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魚嗎?小編是特別喜歡吃魚的,對於魚的生長也是有所了解,魚有一個生長階段稱為夏花,此夏花不是夏天的花,而是魚苗在生長到1寸左右的幼魚時被稱為夏花。剛鮮出不久的魚苗,身體纖弱,為了提高成活率,要特別細心培育。我國四大家魚一般是在5-6月份繁殖,魚苗經過20天養殖成為夏花。那麼怎麼將魚苗養成夏花呢?這裡面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魚苗養成夏花的方法。
1.魚苗的放養與密度
從江河裡捕撈的天然魚苗,由於草、青、鰱、鱅魚等混在一起,大都採用混養的方式。人工孵化的魚苗品種,可以單品种放養,這不僅可以免除出塘時品種分類操作的麻煩,還可按照各種魚苗的習性,分別對待,便於飼養管理。放養密度對魚苗的生長和成話的關係很大,應從魚菌的種類、體質、季節和肥料、飼料來定,一般每畝水面放養15-20萬尾。鰱、鱅魚苗可密一點,青、草魚苗宜疏些,早期氣溫低,塘肥水活,魚苗體質好的,可以適當提高密度,否則,就要酌情減低。
2.培育方法
幾種魚苗的食性基本相同,主要是吃池塘裡的天然餌料,但也喜食飼料。因此,在飼養前必須培肥水質以繁育浮遊生物,放養後,同時投餵適口的飼料。肥料有人畜糞、各種野生旱草、水草以及無機肥料等。飼料有豆餅、麥麩、酒糟、糖糟、蕪萍和浮萍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綠肥、糞肥培前法,一般叫「大草」培育法。
這種方法是採用野生早草等綠肥植物,投入池中,使其腐爛分解,返肥水質,繁育浮遊生物以培育魚苗。在魚苗下前5-10天,將池水灌到0.7米左右,由於水淺,水溫高,肥料分解快,水質容易轉肥。採用無毒而莖葉柔軟,易於返爛的大草等綠肥植物肥水。也有用大草同牛糞一起投放的,培育水質,有了好的肥水,魚苗下塘後就有充足的餌料,能促進魚苗的及早發育。
施肥量應根據池水的肥沃程度和放養魚苗的種類及草的質量而定。一般是在魚苗下池前5-10天左右,每宙投放大草400-500斤。如草的質量好,數量可少些,質量較差則要酌情增加。投放的方法是把草堆集池塘的一角,或一束束成帶狀放在背風、向陽、離池堤約1尺的塘邊淺水處,讓其腐熟。草堆宜淹在水裡,隔2-3天將草堆翻動一次,使肥質散發到水中。等爛透後,把不能腐爛的根莖殘渣撈掉,如用牛糞施肥時,須把牛糞加水攪勻後潑灑,晴天投草後約4-5天即開始腐爛,水色逐漸呈油褐色或泊綠色最好。為了測知池水肥度是否適宜,除憑經驗看水色以外,還可用魚來「試水」。
即在投草後幾天,池水變肥時,每畝放養春花鱅魚200-300尾作為「試水魚」其作用有二,一是測知水的肥度。培育鰱、鱅魚苗的魚池,如魚苗每天有輕浮頭,以每日晨浮頭2-3小時為度。人在池邊拍掌,魚即受驚而下沉,或日出後1小時自然下沉,這是正常的,如不浮頭或少浮頭,則表示水質尚未肥足,應繼續投放大草。培育草魚苗的魚池,以試水魚浮頭2-3天後即不復浮頭為宜。根據養殖戶養魚經驗,以試水魚在池塘裡能保持在2-3天出現一次輕浮頭為好。二是當投入大草池水轉肥後,大型浮遊動物即逐漸增多,因其體型過大,不但不能供作初下塘的魚苗攝食,還要消耗池中的肥料和氧氣。放入試水魚可以吃掉水中對魚苗不利的大型浮遊動物。
鱅魚是甚易捕獲,故常用鱅魚作試水魚,在魚苗下池前,必須將全部試水魚捕起,才能放養魚苗。如投放試水魚10天左右,尚無魚苗下池,則每畝須再投大草200-300斤,以保持水的肥度。追肥一般在魚苗下池後的第三天開始投草,以後則依「三看」來定投肥、投餌量。一般是每隔3-4天投餵一次。施肥原則上以量少次多為宜。如果混合施用牛糞,則投草量可酌量減少。有些地區培育魚苗以人糞為主,將糞肥先經發酵、濾法,然後再全池潑灑。
因魚苗、魚種的耐肥能力是逐步適應而提高的,故魚苗剛下池時的肥水須適當,隨著魚苗生長,攝食量不斷增加,耐肥能力不斷提高,施肥量也需要逐步增加。不同品種對水質濃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青、草魚就要求肥質較瘦的,施肥須分別對待。鰱或鱅魚苗的培育,因鰱或鱅魚苗要求較肥的水質,一般在魚苗放養後第三天就要開始施追肥,以後每隔3-4天投放大草300-500斤。如用人糞培育,由魚苗養成夏花每畝水面需人糞1500斤左右。
草魚或青魚苗的培育:施肥方法同上。不過池水不宜過肥,以淺褐紅色,較澄清為宜。投草量可比鰱、鱅魚池減少30%左右,並從第三天開始每天每畝加投牛糞60-80斤和餅漿等飼料3-5斤。飼養8-10天,當魚苗長到5分長左右後,即拉網出塘,通過魚篩提大留小,分別飼養。這時幼魚的放養密度減至每畝6-8萬尾。經過10天的飼養,即可長到1寸左右的夏花。
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魚苗養成夏花的培養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總之,想要將幼苗魚給飼養成夏花,那就要保持好魚池的肥力,還要根據魚苗的種類來區別飼養,這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培養方法,不知道你多學會了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若是你有更好的培養方法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的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