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因叫聲像豬人稱豬聲牛,藏民衣食住行都靠它
相信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們一定對家畜有一些了解吧!山羊、黃牛、豬、雞、狗等都是一些常見的家畜,對於農村人而言這些家畜對我們的衣食住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家畜當中牛可以算得上是老大哥了,所以它必須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每年到了播種季節和秋收季節,牛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春天耕種,秋季豐收都是離不開它的;不過相信大家一般見到的都是一些老黃牛吧!因為這種牛是非常多的,但是牛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珍貴的牛種吧!它就是西藏犛牛。
牛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憨厚、倔強、有毅力,西藏犛牛也是一樣的,這種牛可能在外觀長相方面與我們常見的黃牛、奶牛不大一樣,最大的區別是毛髮和牛角,一般奶牛和黃牛的毛髮是短的,牛角也很小,而西藏犛牛的毛和角卻很長,而且西藏犛牛的牛角是向後方彎曲的,不過最大的區別還是在顏色方面,因為西藏犛牛的毛是黑褐色的,這一點和黃牛的區別很大。之所以有這些區別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一些地域性差異和物種的不同,這一點相信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老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個道理動物身上同樣適用。
大家應該知道一般性的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高原地帶是很難生存下來的,因為高原地帶氣候寒冷、空氣稀薄,但是我們號稱豬聲牛的犛牛卻不一樣,它的環境適應能力非常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生存非常地輕鬆,沒有一點兒壓力,青藏高原這廣袤的土地似乎是上天特有的安排,對它們特有的眷顧。很多人都以為犛牛隻有西藏有,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了解我國地貌特徵的人都知道,我國西部地區和西北部地區海拔都非常高,除了西藏外,在四川、新疆、雲南等地方都是有犛牛的,因為這些地方的高山草原、草甸地區同樣適合它們生存,不過這些地區的犛牛與西藏犛牛還有有一定的區別的,包括在長相和叫法上都有一些區別。
放眼全球,犛牛可以說青藏高原的一種特有物種,所以人們習慣性地把它稱為西藏犛牛;根據相關可靠統計,全球共有一萬多頭犛牛,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集中在青藏高原上,所以說這一點還是挺值得西藏人驕傲的。有一句老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句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對於西藏的人民來說自古以來犛牛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平時的一切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可以說西藏犛牛全身是寶。比如平時藏民們可以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犛牛身上的毛藏民可以把它剪下來,冬天蓋到帳篷上禦寒或者是把犛牛身上的毛稍作加工做成衣服;不僅如此,犛牛糞也是有用的,藏民們平時燒火做飯用的都是犛牛糞,所以說犛牛對藏民們的用處是非常大的。
所以說自古以來,西藏人民都把犛牛看得比自己的命還要重要,因為藏民們都是靠遊牧為生的,犛牛是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在藏民們的心裡犛牛就是雪域之舟,因為它們的背上馱著高原子民交給它們的重任,所以每一個藏族同胞打心底裡敬重犛牛。大家假想一下,如果我們的雪域高原沒有這麼溫順、堅韌、頑強的家畜,估計高原人民的生活會苦很多,畢竟犛牛給藏民們帶來的便利和給他們生活中創造的經濟價值是比較大的,如果沒有犛牛的話,藏民們的日常生活將會受到嚴重阻礙,可想而知這種動物的重要性。
小編說了這麼多關於西藏犛牛的一些情況,相信大家應該對其有了一個細緻的了解,其實關於西藏犛牛的一些知識還非常地多,用三言兩語表達清楚的話似乎不太可能。總之,西藏犛牛是西藏特有的一種物種,這種物種已經保留了幾千年,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它會有一些進化和演變,不過可以確定一點,它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藏族同胞對其稱讚的。其實除了犛牛之外,西藏還有很多的特有動物,它們對於西藏來說無非就是錦上添花,使得西藏的物產資源更加豐富而已,所以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了解,小編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評論加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