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擁有獨立DAC和耳放模塊的手機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它們都被冠以「HiFi」的名號,而其中魅族在MX4 Pro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在全新旗艦PRO 5上再一次在音質上做出了突破,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聊聊它的「Retina Sound 2.0」。
硬體架構
在探討魅族PRO 5聲音特性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HiFi系統的組成。PRO 5的音頻硬體大體上和MX4 Pro一樣,都是以ES9018K2M以及OPA1612為核心的,不過在MX4 Pro的基礎上,加入了類Solo耳放的電路,加入了4對NXP大電流三極體,進一步提升推力。所以從音頻硬體上來看,PRO 5毫無疑問是比MX4 Pro更加優秀的。
ES9018K2M是HiFi手機常見的DAC晶片,它曾經被用在魅族MX4 Pro、vivo X5Max、小米Note等產品上,性能很強悍,擁有127dB的信噪比和-120dB的THD,這樣的數據放在隨身聽上也是很出眾的。
OPA1612則是德州儀器的一款著名的運放晶片,它被用於MX4 Pro和X5Max系列上,相對Xplay3S上的OPA2604,有著更強的性能,而且對於便攜設備有著更好的適應性。
而PRO 5的特別之處在於引入了著名耳放Solo的電路結構,讓它對各種耳機有更強的支持度。Solo耳放是英國Graham Slee公司推出的經典耳放,在發燒友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對森海塞爾HD600、HD650等產品有著很好的支持度。不過話說回來,Solo耳放放到現在的標準裡性能可能也不算出眾了,更多只是追求一種「毒德大學」的感覺,很多好聲音素質可能不高,但是勝在味道足夠好。
另外有一個點比較特別,PRO 5還支持平衡接口的耳機,不過這種設計對於一般手機用戶來說可能實用性比較低,畢竟「資深老燒」很少用手機來聽歌…
音樂播放器
回歸到PRO 5的音樂播放器,由於PRO 5在截稿的時候還沒升級到Flyme 5,所以在界面上它和MX5等產品是完全一致的,在播放器下端有四個導航欄,能方便地在在線音樂、搜索和本地音樂之間進行切換。在播放器設置裡有均衡器、Dirac HD Sound等選項。
均衡器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說的EQ,而Dirac HD Sound可以自行適配不同品牌的耳機,支持魅族EP21HD、音特美ER4P、鐵三角CKM500、森海塞爾IE8i等產品,它可以根據具體的耳機型號來調整手機本身的聲音特性,讓聽感更加出色。
而關於HiFi Sound的設置方面,PRO 5在設置裡面和MX4 Pro一樣,都可以針對不同的耳機類型進行設置增益大小,同時也可以讓耳機接口作為線性輸出接口。但是這裡會存在一個問題,在搭配阻抗非常低的耳機(例如筆者使用的VE6 X1、NF4等定製耳機)的時候,會出現強制低增益的情況,並不能手動調節增益模式。
聲音表現
試聽環境:
對比器材:vivo X5Max S、魅族MX4 Pro、蘋果iPhone 6s Plus
試聽耳機:達音科Titan 5、Vision Ears VE6 X1、Hidition NT6-Pro、NF Audio NF4。
試聽曲目:機動戰士UC原聲-UNICORN(WAV)、謝安琪-我們都被忘了(96kHz、24bit,FLAC)、Maroon 5-Sugar(FLAC)等。
本次體驗的是魅族PRO 5的Sample版,基於Flyme OS 4.5.4A,僅供參考。
聲音風格
PRO 5總體而言屬於中性偏暖厚的聲底,第一耳朵聲音素質比較吸引人,厚聲的風格也讓它更加適合部分人聲的演繹。雖然聲音走向上和MX4 Pro可謂一脈相承,但是PRO 5在高頻延伸、聲場表現方面都明顯要比前作更加出色,控制力有著明顯的提升。PRO 5的聲音在手機裡面已經算是比較規整的,該有的基本可以說都有。當然了,這臺手機聲音也不是說一點缺陷都沒有,放在很多燒友的眼光裡,會覺得解析力還差了點意思,高頻略微欠缺,另外低頻下潛還不是很足。但是PRO 5的總體調音是很貼合普通用戶的聽音觀的,量感足夠的低頻,貼臉的中頻,用來聽一些「動次打次」效果相信會讓人滿意。這樣的聲音風格和我們潛意識裡ES9018K2M的聲音似乎有一些出入。如果讓筆者總結一下PRO 5的聲音,那就是沒有傳統發燒器材那樣過於追求HiFi味,而是接地氣,適合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口味。另外由於產品定位原因,加上筆者手上大部分的頭戴式耳機都是平板耳機,所以本次體驗主要還是圍繞可攜式的耳塞搭配為主的。從推動力來看,應付一般的耳塞當然不在話下,偶爾搭配一些高阻抗的耳機也未嘗不可,不過建議還是不要「越級」挑戰一些大型頭戴耳機了。
VS iPhone 6s Plus
和往常一樣,iPhone 6s Plus使用了Cirrus Logic公司的音頻IC,不過型號是以往沒有見過的338S00105以及338S1285(即iPhone 6s/6s Plus內有兩顆音頻IC),而我們暫時也不清楚這兩塊晶片是如何分工的。iPhone 6s Plus的聽感,已經和我們印象中蘋果的「白開水」背道而馳,添加了不少的味精。PRO 5相比iPhone 6s Plus聲底更厚,低頻能量更大,聲音的染色要更多,會比較迎合大部分用戶的聽音習慣。而高頻方面,雖然細節上基本相若,但是PRO 5的高頻會給人一種強行削減的感覺,不如iPhone那麼自然。雖然使用了手機裡頂級的DAC晶片,但是PRO 5在解析、聲音結像方面相對iPhone 6s Plus卻不佔優勢,這裡也讓人感嘆蘋果對晶片性能的壓榨。在聽一些男聲方面,PRO 5得益於偏厚的聲底,有著更佳的聽感。而女生方面,相對而言聲音顯得「清秀」的iPhone 6s Plus會表現得更加自然。另外,在聲場方面,PRO 5略微橢圓形的聲場相比iPhone 6s Plus來說顯得不夠規整,不過在橫向聲場表現方面要略好一些。對比這兩款手機的聽感,會發現雖然PRO 5在硬體方面堆足了「料」,但是在聲音素質上也只能和iPhone 6s Plus戰個五五開,就PRO 5的這套配置而言,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VS MX4 Pro
作為同品牌、同音頻架構的產品,PRO 5和MX4 Pro的對比結果可以說出乎我們意料,前者在整體的聲音素質可以說提升十分顯著。雖然從調音路線上來看,PRO 5和MX4 Pro一樣,都是走著重中低頻染色的路線,但是PRO 5的聲音更加中正,控制力有大幅度提升,低頻方面有所收斂,相對而言MX4 Pro可以說是有些不修邊幅,這場對決可以說毫無懸念,魅族也讓我們看到了它在聲音方面越趨成熟。
總結
從筆者這次對PRO 5的試聽來看,魅族對這臺手機在調音方面是有下功夫的,至少讓我們見到一個更為「健康」的聲音,同時又保留著不錯的素質,整體的聲音表現讓人滿意,在一些細節如果能再好好斟酌一番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從HiFi手機的格局來看,獨立DAC陣營的vivo、魅族、小米、樂視等廠商都可以說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都用儘自家的優勢來發展這個領域。而使用Codec晶片的佼佼者蘋果、三星憑藉它們在產業的優勢和相對較好的調音,也做出了不差於獨立音頻架構聲音。從整個氛圍來看,越來越多廠商開始重視手機的音質表現,這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而在PRO 5的這款產品上,讓我們看到了魅族的誠意,在維持較高素質的情況下,聽感相比前代產品有大幅提升,而如果在一些聲音的細節再積累多一些經驗,進一步深入調教,並在HiFi系統設置方面給予用戶更多樣化的選擇,相信PRO 5的聲音會給玩家們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