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3日 13: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3日南京訊 300多名兩岸婚姻家庭成員齊上陣,搭建起一座座帳篷拼出了「我愛你」的英文簡稱圖形——這是6月1日上午發生在蘇州安住幸福山莊的動人一幕。5月31日至6月1日,由全國臺聯、江蘇省臺聯主辦,蘇州市臺聯、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協辦的「兩岸一家親,共建好家園」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在蘇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的近100戶兩岸婚姻家庭歡聚一堂,共享幸福婚姻生活,展望兩岸美好明天。
因情結緣:兩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
自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來,兩岸婚姻家庭已走過32年的歷程,有近40萬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兩岸婚姻數量正以每年一萬對的速度增長,他們用自己小家庭的幸福生活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真諦,是名副其實的兩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
「希望兩岸婚姻家庭不僅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親歷者,更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動者,用自己的幸福生活來感染身邊更多的島內同胞,也讓更多的島內同胞了解真實的大陸,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和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做出貢獻!」活動啟動儀式上,江蘇省臺聯會長鄒振球向與會的兩岸婚姻家庭發出了這樣的呼籲。鄒振球表示,兩岸婚姻家庭因情而結緣,以情為紐帶,是「兩岸命運共同體」最直接和生動的體現,為密切兩岸民間交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省臺聯陸續開展了「分享與建言——我的兩岸婚姻家庭故事」主題聯誼、兩岸婚姻家庭休閒旅遊產業研習班、「緣聚蘇滬」兩岸婚姻家庭聯誼等活動,均取得了積極成效。
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此次組織了多戶兩岸婚姻家庭參加活動,協會會長周鳳就是嫁到臺灣的大陸媳婦。多年來,她與丈夫在蘇州創辦港澳臺僑聯考培訓學校、開設音樂藝術中心……兩岸姻緣不僅為她帶來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更為她的事業帶來了新的靈感和機遇。「只有大家好,小家才會好。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同心,讓兩岸的明天更加美好!」周鳳的致辭一語道出了兩岸婚姻家庭成員的心聲。
作為兩岸婚姻家庭代表發言的胡陳翊,是活動舉辦地安住幸福山莊的「少東家」。在蘇州他不僅收穫了成功的事業,還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他感言,大陸「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讓山莊在十幾年間發展成為擁有400多名員工、在當地頗具知名度的休閒旅遊品牌,而大陸「31條措施」和蘇州「55條措施」相繼出臺,更是讓他吃下了「定心丸」,他相信臺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篝火熊熊:點燃心中濃濃愛意
隨著熊熊篝火在黑夜中燃起,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們拉起手,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晚會上,最歡樂的莫過於兩岸婚姻的「愛情結晶」。為了讓孩子們玩得盡興,家長們用雙手搭起了「城門通道」,讓孩子們往返穿梭,玩起了穿山洞的遊戲。此次,從人群中突然傳出了「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原來,當天正是臺商趙雨君的太太萬寧一的生日,為了給太太一個意外的驚喜,趙雨君準備在篝火晚會上為太太送上生日祝福。在趙雨君的歌聲中,萬寧一面帶羞澀地從人群中走到丈夫身邊,在場的小家庭都被這一場景所感染,大家齊聲唱起了生日歌。「結婚那麼多年,吵架時誰讓著誰?」主持人問道,「我們從來不吵架。」趙雨君回答,全場回應起感動的掌聲。趙雨君輕輕摟著妻子,切開生日蛋糕分享給在場的小朋友們,與大家一起共享他們相濡以沫多年兩岸婚姻的甜蜜與喜悅。
「你的家鄉在娜魯灣,我的家鄉在娜魯灣,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晚會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歌聲中漸入高潮。領唱者是年僅六歲的小姑娘李若祺,她的父親李澤仁是臺灣人,母親沈娟是大陸人。今年3月23日,70對兩岸夫妻用「快閃」的方式宣告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成立,其中的一個「快閃」節目就是童聲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女兒和許多兩岸婚姻子女都參加了表演,孩子們很聰明,學了兩三遍就記住了旋律和歌詞。」沈娟驕傲地說,「我教女兒這首歌,就是為了讓她從小就記住兩岸同胞情同手足、血濃於水,就像歌中所唱的,『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親子互動:共話「兩岸一家親」願景
第二天,恰逢「六·一」國際兒童節,聯誼活動在精彩的親子遊戲中拉開序幕。衝鋒毛毛蟲、袋鼠跳跳跳……趣味橫生的遊戲讓家長和孩子們全情投入。對於小臺胞林芯羽和林原安姐弟倆來說,今天是特別開心的一天,因為他們的爸爸林秉毅當起了稱職的「袋鼠媽媽」,帶他們一遍遍地玩著跳袋鼠的遊戲。「平時工作太忙,陪伴姐弟倆的時間很少」,林秉毅說,「感謝省臺聯在兒童節這天舉辦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為我和孩子們提供了親子互動交流的機會。」
活動的重頭戲是「共建好家園」,近100戶兩岸婚姻家庭在偌大的操場上通過搭建起一座座帳篷,來拼出「我愛你」的英文簡稱。崑山臺商郭廷川一家四口齊心協力,一會兒功夫就搭起了他們的愛心小屋。他的兒子郭明軒和女兒王佩怡開心地鑽進小屋,好奇地感受著「新家」。「我的妻子王青楊是大陸人,我們在一起生活10多年了,非常幸福。孩子一個跟我姓,一個跟妻子姓,就是為了讓他們記住兩岸永遠是一家人,他們是兩岸愛情的結晶。」郭廷川說,「兩岸之間的一些差異並沒有對我們的婚姻產生影響,其實只要多些溝通和了解,這些差異都不是問題。」
在搭帳篷的人群中,稚氣未脫的三歲小臺胞蔡卓辰引起了前來採訪的央視四套《海峽兩岸》欄目組記者的注意。「我爸爸是蘇州人,媽媽是臺北人,我是蘇州人。」面對記者的詢問,蔡卓辰的回答讓大家忍俊不禁。蔡卓辰的父母蔡鶴齡和陳曉文在2014年曾作為兩岸婚姻的代表之一,參加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首次海峽兩岸新人結婚集體頒證儀式,陳曉文介紹:「我們的感情起初不被親朋好友看好,但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兩人的感情。我還把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訴臺灣的親朋好友們真實的大陸是什麼樣的,其實兩岸之間只要多一些了解,誤解和隔閡就會慢慢消除。」
親子塗鴉是這次聯誼活動的「壓軸戲」。數張大幅白色畫紙鋪陳在草地上,家長和孩子們拿起畫筆、調和顏料,沿著紙上的線條精心地塗畫,孩子們開心地在畫紙上按上了自己的小手印。經過半個小時的通力協作,塗鴉大功告成。大家小心翼翼地把畫紙拼接在一起,只見在朵朵鮮花和張張小手的簇擁下,「兩岸一家親」五個大字躍然紙上。此時,航拍機緩緩升起,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們圍著畫作,向空中揮舞著雙手。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中默默祝願——小家庭和和美美,祖國大家庭早日團圓,兩岸的明天更加美好!(江蘇省臺聯 周振晴)
[責任編輯:陳從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