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昌縣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祁連山生態環境日益改善,野生動物種類數量也持續增多。
近日,在永昌縣境內祁連山南壩鄉雲莊寺景區,攝影愛好者拍攝到兩個種群數十隻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馬雞,在成群結隊覓食嬉戲。
藍馬雞是珍稀名貴的禽類,羽毛美麗,可作裝飾用,頭側緋紅,耳羽簇白色、突出於頸部頂上,通體藍灰色,中央尾羽特長而翹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馬尾,故名藍馬雞。
藍馬雞喜歡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區,棲息於海拔較高的2000-3000米的叢密雲杉、橡樹林內,山柳、臘梅灌木叢間,秋後隨著雪線下移,而遷到有水的山谷或開闊的灌叢草原。喜歡10-30隻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一般多在拂曉開始活動,到樹林中間覓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邊吃邊叫,此起彼伏,其聲粗而洪亮;中午便隱匿於灌木叢中,很少出來活動,直到傍晚才又活躍起來;夜間結群於枝葉茂盛的樹上,它不飛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樹枝,一直跳到接近頂端的樹枝上為止。
環境保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金昌市高度重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和問題整治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域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分布範圍擴大。環境的日益改善,使野生動物顯著復歸,頻繁「巡山」。祁連山正重新成為自然「精靈」棲息的樂園。
今日科普:藍馬雞
藍馬雞(學名:Crossoptilon auritum),雉科馬雞屬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藍馬雞是珍稀名貴的禽類,羽毛美麗,可作裝飾用,頭側緋紅,耳羽簇白色、突出於頸部頂上,通體藍灰色,中央尾羽特長而翹起。因尾羽披散下垂如馬尾,故名藍馬雞。藍馬雞喜歡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區,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它為中國特產,是高山寒冷地區的鳥類,只產在中國,終年留居於青海東北部和東部,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一帶及南部,寧夏賀蘭山及四川北部。
生活習性:藍馬雞喜歡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區,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之間的針葉林、混交林、高山森林、灌叢。喜歡10-30隻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一般多在拂曉到樹林間覓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邊吃邊叫,此起彼伏,其聲粗而洪亮;中午便隱匿於灌木叢中,直到傍晚才又活躍起來;夜間結群於枝葉茂盛的樹上,它不飛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樹枝,直至跳到頂端樹枝。
繁殖方式:繁殖期為4-7月。3月末群體開始分散成對,配對後雄鳥和雌鳥一起活動和覓食。4月末開始營巢,巢多置於灌木、苔草、樹堆或倒木下。5月下旬到6月初產卵,每窩產卵5-12枚,卵的顏色為灰褐色或淡青綠色。孵化期為26-28天。
(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眼觀祁連)
作者:田俊宏 運主倫
來源:金昌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焦多謙 滕先亮
責編:張積傑
總編:王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