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可以判斷兩點出來,第一,書讀的不太好,最起碼地理非常不好;第二,見得世面少,最起碼連中國的很多地方應該都沒去過。好的,現在言歸正傳,回答這個問題。北京人為什麼不穿貂,第一個原因,不夠冷!說到穿貂,人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東北,黑龍江更是首當其衝,因為太冷,零下30多度都是常有的事情,再加上冰雪天氣居多,黑龍江有個特有名詞叫「貓冬車」,就是很多人的車到冬天就不開了,採用公共運輸工具,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加上特有的「刀子」西北風,你在路邊站半個小時,所有棉服羽絨服都是紙老虎,唯有貂皮和軍大衣可以抵抗,隨著經濟的發展,更多的人選擇相對美觀的貂皮,在這裡,貂皮不是炫富,越是坐公交車越穿貂,因為等車要很久,並且非常冷,反觀出門進暖車庫開車走的人,基本上運動服搞定,這就是所謂的「窮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閒!」,是由在戶外行走時間長短決定的穿著。
而北京,冬天大概也就零下10幾度,風也不會「硬」到「刮臉」,這種氣候,羽絨服、棉服、毛呢大衣都足以搞定,用貂皮保暖,那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了;第二,穿衣習慣,有句老話叫「土北京,洋上海。」其實這句話不是說北京真的土,而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城市,特別在改革開放初期,穿著打扮肯定更為保守中規中矩。而上海作為國際化都市,穿著更受外來文化影響,所以顯得「洋氣」,江浙滬地區也愛穿皮草,還有著名的海寧,只是由於氣候原因,那裡的皮草不局限於防寒性能最好的貂皮,其他的兔毛、狐狸毛都可以見到,款式也沒有東北款那麼笨重,馬甲、披肩,七分袖小外套,這裡的女性更將皮草視為一類裝飾品。綜上所述,北京,無論是從氣候因素,還是文化背景因素,對於皮草這個事物,都是可有可無的,根本談不上什麼依賴性,自然也沒有非穿不可的道理。東北人愛穿穿貂,北京人愛扯扯皮遛遛鳥,上海人愛喝喝咖啡,福建人愛買買黃金,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