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在朋友圈裡發出了這樣的尋鼠啟事,本來想著小小一隻倉鼠費不了什麼事暫時先養著,誰能料到倉鼠居然食量驚人。在瀕臨破產的窘境下,善心的網友只好開始尋覓倉鼠的主人。如果按照這則啟事上面的描述,有理由懷疑上一個主人可能是因為被吃破產被迫讓這隻小倉鼠流浪了~
幼小,無助但能吃仿佛是倉鼠的代名詞,我們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它們特有的專注吃相讓人感到既搞笑又食慾大開。因此常常會有倉鼠吃東西的視頻被傳到網上,也算是網紅吃播的鼻祖了。
別看倉鼠小小一隻但真的太能吃了,有時候都會讓主人不禁好奇這麼小小的身體怎麼能夠不間斷進食。常常有養倉鼠的新手會問:「我家倉鼠這麼能吃會不會撐死?」這類的問題。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下倉鼠為什麼這麼能吃吧!
其實倉鼠不是真正能吃,正常的進食頻率是每兩小時一小頓。並且倉鼠體形嬌小,實際上的食量和進到胃裡的食物並不多。之所以一直不斷進食也許是祖傳的天性驅使想要不停地往嘴巴裡儲藏東西,並不是真實在進食。有點像是有的人手裡一定要有餘錢不然就會心慌的道理。
從前還沒能夠人類寵物的小倉鼠在野外生存,體型不佔優勢,所以生存能力弱。對食物相對不挑剔:果實,種子,蔬菜等都在它們的菜單上,可謂是不挑食的好孩子。為了保護自己,倉鼠們一般夜間出來覓食,並將找到的食物都搬運回洞穴裡,這樣白天就不需要再出來冒險了。
而倉鼠的嘴巴就成為了最好的裝載工具,可以在運輸過程中保存食物並且能夠使倉鼠不需要多次往返採集食物,更加省力。根據觀察統計,倉鼠的嘴巴可以裝得下相當於自身體重21%左右的食物,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倉鼠吃完東西後,嘴巴兩側都鼓鼓囊囊的,實際上那是倉鼠一種特有的儲食工具,名叫「頰囊」,它們分布在臉頰兩側的內部和嘴巴直接相連。更神奇的是頰囊是具有彈性的,它們可以擴張到肩胛骨甚至背部。如果倉鼠將它的頰囊全部裝滿,頭部可以達到原本的2—3倍大小。
而倉鼠之所以一直用爪子捏著食物,是因為在裝食物的同時需要用前爪和舌頭來幫助調節食物的方向,保證最大限度的利用好頰囊的空間。最厲害的是頰囊是不會分泌口水,始終保持乾燥的,這就讓儲藏在裡面的食物可以儘可能保持乾燥不容易腐壞。想想倉鼠界如果有自助餐廳應該很快就會倒閉吧!畢竟每隻都小小一隻,然而卻像胃口卻像黑洞一樣,持續性暴風吸入食物,永不停歇。
頰囊的作用不僅如此,有些雌性倉鼠還向袋鼠學習,把自己的孩子裝進「袋」裡來保護孩子免受外界的傷害也便於攜帶。相當於自身攜帶著多座的嬰兒車。所以可能看到一隻倉鼠兩頰鼓鼓的,裡面可能藏著的是它的孩子,這個可能性讓人有些寒毛直豎。這聽起來很方便,但其實危險性很大,一是小倉鼠很可能會因此而窒息;二是有些小倉鼠會因為媽媽的壓力過大而受到其他傷害,更有甚者會直接被媽媽吃掉……所以產後抑鬱可能不僅僅存在在人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