的退伍軍人服務的慈善組織「戰鬥壓力」警告說,該會的工作量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六的速度增長,超過一千名退役軍人無家可歸。
  • 四成日本家庭租房住 80平方米稱大型住宅(組圖)
    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國一半還多的人口,一向以擁擠著稱,在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後,生活和工作在這裡的人住房消費趨於理性,根據經濟實力選擇住房類別和消費方式成為主流。  三大都市圈的住房自有率平均為57.9%,也就是說超過四成家庭是在租房居住。  在日本,一般將面積超過80平方米的住房稱為「大型住宅」,40至80平方米間的為「標準住宅」,40平方米以下的為「小型住宅」。近年來,高層小戶型日益受青睞。目前東京住房總數為678萬套,公寓所佔比例達69.6%,遠高於41.7%的全國水平。  公寓高層化也很明顯。
  • 醫師稱臺灣至少16%災民恐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日本衝繩縣國會議員稱衝繩獨立為好
    該組織稱在研究他國獨立經驗的同時,也將尋找機會向聯合國直接陳述獨立的意願。自1879年琉球王國被日本吞併後,「琉球獨立論」在衝繩一直存在,但並沒有化為政治運動,一直被認為是酒屋裡的清談。「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是衝繩民眾第一次公開成立主張衝繩獨立的組織。
  • 美國槍擊事件頻發導致民眾患心理障礙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8日報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導致許多美國民眾患上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受影響的並不限於槍擊事件的生還者和死難者的親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施雷伯說,如果你把死傷者、救援人員及親屬等都加起來,這些事件「影響了所有人」,許多企業、醫院和小學開始定期舉行演習,這使得越來越多人出現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等症狀。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症狀包括焦慮、抑鬱、疲勞、不斷做惡夢、失眠和莫名哭泣等。
  • 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
    而一旦童年創傷事件造成情感傷害時,殘餘影響會延續到成年,並影響後續健康,且創傷越嚴重,持續影響健康的風險就越高。 引發潛在精神疾病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一個人積累的童年創傷越多,他就越有可能在以後患上多種心理精神和心血管疾病。
  • 動漫夾色情恐成日本「禁書」 機器貓或入黑名單
    [導讀]日本古代貴族、武士的家宅成為美少女聚集的場所,被傳統雅文化津津樂道。明治維新後,日本大力推行西式教育和衣著,少女進入學校。高校女生校服「暴露」較多,容易引起男性的豐富聯想。青木美沙子原本是一名護士,以崇尚蘿莉打扮出名,兼職成為風靡日本的蘿莉模特;藤岡靜香喜歡穿各種校服,還撰寫了如何打造制服造型的手冊;木村悠一頭漂染金髮和芭比娃娃裝扮,很受愛穿卡通圖案的日本年輕人的青睞。任命這3名大使是一種戰略。東京外交部的官員Takeshi Akahori稱:「目的是促進大家對日本的了解,打造更好的形象,或者說正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