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拍攝的老照片,珍藏了71年,經歷過槍林彈雨、南徵北戰

2021-01-10 梨花的事
兩個紅軍戰士韋國清和劉清明

文章摘自軍中老照片

這是一張紅軍時期拍攝的老照片,珍藏了 71年。照片上,是兩個年輕的紅軍戰士,左邊是劉清明,右邊是韋國清。

1933年3月,劉清明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同年7 月,被選送瑞金中央紅軍學校深造,8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紅軍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在軍事上、政治上得到系統、全面的提高,在最後的戰術考核中,他所領導的班以優異成績被評為紅校模範班稱號,學習結業後,被選留校,任軍事教員。在瑞金中央工農紅軍學校學習時,他認識了韋國清,韋國清也留校任瑞金中央紅軍學校的軍事教員。

二萬五千裡長徵時,他們兩人都是中央紅軍「幹部團」的,「幹部團」團長是陳賡、政委是宋任窮。長徵中,「幹部團」的主要任務是警衛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並負責儲備、培訓和為部隊輸送幹部,是一支特殊的精幹戰鬥團隊。其成員都是從部隊選調上來的班、排長以上幹部。劉清明當時是「幹部團」軍事教員,韋國清當時任「幹部團」特科營營長。他們共同參戰,一起度過了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在強渡烏江時,當時擔任營長的韋國清,帶領連隊星夜急行軍30公裡,趕到邊界河渡口,在器材短缺、水深流急、軍情緊迫的嚴峻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及時地把浮橋架到烏江對岸,為紅一方面軍迅速跨越烏江、奪取遵義創造了有利條件。1935年5 月,他倆共同參加了搶佔金沙江重要渡口皎平渡、奔襲通安州的戰鬥。

他們在一起戰鬥、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日子,相互尊重,配合得十分和諧,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1935年6 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合後,在中國工農紅軍幹部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時,劉清明任營的軍事主任教員,韋國清是他的營政委。在抗日紅軍大學第三科時,韋國清任第一團團長,劉清明是第一團步兵營軍事主任教員。

韋國清是眾所周知的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能文善戰,平易近人。

1936年7 月,韋國清在抗日紅軍大學第二步兵學校(教導師)任團長時,劉清明任該校第三團副團長,後又任團長兼軍事主任教員。不久,他們都被調到抗大,只不過,韋國清先是調八路軍總部任隨營學校校長,而劉清明調到延安抗大總校。兩人在此時分離。

共同的目標使他們相識,共同的使命使他們熟悉,幾十年風雨同舟地生活和工作,他們配合得十分融洽,幾十年生離死別的戰鬥,結下了深厚戰友情。這種戰友情充滿著真情,充滿著真摯,充滿著「勝利」信心。兩人在即將分別奔赴新的崗位時,在慶陽城的照相館拍下這張合影。

照片上,是兩個年輕的紅軍戰士,左邊的劉清明和右邊的韋國清都身著淺灰色紅軍棉服,他們相擁而立,韋國清的右臂搭在劉清明的肩上,劉清明的左臂搭在韋國清的肩上,十分親密。當時,戰火紛飛,紅軍結束長徵不久,條件十分艱苦,能留下一張相片實屬不易。

這張照片跟隨劉清明經歷了槍林彈雨、南徵北戰,後來又屢屢搬遷,「文革」中,家又被洗劫抄查,照片仍保持完好無損,非常珍貴。可惜的是,劉清明和韋國清其他的合影照片都沒有能夠保存下來。

劉清明(1914.2~ 1998. 12)湖北省漢川縣人。1933年3 月參加紅軍,同年8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徵。原任總參謀部測繪局政治委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韋國清(1913.9 ~ 1989.6)廣西東蘭人。壯族。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徵。原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兩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令臺灣正修科大師生感動
    「家國·傳情·團圓」——兩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巡迴展在正修科技大學剪彩。(中國臺灣網發)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高雄消息2012年12月15日,由《兩岸關係》雜誌社主辦,北京東方天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臺灣中州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協辦的「家國·傳情·團圓」——兩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巡迴展,在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圖書館正式啟動。《兩岸關係》雜誌社辦公室副主任吳江、臺灣正修科技大學副校長鄭舜仁,臺灣中州科技大學終身教育處處長謝清隆出席活動並致辭。
  •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暨重陽敬老聯誼會在京舉辦
    他說,「今天贈送的二本書畫集,一本是《開國將軍》墨寶珍藏集,另一本是《中國人健康夢》。開國將軍墨寶珍藏集,選編了80位開國將軍墨跡,寓意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80幅墨寶,前面的幾位大將、上將,如黃克誠、陳庚、肖勁光等幾幅是複製《紅軍將帥》墨跡的,其餘都是王金育收藏的原作,80位老將軍,包括在座的王定國、楊思祿、李其華等百歲老將軍大多數是參加了長徵的老紅軍,小數將軍雖然不是紅軍,但都是那個時期的老革命,如地下遊擊隊、決死隊,老八路。
  • 1934年長徵出發時,五大紅軍軍團長分別是誰?後來結局又如何?
    戰士們在兩年的時間裡,通過非凡的智慧與勇氣,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勝利到達根據地。我想它的勝利,除了戰士們堅定的信念以外更離不開紅軍五大軍團長的指揮,那麼你知道紅軍五大軍的團長分別是誰嗎?紅一軍團的團長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德。1922年,朱德加入黨組織,期間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授予啥軍銜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一方面軍先後組建過七個軍團,而紅四方面軍則不設軍團級作戰單位,由方面軍直接下轄軍,紅二方面軍是由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合組而來,而紅六軍團原屬中央紅軍建制,此外,陝甘寧紅軍和鄂豫皖的紅25軍還曾合組為紅15軍團,可以說,這個時期的紅軍隊伍,算得上是兵強馬壯了。
  • 山口百惠與山口淑惠的姐妹情深,一組珍藏的老照片見知玄機
    山口百惠與山口淑惠的姐妹情深,一組珍藏的老照片見知玄機《蒼茫時分》是山口百惠結婚退出演藝界後,用了四個月時間寫成的一部「自敘傳」,在書中百惠誠摯的剖露了自己從一個出身寒微的私生子成長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明星,百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何時、何地、怎樣出生的,她沒有像世間一般的母子那樣,母親對孩子說起
  • 碧安記憶——老照片
    老照片,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也是情懷。每一張照片都是我們珍藏的回憶印記,老照片不僅讓我們懷舊和懷念。也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新感受和思考,一張照片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曾經走過的那些巷口小橋小溝小河,明日是否依然留存,對面坐過的同事村裡的大叔大嬸。……是否還會遇見,時代改變著這座小鎮的容顏。不變的是你我的懷念,一座有故事的小鎮,此生不說再見。讓我們追尋歲月的痕跡,穿越流逝的光陰。
  • 清末時期的香港老照片:殖民下的偽繁華,侵略者高高在上佔地為王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清末時期的香港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的香港,位於中環的太古大廈,該大廈位於皇后廣場東邊,最早的香港電訊局便是在這裡成立的。
  • 青島「我與海豹館的光陰故事」老照片徵集活動啟動
    每個人心中,都有小心珍藏的珍貴回憶。或許是一首歌,或許是一段記憶,或許是一張老照片的定格……那些穿越時空的惦念,成為記憶中永遠不可抹去的溫脈情懷。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放展覽,到如今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時光變遷,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景區的海豹館見證了一段又一段的難忘歲月。
  • 小葉丹:與紅軍歃血為盟的彝族英雄
    這裡有光榮的歷史——1935年5月22日,長徵中的紅軍與彝族家支首領小葉丹在彝海畔歃血為盟,成為長徵途中的傳奇一幕。小葉丹,生於1894年,是四川冕寧彝族果基家支有聲望、有影響的首領。1935年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優勢敵軍的追堵攔截。為粉碎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中共中央決定繼續北上,通過彝族區,搶渡大渡河。
  • 西北根據地的紅軍後來哪去了?抗戰時期成為八路軍的王牌旅
    抗日戰爭時期,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陝北紅軍和紅25軍合組的紅十五軍團,則改編為八路軍的115師344旅,由原來的紅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擔任旅長,下轄688團、687團兩個團,以及一個警衛營,共有六千多人的兵力,是115師的兩個主力旅之一,戰鬥力非常強大。
  • 二戰時期老照片:小男孩的表情讓人心酸,最後一張有點壓抑!
    今天一不小心看到了些二戰時期的照片,不禁讓我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光。現在就讓魚魚帶你一起去看看那時候留下的老照片,感受一下戰爭年代的人們的心情。小男孩和娃娃這張照片拍攝於1940年,這裡剛剛經歷過一場轟炸,這個地方是如今的繁華的都市倫敦。而此刻這裡只有一片廢墟,小男孩在轟炸下倖存了下來。可是周圍的一切都變了,漂亮的房子變成了瓦礫。
  • 當年兩人一是師長一是班長,38年後師長是副國級,班長卻成正國級
    說起陳錫聯,那是我軍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紅軍時期就已經是師級幹部,八路軍時擔任過385旅旅長,夜襲陽明堡一戰讓日軍損失戰機24架,讓我軍的聲望得到顯著提高。解放戰爭時率領三縱南徵北戰,是中野的王牌縱隊,為全國的解放大業立下巨大的功勞。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陳錫聯的光輝戰績,而是他與一位老部下的革命友誼。
  • 看過山口百惠、鄧麗君珍藏的老照片,誰才是你心中的至美女神?
    看過山口百惠、鄧麗君珍藏的老照片,誰才是你心中的至美女神?1、山口百惠1984年,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在中國播出,山口百惠一襲學生裝,淺淺的笑容,調皮可愛的小虎牙,一顰一笑,是那麼清純靚麗,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並且在短短幾年間紅遍亞洲,很多港臺明星比如張國榮和梅豔芳等都翻唱過她的歌曲,可見其知名度。在事業的巔峰期,山口百惠為愛隱退,嫁給了三浦友和,兩人堪稱世界上娛樂圈最純潔最相愛的情侶,他們合作的影視作品也成為經典的永恆。
  • 薛蠻子與其「好玩又賺錢」的中國老照片收藏
    這一組照片是攝影家菲利斯·比託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跟隨英法聯軍時拍攝的大沽炮臺、天津北塘、通州八裡橋、北海、天壇、雍和宮正門、紫禁城和頤和園等共18張照片,其中包括在午門上拍攝的6張照片重疊而成北京全景圖。此外,這組影像中的頤和園文昌君帝廟,在照片拍攝幾天後,就被英法聯軍燒毀,這張圖片也成為如今世上僅存的文昌君帝廟影像,並且是在拍攝當年1860年在北京洗印的。
  • 清末時期的上色老照片,真實的焚燒鴉片場景,圖5難民兒童很可憐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清末時期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下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清朝晚期飽受了鴉片的侵害,從而在實行改制的時期,清政府下了禁令,禁止開設煙館、販賣和吸食鴉片,這些鴉片一旦被查獲將被立即焚燒。
  • 穿紅軍服、吃紅軍餐,鬥魚主播體驗 「紅軍的一天」
    9 月 2 日上午,鬥魚主播們在黃洋界和小井紅軍醫院分別以 「依靠群眾求勝利」和 「艱苦奮鬥攻難關」為主題,進行了現場教學。在峰巒疊嶂的黃洋界,鬥魚主播們重新經歷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重溫了革命先烈們在崢嶸歲月裡的英勇無畏、奮勇拼搏的不屈精神和依靠群眾求勝利的傳奇故事。
  • 大將必須在紅軍任過軍以上職務,陳賡沒當過軍長,為何能當大將?
    01「1955年評定軍銜時,有一些硬性規定,像開過大將必須在紅軍時期擔任過軍級以上職務;上將必須擔任過師級以上職務;中將必須擔任過團級以上職務……」——吳法憲。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了解歷史細心的朋友應該有所發現,陳賡在紅軍時期並沒有擔任過軍長,為何能夠成為開國大將呢?並且還排在第四位。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他雖然沒有幹過軍長,但是他幹過另外一個和軍長平級的職務——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這樣一來,他完全是符合硬性規定了。
  • 看過潘迎紫、寧靜珍藏的老照片,誰飾演的大玉兒最令人驚豔?
    看過潘迎紫、寧靜珍藏的老照片,誰飾演的大玉兒最令人驚豔?一、潘迎紫版大玉兒潘迎紫,1945年6月5日出生於江蘇蘇州,華語影視女演員,也是八十年代臺灣紅到發紫的演員,外型嬌俏,討人喜歡,再配上專門為她設計的戲服,她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實在是動人心魄。潘迎紫因為能以數十歲的年齡出演青春少女,因而有娃娃的封號,尤其是在《一代女皇》《一代皇后大玉兒》中,由女主角小時候直演到老的表現,備受佳評。
  • 紅軍時期徐向前遠離黨中央作戰,但其遊擊戰思想與毛主席不謀而合
    因此蔣介石知道這裡也有紅軍,而且還在萌芽狀態的時候,他剿滅的心思就非常大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徐向前在根據地還立足未穩,蔣介石就開始圍剿了。1929年6月,蔣介石派羅霖和李克邦南北夾擊,出兵圍剿。參加作戰的部隊,浩浩蕩蕩有上萬人,結果被徐向前帶著100多新兵就乾脆利索地給粉碎了。
  • 新疆軍區某紅軍師:那閃爍在官兵眼眸裡的「血性密碼」
    陳闖闖來自一支英雄的部隊——新疆軍區某紅軍師。這是一支由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和領導的西北紅軍部隊,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3月成立的延川遊擊隊。在此後的幾十年裡,部隊南徵北戰,積澱形成了「對黨忠誠、信念堅定,長攻善守、勇猛頑強,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熱愛人民、甘於奉獻」的紅軍師精神,鑄就了「走遍新(新疆)西(西藏)蘭(蘭州)、聽從黨召喚」的厚重師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