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少數民族——前郭回族的習俗

2020-12-05 中國發展門戶網

在民族共同心理和社會意識影響下,前郭回族人民願意維護本民族的形象,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尤其在民族風俗習慣方面,由於伊斯蘭宗教文化的影響,在飲食、衛生、婚喪嫁娶、節慶、禮儀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表現了突出的民族特點,它滲透在回族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深刻的社會性,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著民族的生活方式、歷史傳統和共同的心理感情。回族的風俗習慣,多源於伊斯蘭教,並存留著伊斯蘭教的色彩,但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有些早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而演變為回族的生活習慣,因此,它與宗教有著不容忽視的區別。

回族的居住特點反映出回族多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雜居,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漢族傳統文化的強大影響與浸染,在這種情況下,回族人民表現了極其靈活的態度。它以極大的開放性、兼收並蓄性,敞開自己寬闊的胸懷,審慎地、有選擇地吸納了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而使本民族固有的風俗習慣發生變革,與之融合。因此,同為回族,各地的風俗習慣也不完全相同。

(一)回族的標記

在現實生活中,回族人深刻地體驗到人數少、分散居住和歷史形成的孤獨感給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於是便想方設法地表明自己的存在與發展,其中「都阿」(俗稱睹窪宜)、「湯瓶牌」與「藍幌子」就是鮮明的標記。在大街小巷行走,經常會看到回族副食店、或飯店,或某個家庭的站楣上懸掛著一塊藍色或紅色的長方形匾額,上面寫有彎彎曲曲的阿拉伯文或古波斯文,這就是回族的標記,叫做「都阿」。「都阿」是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祈禱」。「都阿」上面的文字內容多為古老的宗教語言,如「主哇,您是安寧的,安寧歸結於您」、「主哇,把安寧(或恩典、吉祥、幸福)下降到這個家庭吧!」現在的「都阿」的文字內容卻不是千篇一律的,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如「臺灣回歸祖國」、「祖國萬歲」等;有的回民家庭室內懸掛的「都阿」,上面還有不少成語或名言,如「至誠所感,金石為開」,「心之所感,乃其所求」;回族商店或副食店的「都阿」,大多數寫著「這裡出售的物品都是清真的」,「這裡的點心是伊斯倆目的」,「這裡出售牛羊肉」,明確告訴顧客:「這裡的牛羊肉是以真主的名義,經過阿訇宰殺的」。回族人多把「都阿」寫在紙上,逢年過節或婚嫁等喜慶日子來臨之際,張貼在房舍內外高處,以示慶賀。為了使異鄉的回族同胞易於發現自己,就把「都阿」懸掛門首。因紙質的「都阿」易於脫落、褪色,便開始使用木質、鐵質、搪瓷質、琺瑯質「都阿」,使其耐久常存。而在色澤方面,既有鮮明耀眼的紅色,也有阿拉伯沙漠中象徵植物生命的綠色,還有象徵純潔的白色。

在回族人銷售食品的流動車上或攤床上,除了能看到「都阿」外,還能見到一塊寫有「清真」或「西域回回」,或「清真食品」的木(鐵、鋁)牌,這個牌叫「湯瓶牌」。最初的「湯瓶牌」上畫有「湯瓶壼」圖案,上寫阿拉伯文或漢字,而現在的「湯瓶牌」卻不見湯瓶只剩牌了。但因習慣,回族人仍把它叫做「湯瓶牌」。至於某飯店或小吃部前掛著「藍幌」,那無疑是回民飯店了。

(二)回族的禮儀

見面禮

回族人相見時的禮節是說「色倆目」,即「安色倆目爾來庫姆」意為「主的安寧在您的身上」,是互祝平安和問候語。回答時說:「瓦爾來庫姆色倆目」,意為「主的安寧也在您的身上」。「色倆目」是阿拉伯語音譯,也譯為「撒拉姆」、「賽倆目」或「色蘭」,原意為「和平,平安,安寧」。婚禮

回族的婚姻,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因而在習俗上與漢族大同小異。雖然回族的人口很少,但他們仍堅守著習慣婚姻條件,即男女雙方都是回族;男女雙方在身體、勞動能力、為人等諸方面感到滿意;原則上有一、二位理智健全的證婚人;再加上合理的聘禮。對這個婚姻條件的基本認識是:同民族,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如果都是穆斯林(教徒),則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男女雙方身體強壯,後代必強健,愛勞動,有生活保障,愛學習,有知識,必明事理,性情溫和,誠實守信用,愛情專一,家庭生活必美滿;有理智健全的證婚人,出現特殊情況時,能做為依靠;至於男方要饋贈女方以適量的合理的聘禮,那不是婚姻的有效條件,而是男方履行的一項義務,或認為是訂婚的必要表現形式。如女方放棄或不要聘禮,婚約也是成立的。回族反對獨身主義、終身不結婚,提倡鰥寡不能獨守,寧可明正改嫁,不可外潔內淫。

回族男女青年經親友介紹,或是自由結識(近年又出現了婚姻介紹所),當他們相互了解,認為可以訂婚時,男女雙方的家長即可相會,俗稱「會親家」,當著子女的面定下親事。在這期間,回族男方習慣上要持茶葉和糕點送給女方,女方將茶葉和糕點分成若干份,分送給親友,以示喜告他們,便不能再有求婚者。接著便是登記、定日期、結婚、鬧洞房、回門等環節。在婚禮的前一天,男方家要請阿訇念「喜經」,同時還要紀念已故親人,到清真寺或故地走墳。穆斯林則請阿訇證婚,用阿拉伯文字「伊扎布」(即證婚書,意為「確定」),阿訇念祝賀詞。舉行婚禮時,設宴招待新親和賓客;晚飯時新郎新娘吃長壽麵;青年人參與鬧洞房;婚後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稱「回門」,舊社會舉行婚禮不放鞭炮、不吹嗩吶、也不用菸酒做招待,多數在星期五(主麻日、聚禮日)舉行。建國後有些變化:大多數婚禮,經過政府進行結婚登記後,不再履行寫「伊扎布」儀式;吸收了漢族婚禮鳴放鞭炮、貼喜字及錄音、錄像的形式;也開始姻酒招待賓客;還出現了回族同其他民族通婚的現象。

葬禮

回族的葬禮有三大特點,即土葬、速葬、薄葬。

土葬:是把亡人(或稱「埋體」,不稱屍體)直接放入土洞中,不用棺槨。放在外型為南北走向,北高(墳頭)南低,形似立體三角形。因各地土質堅實與鬆軟程度不同,所以採取不同的方法。土質堅實地區,如扶餘、乾安地區,一般採用洞穴埋室葬法(也叫掏「拉哈」、「穿堂」)。墳的形制為:墳坑南北向,先挖一個深約3--5米直坑,再在直坑的北側掏一個洞穴,這樣的洞稱「穿堂」,有一個洞口,用以放置亡人。也有的在直坑的西側,南北向橫著掏一個長洞(長短視亡人身長而定),這樣的洞稱「拉哈」,有二個洞口,便於把亡人抬進去。土質鬆軟地區採用上下直坑,即大小坑,下坑小、上坑大,不掏洞,用磚砌拱蓋,或在小坑周圍砌磚,把亡人放在小坑內,上加木蓋或水泥制板。土質稍堅實地區,也有在直坑上只加木蓋。或把木板下在土坑周圍,阿拉伯文稱「塔布」,上加木蓋。最後填土成墳。不管什麼形制的墳,其底部都必須是土地,不墊任何物品,直接把亡人放在坑內土地上,以不失其土葬的原則。

相關焦點

  • 我國民族的獨特習俗,回族不吃豬,藏族和滿族是什麼?你可知緣由
    ,而且有些也是保存著很長時間的歷史,還有一些文化習俗慢慢的流傳,至今也就形成了一部分人民的習慣,但是無論如何,不管是哪一個民族裡面的特殊習俗,都應該值得我們去理解和尊重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這個大家庭裡面才能共同的繁榮發展。
  • 【隴縣】固關街村成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5月 28日,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寶舉行,會議交流總結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成績和經驗,並向我省 5個全國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授牌。隴縣固關鎮固關街村成為我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各民族都有禁忌,藏族不吃魚,回族不吃豬,那我們漢人不吃什麼?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新的民族,各個民族既存在相同的習俗也有很都多不同的習慣,每個民族也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和禁忌,現在科技發達了,中國各個地方也都可以看到少數民族的人存在,最讓我們熟悉的應該是回族人,現在幾乎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回族人開的飯店
  • 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狗肉,漢族有「忌口」的肉嗎?
    大家好,我是小威,歡迎和我一起看世界,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非常遼闊的國家,在中國廣闊的國土上,分布著56個民族,其中我們漢族是主體民族,佔據人群當中的絕大多數,而其他的55個民族則是少數民族。這56個民族中,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習俗風情,他們之間可謂是各不相同。有一些民族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說維吾爾族和回族,維吾爾族以及回族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伊斯蘭教又有明確的教義禁止他們吃豬肉,因為伊斯蘭教認為豬肉是不潔的,所以,維吾爾族和回族人都是不吃豬肉的。
  • 回族
    吳禎的鬥爭事跡,標誌著回族工人的覺醒。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徵,在回族中播下了更多的革命種子。紅軍在回族地區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民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自由,使廣大回族群眾深受感動,使他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主張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抗日救國的道理。
  •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說說不同民族那些喝茶習俗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衣食住行皆有特色,喝茶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今天十三夷帶大家認識一下不同民族的喝茶習俗,感受一下茶的包容性。蒙古族還有個習俗,她們熬好的奶茶第一口不是給家人喝的,而是向天空揚灑以感恩祖先的恩賜,天地的保佑。回族|生活必備刮碗子養生茶回族人居住在大西北地區,主要集中在寧夏、青海和甘肅三個省區,地形大都是高原沙漠,氣候又幹又冷。
  • 為什麼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藏族不吃魚?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正如歌裡所唱的,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歷史背景不同、飲食文化也各有差異,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禮儀習俗。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回族、藏族、滿族的飲食習俗,為什麼回族不吃豬,滿族不吃狗,藏族不吃魚?
  • 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那漢族不吃什麼?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多年的傳承,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也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的民族習俗。因為每一個都有著自己不同的信仰,也就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就比如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所以大家就會疑問那漢族不吃什麼?
  • 為什麼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藏族卻不吃魚肉呢?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正如歌裡所唱的,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歷史背景不同、飲食文化也各有差異,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禮儀習俗。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回族、藏族、滿族的飲食習俗,為什麼回族不吃豬,滿族不吃狗,藏族不吃魚?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少數民族民間歌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在當今社會成為了一種資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在少數民族中比較常見的有傳說、歷史和神話為主的敘事歌曲,有勞動生產時唱的勞動歌曲,有表現愛情和日常生活的歌曲及各種儀式上演唱的歌曲,由於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本系列內容將著重以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侗族和壯族幾個民族的歌曲進行講解和學習。
  • 特寫:中國解放軍裡的「民族連」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0%以上。     在買買提的連隊裡,漢族卻成了「少數民族」。除了連長是漢族,戰士們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和回族。     佔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千萬人口中60%以上是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在此地參軍不足為奇。
  • 藏族不吃魚肉,回族不吃豬肉,那我們漢族不吃什麼食物?
    藏族不吃魚肉,回族不吃豬肉,那我們漢族不吃什麼食物?大家都知道,我國土地面積十分廣闊,人口也是最多的國家,擁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和其他民族不一樣的民族習慣、民族風俗、民族特色。雖然每個民族之間存在著很多不同之處,但我們國家還是堅持區域自治、求同存異的方針和政策,始終以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去接納每一個不同民族。我們每個民族之間互相理解和尊重對方的民族習俗、民族文化和民族的生活習慣。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有愛的心,國家才會逐漸強大,民族之間才能和諧相處,我們才能一起共同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 回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魚肉,漢族有「禁忌」的肉嗎?
    在這97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孕育了許多的民族。中國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中以漢族的人口數目最為龐大。這56個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習慣都各有不同,所以給中國添加了一道道美麗的色彩,同時也導致這56個民族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禁忌」,像是回族是不吃豬肉的,藏族人是不吃魚的。
  •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從教育起點公平到教育過程公平
    摘要:由於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薄弱、高考招生優惠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普遍存在國家通用語言不熟練、學習基礎薄弱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有必要採取措施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
  • 吉林省縣級市,大安市
    大安市是吉林省白城市縣級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地處松嫩平原腹地。總面積4879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大安市轄10個鎮、8個鄉(1個蒙古族鄉)、5個街道、12個場站,共有223個行政村、619個自然屯,設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大安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路21號。
  • ...是回族,白敬亭是滿族,佟麗婭是錫伯族,看到關曉彤:不愧是京城格格
    但在娛樂圈少數民族的明星可不在少數,甚至很多深藏不露的明星大家都以為他們是漢族呢。劉詩詩是回族,白敬亭是滿族,佟麗婭是錫伯族,看到關曉彤:不愧是京城格格! 或許就連劉詩詩的粉絲們都很少知道她其實是回族人吧?
  • 吉林省兩地緊急排查涉疫鱈魚!
    遼寧省錦州市檢查外包裝陽性同批次鱈魚在前郭縣流通情況遼寧省錦州市核酸檢測發現轄區內冷庫存放的俄羅斯進口鱈魚外包裝呈陽性結果,同批次貨物流入前郭縣,前郭縣立即開展排查,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具體相關情況如下:物品已經規範存放。
  • 滿族不吃狗肉,回族不吃豬肉,少有人知道漢族人不吃什麼肉!
    我們國家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風俗都是大不相同的,也正因為有著許許多多的民族,才豐富了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例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的摔跤節,都體現了我國多姿多彩的文化。除了一些節日有不同,在飲食上面許多民族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他們不吃一些東西也是有著各自的原因。
  • 被誤解的少數民族青年
    但現在好像不一樣了,很多少數民族年輕人也正在嘗試更多新穎的方式,不斷打破人們傳統印象,無數人也通過鏡頭和視頻不斷了解這種新的這次,我們就和三位少數民族青年聊了聊關於身份和身份之外的故事……但永吉知道,大家不是覺得她有多好看,而是民族服飾的功勞。讓永吉驚豔的還有一個內蒙古選手用羊角做的頭飾、像羽毛一樣漂亮的裙子,都是她從來沒有見過的,永吉覺得改制藏服的事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