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動作迅速而靈活,掌握各種動作的本領較強。捕鼠,是在母貓的帶領和示範下,小貓學會的生存本領。不要認為連賊乎乎的耗子都能捕獲,學點表演功夫對貓不成問題,因為,貓的性格較為獨立,不願受人支使,所以,貓的主人會發現正在戲耍的貓,當有他感興趣的事物或聲音出現時,就會立刻轉移注意力,或者乾脆走開,去幹其所愛之事。
基本訓練方法:訓練貓學習動作,除了耐心之外,要了解貓行為表現的生理基礎。貓的聽覺、嗅覺、視覺、味覺和皮膚感覺器官,能靈敏地感受外界的聲、味、光、化學和機械性刺激與變化,再通過神經中樞產生反射。貓的神經反射包括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出生後就有的:包括呼吸、吃奶、性反射和維持身體平衡的姿勢反射等。
常用的訓練方法包括:口令,手勢,機械性動作和食物誘導等 方法,通過不同的刺激產生反射。口令是最普遍的手段,常與手勢等配合使用。貓有敏銳的聽覺,區分語調的能力較強,很容易記住口令而形成條件反射。一般採取中等音調和語氣較為適合,貓也能夠適應;獎勵的音調要柔和,而嚴厲的語調表示不滿意,用來阻止貓不應犯的錯誤;持之以恆,貓自然能夠適應,並建立條件反射。
基本的訓練動作:「來」的訓練訓練貓「來」的動作,最好從斷奶產後45天開始。主人或訓練者先把食物放在一定的地點,叫貓的名字並發出「來」的口令。配合手勢,如貓無興趣,沒有反應,應把食物拿給貓看,再放回固定地點, 引起了貓的注意,再下達「來」的命令,貓如果順從地走過來,就讓它吃食,輕輕地順毛撫摸貓的頭、背,以示獎勵。這樣,經過若干次訓練,貓就能對「來」的口令形成條件反射。
但這種訓練方法容易使貓誤認為「來」就是給它吃食。所以還應配合其他方法進行訓練。例如,可用貓喜歡的玩具來代替食物進行訓練,在喊「來」的同時,手裡擺弄貓感興趣的玩具,當貓走過來時,用手撫摸貓。當貓對「來」的口令形成了牢固的條件反射時,即可開始訓練對手勢的條件反射。
在訓練開始時,應人為輔助貓在聽到口令、看到手勢時,固定在起立、後肢著地前肢騰空、側 臥或俯臥的姿勢,當貓能完成後,給以獎勵。然後再進行翻滾動作的訓練。這樣,從口令+手勢—動作,發展成口令4動作,或者手 勢—動作,使貓的主人產生快樂感。當貓能自主按指令完成動作後,要遞減食物獎勵次數,多採用 其他獎勵方法。每學會一套動作,要經常重複,以鞏固和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