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齒輪滾滾向前,可我們人類這種高等生物,總是對事物有著特殊的情節。十二月下旬到明年的一月伊始,又到了考試集結的日子。不知怎的,一到要考試的日子,就會想到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多麼神奇,多麼奇妙。
影視作品總是能夠悄然無聲且輕而易舉地在人們心中打下很深的烙印。哆啦A夢已經是一部歷史很悠久的影片了吧,想當時,那還是買碟片,用DVD看動畫片的年代呢。我總覺得哆啦A夢並不只是一部搞笑的動畫片,它其實具有更深一層次的精神內涵。在記憶麵包的情節裡,我們都知道,大雄是一個貪玩的男孩,臨近考試,和我們中的許多人一樣也要努力複習。但它有自帶百寶箱的哆啦A夢,在一切需要它是時刻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在這一集中,哆啦A夢就拿出了記憶麵包。但大雄發現關鍵的一部分內容被他撕下來了,他只能去借用別人的筆記。
首先,他想到了全班學習成績最優秀的同學,她說,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她並不做筆記;然後,他又找到小夫和胖虎,都不能如意;最後,他借用了靜香的筆記。然而,他狼吞虎咽地吃下了這麼多的麵包,最後鬧肚子,所有吃下去的知識又一掃而空。用一句熟語表示,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可是,即使如此,我們從簡單的心思想,還是會對記憶麵包產生期待吧。所以,很多人也會把這種想法帶入到實際生活中,記憶麵包是否真的存在,是大家好奇的話題。
科學地說,這種類似記憶麵包的事物確實存在。這是一種藥物,名為促智藥。但絕不能對它輕視,曾經《Nature》對1400名讀者做過調查,研究表明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承認接受過這種藥物。而這種藥物的功效表現為,提高注意力,有亢奮的意識,大腦運轉快,但這些都是不同於你平時的行為習慣的,對神經等方面都會造成危害。
近期,新聞調查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父母給高三的孩子買促智藥,因為聽說這種藥能保證成績不降反升,得到了很多高三家長的需求。在一個案例中,一個高三孩子吃了這個藥物以後,精神振奮,確實在初期,學習成績進步飛快。但之後不久,就出現了不能停藥的狀況。對這個藥物產生了依賴感,與之而來的是出現幻覺,頭痛等症狀。而後經檢測表明,這就是類似興奮劑的藥物!
在這個特殊案例中的孩子,之後父母拒絕為他買藥,他卻自己偷偷地買。顯然,這種藥物的存在對個人,對社會,都產生著不良影響。面對考試,我們都會緊張,「一支筆創造一個奇蹟」「臨時抱佛腳」都是大家自我調侃,聊以解壓的方式。而利用藥物,想要通過走捷徑獲得好的結果就是不可取的了。哆啦A夢的神奇口袋可以是一個孩子的美好回憶,但在現實中我們更希望,大家憑著努力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