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條熱門問題叫「年薪百萬是什麼感覺」?
問題炸出很多高薪的人,有網際網路大廠的,有工廠小老闆,有銷售。
當然,也炸出了一個高贊回答的百萬年薪地產人。在獲得其本人的授權後,我們貼下他的回答:
首先我沒有年薪百萬(稅前),大約93萬左右。如果算上補貼啥的就有100萬。房地產行業, 坐標上海。
畢業到現在幹了15年。 在集團屬於事業部副總級別。 哪家公司就不說了。 而我在這個級別已經3年多了。 如果跳槽的話,100萬+年薪的職位市場上也不少。
2019年的工資條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人士,生活規律且自律,隔天跑步,偶爾爬山滑雪,;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無不良嗜好。一般周末要加班,不加班就帶家人去近邊玩一下,有兩個小孩。
平時該吃吃,該買買。唯一在意的是希望在職業上更上一層樓,40~42歲做到事業部一把手。拿150萬年薪。
可以說生活再普通不過,養的小貓都是路上撿的流浪貓,開的車都是10萬公裡的舊車,老婆是原配,學校家長群經常被老師批評,而在家會被老婆老媽教育。
除了工資收入外,還有一些投資收入。比如公司員工股分紅,其他的還零散投資一些小生意。也能賺不少。當然也有些職位紅利,逢年過節,你們懂的。反正年收入綜合稅後有1000k。
說一些生活品質方面的:
汽車:奧迪+沃爾沃xc60
手錶手機:我有3塊超過5萬的機械手錶;幾乎每年換一個手機,現在用mate30。此外還有松拓,卡西歐,華為,三星等各種偏運動手錶十幾個。手錶使用率極低,最常用的沛納海960和卡地亞藍氣球。正式場合戴戴。
耳機:我有10多根品牌耳機和耳塞;森海塞爾,westone,bose啥的都有,儘管我是木耳,但是不妨礙我裝逼。
運動鞋:四大跑鞋的旗艦款每年都買新款;還有小紅鞋等各種網紅款跑鞋,仿佛跑鞋越好,跑的越快。跑步外設也有很多。然而我的膝蓋還是掛了。
西裝:定製和+網購西裝有10多套,襯衫50+件,皮鞋10幾+雙;另外還有壓箱底的傑尼亞和登喜路的各一套。
戶外裝備:戶外運動徒步爬山可以配穿全套始祖鳥或者猛獁象(包括包和鞋子);冬天西裝外面套加拿大鵝外加一條hermes圍巾。背包也是始祖鳥和火柴棍。
旅遊:全家旅遊時都是住1000+酒店。(去過的地方,攜程旅遊上超過99%的人);每年大概4-5次。東南亞居多,美國紐西蘭瑞士也去過。因為業務關係,我是希爾頓和萬豪vip。飛機的話,淡季頭等艙,旺季經濟艙。
日用品:內褲穿CK,電吹風用戴森,洗面奶等全套碧歐泉男士,老婆用的也算是一線化妝品,海藍之謎,skii啥的。
家裡桌上型電腦一套28000,全套配件都是雷蛇,耳機是玩家國度/筆記本電腦是微星gs65;隨便啥遊戲都是最高效果。
其他廢物:家裡有跑步機~划船機~投影儀~印表機~破壁機等幾乎不用的東西。
騰訊視頻,wps,喜馬拉雅, 起點網,百度雲等軟體全部是高級vip用戶……有人說百把塊錢的事,你也值得說。但是我在年薪30萬以前從來不買正版,也不辦會員。
好了,這些應該是100萬年薪的人差不多的生活品質。我算比較亂花錢的了,每年也存不了幾個錢。媳婦一般都聽我的,不過她一年也能掙十幾萬,一毛也不上交家裡,全給她自己花了。
是不是有人覺得我的生活有點不像百萬級的?這可能和生活消費觀念有關。我家的消費觀念更像美國人,反正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沒必要存太多錢,實實在在一年花掉70/80萬,。有房有車足矣。開開心心30年,退休了不要孩子操心就行。不然呢?存一輩子錢年紀大了再去享受嗎?那麼現在存款多少?嗯現金+存款+債券大約50萬吧。其他全花了。我為國家擴內需做了不少貢獻。
真不是想炫耀什麼,就算給還在奮鬥的你們一些精神刺激,增加工作的動力吧。這些都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我也不是富二代,都是一步一步自己創造的。
(來源/知乎ID: 知易行難忘乎所以)
他是在上海的一家中型房企上班。為公司做了15年,級別差不多算二級公司副總。 合同上工資收入大約93萬左右。如果算上補貼啥的就有100萬。
一直以來地產就給人一種高薪行業的直覺。每年不少畢業生擠破頭要往裡跑。但是,就從個人直觀的角度來看,年入百萬的地產人也不好找。
就拿這作者來說吧,在他們集團比他工資高的人不多,估計30-40個。而他們公司的薪資水平在行業裡算是中上水平。
也就是說,整個行業來講,年入百萬還是很稀缺的。
在聊薪資前,說下房地產行業的基本面。
其實這幾年房地產比之前更困難了。
第一,疫情會有一些影響。
第二,現在房企也在搞變革,營銷,運營都在變,成本也支出更多樣化,很多原有預算也在壓縮。
今年還搞「三道紅線」,房企還要去槓桿,降負債, 好多房企日子不好過啊,福晟泰禾這些都經營困難,還老聽說一些中小企業破產的新聞。
因此,主流房企,為了開源節流必定是雙管齊下,首先一定先拿員工薪資開刀,甚至走向裁員的道路。
房地產這個板塊其實利潤也是一般,大家都懂的,房價雖然漲,房企不算是一個高利潤行業。
今年第三季度,房地產在整個經濟算表現非常突出的了。然而,整個地產板塊整體毛利率為30.3%,較2019年全年還下降3.9個百分點。淨利率為7.8%。
其中,一線房企毛利比二三線要好些。
所以說啊,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收入分化很大的行業,年入百萬還真不是遍地都有的, 看個人的造化。
不過整體來說,橫向跟其他行業比,也算不錯的。
團隊的小年輕就曾說過,他們大學系裡面的安靜內向的系花跑去中海當銷售的暴富經歷。
據說,系花畢業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年入百萬的目標。她還說,她們銷售快的畢業一年兩年就能年入百萬。當然啦,他們剛好處於行業最瘋狂的那個時期。
朋友圈裡面看到,系花畢業第一年,過年給爸媽的紅包都是磚頭級別的厚度。
現在有時候一些快銷盤出的時候,扣稅都是十幾十幾的。她說的含蓄,單位應該是「萬元」吧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她另一個同學,一畢業跑去房企裡面做策劃,每天寫策劃,熬夜通宵搞推廣宣傳,偶爾也得像我們一樣寫寫稿子。
但是好幾年了,工資才1w出頭。熬了幾年,公司冷不丁的就來了一句解散部門,面臨裁員的局面,也是在某一線房企。汗!
聽說,他們在公司的策劃想要年入百萬得幹到總監級別,那得熬多少年,寫多少策劃書才能爬上去的呀。
至於大家最熟悉的中介,大家就更有感觸了。
房產經紀行業歷來兩極分化嚴重,普通從業者收入並不算高,可能拿著幾千塊的工資苦苦掙扎不知道多久才能熬出頭。
畢竟僧多粥少,多數人都是餓肚子,或者俗稱「三個月不出單,一單吃三月」。
今年3月, 鏈家發了個報告,
目前僅有12%的鏈家經紀人年收入能達到15-30萬元,另有6%的經紀人能達到30萬元以上。
當然,幹啥都要幹到管理層,就地產中層以上的來說,薪資待遇就還比較可觀的。
我看到另一個數據報告,大部分工作8——10年的房地產中層管理人員普遍年薪都能達到50萬以上。
工作2年以下的地產行業總監級別的高管最低薪酬有40多萬。
總經理級別的高管最低薪資也能達到70多萬。
而工作10年以上的總經理級別的高管年薪基本突破百萬大關。
圖片來自:薪酬網
圖片來自:薪酬網
要幹到一線房企的管理層,也是不容易的,除了要熬,現在,房企對跳槽者的學歷以及專業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明顯,同等的工作年限、同等的職位層級的情況下,學歷越高,薪酬越高
打鐵還需自身硬,櫻桃之前在上家單位也很有感觸。
很多單位要想出頭好難,大家都很勤奮努力,都有能力,除了要能熬,積累經驗,很重要一個因素要有一個賞識你的領導,同時你的能力要能幫的到他。
不過,房企未來的額趨勢肯定會越來越專業化,你的專業化的能力是基本功,努力也是基本功, 保持學習,有時代感也是基本功,做人的情商更加重要。
年入百萬的目標你一定要有!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