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暖風吹拂,最近的天氣讓人感覺無比愜意。可是,一大波小寶寶們表示最近比較煩!心情差到了極點,為啥?
因為它們白白嫩嫩的小臉蛋、小胳膊、小胖腿被一大波蚊蟲給盯上了,並且這群傢伙作案手段極其殘忍,堪稱「吸血特戰隊」,甚至連耳朵、腳指頭、寶寶私處都不放過!
看著被咬出滿身紅疙瘩的小寶寶們,寶爸寶媽們的腦子裡又一大串不知所措:
為啥蚊子獨「寵」我家寶寶?是因為血型嗎?手環、蚊香貼、電蚊香都可以用嗎?哪個最好?什麼止癢、驅蚊、消腫的藥物最安全?有寶寶的家庭應該怎樣驅蚊防蚊呢?
知道大家在這個季節的難題,咱們壹零醫就特別邀請了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周愛妍來為大家講一講。
1 什麼人最招惹蚊子?
通常,這5類人容易散發出吸引蚊蟲的刺激物:
① 較胖和肺活量大的人:這兩類人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二氧化碳濃度高就容易吸引蚊子;
② 出汗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胺基酸乳酸及氨類化臺物,容易吸引蚊子;
③ 新陳代謝快的人:比如總是特別容易餓的人,比健康的人(比生病的人),年輕人(比老年人)等,這些人會生成更多的三甲胺,對蚊子有較強的吸引力;
④ 愛化妝的人:化妝品產品中的硬配酸和植物香味可以吸引蚊子;
⑤ 愛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具有驅暗的習性,黑色是蚊子首選的進攻對象,其次是藍、紅、綠等。
2 認識「紅疙瘩」——蟲咬皮炎
這些被蚊蟲叮咬後出現的「紅疙瘩」,在醫學上被稱為「蟲咬皮炎」。這裡的「蟲」,除了最常見的蚊子,還包括跳蚤、蟎蟲、螞蟻等。
蚊蟲通過其口器剌傷皮膚,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膚,由於蚊蟲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種抗原成分,這些抗原在進入人體皮膚後可與抗體產生變應性反應而引起炎症。嚴重時個別患兒局部產生大皰、出血性壞死等嚴重反應,是春夏季皮膚科常見病症。
被蚊蟲咬一下,還有這麼嚴重的?
沒錯,所以別以為就是一個「紅疙瘩」那麼簡單,蟲咬皮炎的表現其實有這麼多種:
3 被咬之後,怎麼給寶寶止癢消痛?
寶寶被咬之後,一定要根據皮膚的具體表現來對症處理:
①若出現丘疹和丘皰疹,可以塗抹爐甘石洗劑
因為爐甘石洗劑是非激素藥物,所以可多次使用,但是出現破損的地方不要塗抹。此外,若出現明顯水皰,可以多次塗抹爐甘石洗劑;
②耳朵、眼瞼、陰莖等出現非疼痛性紅腫,可用3%硼酸洗液做冷敷
注意:非疼痛性紅腫就是說,皮膚僅僅出現紅腫,但是觸碰起來疼痛不明顯。如果觸碰起來疼痛明顯,一碰寶貝就會躲閃,那就要帶寶寶去醫院。
如果紅腫部位癢感明顯,可以根據醫囑口服抗過敏藥物,比如氧雷他定顆粒或者糖漿,一般3-5天可逐漸消腫。
此外,還有兩點需要家長們提醒:
如果寶寶皮膚出現破損感染,或者局部化膿或者局部淋巴結腫大的就要及時就診,請專科醫生來幫忙處理;避免塗抹寶寶手部,避免寶寶吃手後進入口中。4. 怎麼選擇安全的驅蚊產品?
在選驅蚊產品時,主要看是否含有安全有效的驅蚊成分。常見的安全有效的驅蚊成分有:
避蚊胺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個月內嬰兒應避免使用驅蚊產品,2個月以上寶寶可使用10%的驅蚊胺產品。加拿大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
同時,家長們還要注意:兒童在使用避蚊胺時要注意避蟻胺(DEET)濃度不超過30%。
檸檬桉葉油
是植物驅蚊劑,驅蚊效果最長維持2小時,使用時有皮膚過敏風險,適合3歲以上兒童使用。
驅蚊酯
驅蚊維持時間短,7.5%濃度可維持最長60分鐘。
派卡瑞丁
驅蚊維持時間短,但可直接接觸皮膚,2個月以上嬰兒可使用,但加拿大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
避蚊胺和派卡瑞丁:是同時被美國環保總局和美國兒科學會認可的有效驅蚊成份。
驅蚊酯(IR3535)和檸檬桉葉油(OLE)通過美國環保總局審核註冊,但未被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使用。
總之,寶爸寶媽最保險的選擇是含有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這兩種成分的驅蚊產品。
5. 有寶寶家庭如何正確防蚊?
當然用藥物對付蚊蟲都是我們迫不得已的選擇,最安全和保險的還是要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家裡安裝紗窗、沙門,準備電蚊拍;及時清理存水和垃圾 ,讓蚊蟲無處滋生;儘量不養寵物 ,減少蟎蟲、跳蚤生長機會;客廳可以養一些驅蚊植物,比如丁香、茉莉、薄荷等;睡覺時儘量用蚊帳;常洗澡,保持清爽,身上無汗味兒。在帶寶寶外出時,寶爸寶媽可以做來「躲過」蚊蟲的攻擊:
減少在黃昏和夜晚外出,因為蚊蟲喜歡這點兒出來活動;給寶寶穿長袖、長褲,給嬰兒車裝上防蚊紗帳;出門時帶把扇子,蚊子都是聞風喪膽的「小人兒」!6. 闢謠:這4個傳說都是假的!
用口水給寶寶蚊子的地方可以止癢消腫。並不能。口水中含有不少細菌,如果寶寶有潰爛說不定還有細菌感染的風險。
蚊子咬人看血型。不靠譜。蚊子只「寵愛」上文中所說的那幾類人,跟血型並沒有啥關係。
電蚊香用聲波驅蚊,有寶寶的家庭也可用。不能信。電蚊香有效成分是(擬)除蟲菊酯類,是廣譜殺蟲劑,有輕微毒性,孕婦和兒童慎用。如果使用,建議屋內沒人的時候使用1-2小時後通風后再進入。
驅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是農藥,並不安全。不對。它們是農藥,有農藥批准文號,但在合理劑量使用內都是安全有效的。
以上關於寶寶蚊蟲叮咬的知識就聊到這裡。蚊蟲叮咬無小事,目前已知由蚊蟲傳播的疾病多達80多種,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命熱、黑熱病等,所以掌握科學的防蚊姿勢才能避免蚊蟲到寶寶嬌嫩的皮膚上「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