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一新生Sienna Santer在網上發布了自己一天的生活,結果這條視頻的觀看量直接達到900萬。
Sienna小姐姐在2018年以2280的SAT成績(滿分2400)考入哈佛大學。她還加入了Alpha Phi國際女性聯誼會,成為聯誼會的副會長。
兼顧學習、社團活動、油管頻道的Sienna,還把樣樣都做到了最好,所以也有很多人好奇她這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於是她就發布了這個視頻。
早上,被鬧鐘叫醒,然後站起來查看手機裡面昨天晚上的消息,(躺著看很容易不願意起床)
簡單洗漱過後,開始時5-10分鐘的冥想。(在這個過程中拋開一切雜念,用飽滿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
化好妝,就開始進行預習,為一會上課做準備。
買完早餐,到教室上課。(有些還在昏昏欲睡,而她已經處在學習狀態中了)
下午依舊是上課或者是進行自習,把剛學的知識趕緊吸收掉。
自習時,用番茄工作法,學習25分鐘之後,休息5分鐘。吃點零食或者看看風景。
到了晚上,Sienna Santer會在睡前進行閱讀閱讀。
然後睡覺,結束這一天。
那麼她這一天中,會反覆拿出來一個小圓盤,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這件事要做多長時間寫在上面。
所以她時間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她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率的。
其實從這一個視頻當中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來都是在智商上,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其實清華官微也曾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組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行的「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的一份展品。
包括很多清華畢業生和在校生的課堂筆記、作業、考卷、照片,以及文章手稿等。
也是把自己這一天時間排的非常滿。
並不是說要求我們的孩子也要像他們一樣,從早上開始學,一直學到晚上。
而是應該讓孩子學習這些學霸的學習方法和對待學習的態度。
先說態度,是全靠自覺的,自律的。畢竟沒有老師、家長對他們耳提面命。
而大多數孩子,還是處在一個別人不看著,就溜號偷懶的狀態中。
所以單單就是對學習的主動性這一點,就需要讓孩子們這樣的意識——「學習是為自己學的,最終受益的也是自己」。
然後再說學習方法。
其實同樣的時間,假設也是同樣的知識水平,我們的孩子未必能夠這些學霸學習的效率高。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的孩子其實他對於自己這一天都要學什麼、學多少其實都是沒有規劃的。所以學著學著,他就開始玩起來了,也開始變得游離了。
而Sienna Santer則會給自己規定時間,所以有一個倒計時,像是考試一樣,所以她的整個學習是非常專注,沉浸其中的。
正好現在孩子們也都已經放寒假了,所以也是有了較多的空閒時間,家長可以趁著這個階段,幫助胡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
畢竟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始終上不去,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每天堅持背誦古詩、英文課文
無論是古詩還是英文都是孩子學習的重點,也是很多孩子學習的薄弱項。
所以何不趁著假期,每天堅持背誦,讓孩子始終處在這個語言環境中,孩子才不至於一開學就感到陌生。
而且不用背得多,每天一首,其實就可以讓孩子有語感,更容易入門。
2、每天閱讀
閱讀是一件需要堅持、積累的事情,如果說上學期間沒有多餘的時間進行閱讀,那麼在假期的時候,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可以是在早上剛睡醒,吃完早餐、晚餐,也可以是睡前,進行閱讀。
書籍題材不限,只要是正向的,孩子喜歡的就可以。
3、每天都要寫一定量的作業
定量同時也要定好時間,保證學習的高效性。讓孩子有學習的狀態。同時做好預習和複習。
提前掌握沒學過的知識很重要,但是抓住學過的知識也很重要。為了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少年兒童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其中一套就是《100個好故事叢書》。
銷量突破100萬冊。
書籍中包含《讓孩子更勤奮的100個勤學故事》、《讓孩子更上進的100個啟發故事》,還有隻會《智慧故事》、《名人故事》、《歷史故事》、《聰明故事》、《道理故事》、《道理故事》、《寓言故事》、《傳說故事》。
每本書都有100個故事,每個故事後面都會有一個「悟語」,讓孩子更準確的抓到故事的主旨。
將不同種類的故事進行分類,一來可以讓孩子更準確、直觀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覺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足夠自律。
二來不同類型的故事也能夠讓孩子有足夠的選擇,看哪一類書籍是自己的最愛,從而逐步發現自己長久的興趣愛好。
最後,也是可以趁著寒假時間幫助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而且這海量的故事都可以成為孩子作文中的素材,為孩子的作文增添色彩。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