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人生】這種看起來像馬陸的石龍子其實是一種蛇蜥

2021-01-18 爬行天下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也許當你的目光掃過這張圖時

你會以為這是一種馬陸。

還別說,真挺像的!




但當你仔細看了之後你會也許會認為這是一種石龍子。



最後當你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會得知這種看起來像馬陸的石龍子其實是一種蛇蜥。簡直懷疑人生。



圖中這種帶有斑馬條紋的生物其實是蛇蜥科肢蛇蜥屬的Diploglossus lessonae的幼體。老美把這類傢伙統稱為「galliwasp」。目前我還沒找到它們的中文正名,按照它們的英文名(Brazilian galliwasp)和屬名姑且先稱其為巴西肢蛇蜥吧。同時歡迎知道它們中文正名的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你看到的這種斑馬紋動物其實是巴西肢蛇蜥的幼體,它們的成體其實是下圖這種樣子的。



若要我不說,很多人或許會覺得上圖的這種動物和起那麼看到的斑馬紋動物是兩個物種吧?當你看到它們體色從小到大變化的過程,你會再一次懷疑人生。






巴西肢蛇蜥分布在巴西的東北部,剛出生的時候是黑白相間的斑馬紋,這種特殊的體紋被認為是在模仿當地的一種有毒馬陸。這是它們特殊的生存策略,幼體通過模仿這種有毒的馬陸來保平安。




巴西肢蛇蜥生活在半乾旱的荒地和大西洋沿岸灌木林裡,善於挖掘,喜歡躲藏在落葉堆裡。全長在30cm左右,雖說四肢已經小得不成比例了,但它們前後肢的結構是完整的,且具有攀爬和挖掘的功能。它們的身體修長,肢蛇蜥屬的成員本來就是帶腿的蛇蜥。



在成長的過程中,它們的白色漸漸變成黃褐色,最後褐色褪去,黃色變得格外鮮亮。而黑色的斑馬條紋則越來越不明顯,先是頭部的紋路消失,到最後會全身消失。發育到一定階段之後,它們的腹部會變成亮紅色。





巴西肢蛇蜥主要以路棲節肢動物為食。有人把它們作為寵物飼養,在巴西有人繁殖它們並出口到國外。美國某知名網站上曾有CB巴西肢蛇蜥出售,價格高達700美金一隻。巴西肢蛇蜥的壽命可達10年以上。想必觀察它們從小苗長大的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



  

淘寶搜索店鋪:

爬行天下寵物用品銷售總店

總有一款是你需要的



冬日特惠僅需488元

【爬盾管家 wifi手機APP遠程控制智能溫控系統定時開關溫溼度控制器】http://m.tb.cn/h.BCa5KQ 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打開;或

複製這條信息¥KQoh0jF2yRt¥後打開手淘

了解更多爬盾管家智能溫控系統戳這看

▼▼

相關焦點

  • 蛇蜥科裡有一半都是大長腿,憑什麼還叫蛇蜥?
    你以為沒有腿的蜥蜴就是蛇蜥?還是你覺得蛇蜥都是沒有腿的?這還真是個挺顛覆認知的事兒,其實蛇蜥科相大多數成員都有腿,更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大長腿,而很多很多沒有腿的蜥蜴,其實並非蛇蜥而是來自形形色色詭異的家族。
  • 外形爬行都像蛇的蜥蜴,但四條腿再小,也是石龍子的標誌!
    蛇和蜥蜴都是爬行動物,但它們明顯的區別就是蜥蜴有腿,蛇沒有腿,只是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些蜥蜴的四腿退化得很小,甚至沒有,例如沒有腿的蜥蜴——蛇蜥,還有一種外形爬行都像蛇的蜥蜴,只是四條腿再小,也是石龍子的標誌——西洋蛇形石龍子!
  • 國內有一種長得像蛇的蜥蜴,脆蛇蜥沒有蜥蜴的四肢,爬行也像蛇!
    來看看其中一種沒有四肢的蜥蜴,長得最像蛇的蜥蜴——脆蛇蜥。    一、脆蛇蜥的分布    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屬中爬行動物,體長一般為20-40釐米左右,外形像一條小蛇,其中脆蛇蜥的背部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光滑鱗片,它們和其它蜥蜴最大區別,就是最像蛇的部份:脆蛇蜥的四肢已經完全退化,可能和它棲息的環境有關。
  • 重慶發現瀕危物種蛇蜥像黃鱔又像蛇
    原標題:重慶發現瀕危物種蛇蜥像黃鱔又像蛇   4月17日,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職工王二志巡山途中發現一條方形蛇,經重慶自然博物館黃永昭、西師附中羅鍵等兩棲爬行動物專家鑑定,該物種為脆蛇蜥,像黃鱔又像蛇。   這條脆蛇蜥的背光滑無鱗片、黃褐色,頭上長著兩隻似人的眼睛,會四處爬行。「蛇與蜥蜴最大的區別在於,蛇沒有眼帘但是蜥蜴有。」羅鍵說。
  • 世界上和蛇長得最像的動物——帝王蛇蜥,名字霸氣卻空無實力
    當時的王宮貴族經常把這種蛇蜥養在家中作為自己的寵物,所以羅馬人幫它們命名為帝王蛇蜥,意思顯而易見,也許是帝王家族的一種象徵,只有帝王家族才能玩的寵物。看來並無四肢,也是通過扭動身軀來進行爬行的,無論從外觀還是運動形態上來看,蛇蜥都更像是蛇,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其實就是一種蜥蜴,之所以現在看不到它的腳,是因為很久以前退化了,仔細觀察它的身上還是留有退化的痕跡的。
  • 最像蛇而不是蛇的動物,你知道是什麼嗎?遇到千萬別傷害
    蛇蜥在全世界廣泛分布,到處有這種爬蟲,我國也有。我國蛇蜥如今僅剩兩種:脆蛇蜥和細脆蛇蜥。如今已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物種加以保護。以前非常多,雲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海南等地都有,現在很難見到。
  • 中華石龍子:一種冷門寵物蜥蜴!
    而且,石龍子很聰明,它不會將自己的卵全部產在一個地方,往往是找到一處理想地點(比如石頭下面)就產一部分,然後在另一處地點又產下一部分。這種產卵習性可以有效的防止卵被一次性全部破壞。因為是無毒,在部分地區的鄉村,當地小孩有捕捉石龍子的習俗。他們一般會拿著竹竿拍動草堆,以驚擾石龍子逃竄,然後趁機逮捕它們。逮捕到的中華石龍子,會將一根布條系在後腿部,就像遛小狗一樣遛玩著這種小蜥蜴。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習俗和緣故,中華石龍子才被稱為狗婆蛇的。
  • 脆蛇蜥:粉碎了多少傳言
    對於我這個學生物的人來說,對故事中的描述總是有些懷疑,因為按照生物的生命原理,那種可能是沒有的。但「無風不起浪」,我總想搞清楚它究竟是個什麼東東。於是這麼多年在野外,總是不遺餘力地收集關於「撂棒蛇」的信息。許多人都稱曾經看到過,但又都說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樣子,總是傳得神乎其神。只是有一個特點是公認的,就是會弄斷自己的身體。
  • 關注丨像黃鱔又像蛇 陽明山發現瀕危保護動物「蛇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7日訊(通訊員 唐娟 蔣秦棟 皮揚焱)近日,雙牌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罕見瀕危保護動物蛇蜥。這條像黃鱔又像蛇的動物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200米的萬和湖大黃江源上遊巡護時發現,目測長約50釐米,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只對其進行拍照留存。
  • 恩施發現瀕危物種脆蛇蜥 外形像黃鱔又像蛇(圖)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中燦 通訊員劉亞莉)15日,恩施市盛家壩鄉一村民在石欄村抓住一條外形像黃鱔又像蛇的動物。該動物呈金黃色,身上帶有黑色條紋,長約一米。經林業部門鑑定,此物種名為脆蛇蜥,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當日,野保專家將該物种放歸大自然(如圖)。  脆蛇蜥屬蜥蜴目蛇蜥屬的爬蟲類,因尾易斷而得名。蛇蜥數量稀少且生性隱秘,不易見到,外形似蛇,無四肢。所有的蛇蜥都無毒。蛇蜥主食蚯蚓、蛞蝓或甲蟲之幼蟲,跟所有蜥蜴物種一樣,尾巴可自行斷掉。
  • 壁虎、巨蜥、石龍子之類的蜥蜴都有毒嗎?
    石龍子(四腳蛇)是帶毒的吧?蜥蜴是不是都能噴火啊?這其實都是壁虎蒙受的不白之冤,古人之所以有這種認識,很可能是有些人的皮膚對壁虎的尿液產生了一些紅腫,瘙癢之類的過敏反應,而這其中的個別人的手可能還很不老實,又把紅腫的地方給撓爛了,以至於發生了感染潰爛,於是最終出現了壁虎有毒的傳說。當然,當然我們也不能說古人沒見識,萬一古時候有某種會撒硫酸尿的壁虎呢?
  • 農村野外很多蟲子令人難忘,例如這5種昆蟲,臭到令人懷疑人生
    馬陸:喜愛種植花花草草的朋友,對於這種蟲子是一點都不陌生,花盆底部總愛趴著幾條馬陸,也被叫做百足蟲,這種蟲子的臭味是一種令人噁心的味道,不是臭大姐的那種馥鬱的臭味,而是一股散發出腐敗
  • 宿舍裡爬滿「蜈蚣」 其實蟲子叫「馬陸」不咬人
    浙江在線05月30日訊昨天,金職院的劉同學致電本報《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宿舍裡出現了很多像蜈蚣一樣的蟲子  記者打聽了一下,幾乎所有靠近山坡的宿舍,都出現了這種蟲子。  聽說有記者來採訪,女生們都圍攏過來,大家七嘴八舌抱怨,那種像蜈蚣一樣的蟲子,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大麻煩。  不過,相比起花容失色的女生們,宿舍管理員要鎮定得多,「這種蟲我見得多了,潮溼的地方就容易長,只是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有沒有毒。」
  • 似蛇似蜥 它叫蛇蜥
    太麻裡鄉林姓農友昨天在山區整地時,意外發現一隻像蜥蜴又像蛇、沒有腳的動物(見圖,記者張存薇攝),上網比對照片後,才發現是罕見的二級保育類蛇蜥,立即放生讓它重回大自然。     林姓農友說,昨天整地挖土時,突然挖到一隻頭像蜥蜴、卻沒有腳的生物,嘴巴還會吐信,他在山區種姜3、40年,從沒看過這種生物,吸引大家圍觀。
  • 既能胎生又能卵生的三趾石龍子,為什麼選擇這種奇怪的繁殖方式?
    我們一般比較常見的生物,一般會採用胎生或者卵生的方式來繁殖後代,也有少數一些生物能夠採取卵胎生的方式繁殖,但是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種既能夠像雞鴨魚一樣採用卵生,又能和哺乳動物採用胎生的生物:三趾石龍子。雪梨大學的科學家觀測到,同一隻三趾石龍子首先產下了3個卵,之後又生出了一隻三趾石龍子寶寶,在此之前,這種現象從未在任何脊椎動物中發現過,科學家推測,該生物很有可能屬於卵生向胎生的轉化階段。
  • 奉化發現瀕危動物脆蛇蜥 像黃鱔又像蛇(圖)
    近日,寧波大堰鎮後畈村村民梁女士在位於楊梅山腳的雞棚旁發現一條既像黃鱔又像蛇的「怪物」,經過專家鑑定,這是一條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  記者隨後將拍攝到的照片傳給浙江省森林資源調查中心外聘兩棲、爬行類專家王聿凡進行辨認,他很快告知記者,這是一條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系我國較為原始的因長期穴居而導致四肢退化的蜥蜴物種。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見的一種動物「四角蛇」稱石龍子,現在很少見了
    大家還記得這種爬行動物嗎?十幾年前在鄉間的小路上或者山山到處都見得到,外形像蛇,卻有四隻腳所以很多人稱它為」四角蛇「俗稱」石龍子「它們動作敏捷,行動迅速,腹部泛紅,身上披著金光閃閃的鱗片,外形酷似蛇,所以很多人也敬而遠之。
  • 農村野外昆蟲很多,這幾種蟲子臭到懷疑人生,你最討厭哪個呢
    在農村生活,蟲子是最為常見的,有的昆蟲會蜇人,有的會叮咬,讓你痛苦難當,好不容易遇到個不叮咬的,但也有防身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釋放臭氣,有的臭氣還特別的濃烈,聞到之後,會大呼折損陽壽,有的臭的自然,是馥鬱的正宗臭味,也有的則不然,臭的味道獨特,有的更是難以描述,而且味道持久,會在你手上、身上停留很久,都有哪些常見的臭的令你懷疑人生的昆蟲呢
  • 進化史的奇蹟:三趾石龍子,一種「卵生和胎生並存」的生物
    近期,一個科學家團隊在對澳大利亞的三趾石龍子進行觀察和調研時,發現其中有一隻三趾石龍子在生孩子時,既生出了幼兒又生出了蛋。這件事令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這是極其罕見的生物進化。學過生物學的人可能知道,地球上生物繁衍後代的方式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胎生,另外一種是卵生。胎生指的是哺乳動物會直接生出一個幼兒,例如人類;而卵生指的是動物會生出一個蛋,然後這個蛋再孵化出幼兒,例如蛇、烏龜、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