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裡的茶花、茉莉花、茉莉花或九裡香,出現黃葉的情況,葉脈和葉脈的周邊還是綠色的,但是葉脈之間的葉肉就是黃色的,這種黃葉的情況,就是土壤缺乏酸性肥,土壤的pH值偏高導致的。
1、硫酸亞鐵不要亂用
解決這些熱帶、亞熱帶開花植物的黃葉問題,是要對症下藥的,不是所有的黃葉,都用硫酸亞鐵來解決,只有出現缺鐵性黃葉,才需要給植物花卉補充硫酸亞鐵溶液。
植物會出現黃葉的情況,有可能是澆水過度頻繁,這時候就要檢查根莖底部的盆土是否過度潮溼?土壤適合一直有積水?
上面是龜背竹黃葉
另外缺乏光照,會導致植物的葉子瘦黃;過度暴曬會導致葉子焦黃;施肥過多或施肥過濃會導致葉子出現肥傷,上面這些情況都會引起植物黃葉,大家要根據環境養護條件來改善,避免亂用硫酸亞鐵。
2、缺鐵性黃葉:
有很多喜歡酸性的植物,土壤偏鹼就容易導致植物黃葉,這種黃葉就比較奇特,整片葉子只有葉脈處還是翠綠色的,葉子的其他部分都是呈偏黃的狀態。
出現缺鐵性黃葉,可能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就包括長期直接用自來水給植物補充水分,就容易導致礦物質和鹽鹼物質沉積,容易引起黃葉。
另外,經常給植物補充複合肥,也會導致礦物質的累積,也是容易引起缺鐵性黃葉。
3、如何正確使用硫酸亞鐵?
但是為什麼有很多朋友說用了硫酸亞鐵之後,就無法改善缺鐵性黃葉,其實就是使用的方法不對導致的。
在我國絕大部分地方(西部和北部地區),自來水的水質都是偏中性或弱鹼性的,而硫酸亞鐵又是非常容易氧化的,如果遇到鹼性的物質,就會變成氧化鐵,就比如混合一些偏鹼性的自來水,顏色就會變成鐵鏽色,而不是硫酸亞鐵溶液(綠色的溶液)。
硫酸亞鐵是屬於「二價鐵」,就是比較容易氧化,如果加到一些偏鹼性的水中,就會變成鐵鏽一般的顏色,也就是說會被氧化成三價鐵,就會失去給植物補充鐵元素的作用了。
我們在使用硫酸亞鐵之前,要降低自來水的酸鹼性(也就是pH值),或者使用一些中性或偏微酸性的水,就比如雨水,當然比較奢侈一點,就可以用到純淨水。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水裡面先添加一些檸檬酸(酸性伴侶),這樣就可以降低水的pH值,接著就可以放入硫酸亞鐵,攪拌均勻就可以得到綠色的溶液,之後澆到盆土中,就可以改善缺鐵性黃葉的問題。
各類喜歡微酸性土壤的植物出現黃葉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改善土壤的pH值來緩解,就比如定期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堆肥土,泥炭土和腐葉土,都可以改善土壤的酸性,這一點在我們養護梔子花、茉莉花、杜鵑花、茶花等植物的時候就要用到。
4、月季和繡球黃葉咋處理?
如果家裡養的月季花、繡球花等植物出現黃葉的情況,有些是缺鐵性黃葉(有些是缺鎂性黃葉),葉脈周圍都是黃色的,只有葉脈還是綠色的,這種也是缺乏鐵元素和鎂元素,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到螯合鐵或七水硫酸鎂。
很多人都不認識七水硫酸鎂,它就是「瀉鹽」,是一種天然無毒的材料,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硫酸鎂化合物,可以促進各種植物的生長,增強植物吸收養分的能力。
植物花卉如果缺乏鎂元素,葉片裡面的葉綠素就會急劇下降,葉片上就會出現「失綠症」,具體表現就是植物的根莖底部上有很多葉子開始發黃,底部葉子的邊緣處也會出現葉子發白的情況,枝條底部的所有葉子都會出現發黃的情況,葉脈還是綠色的,只有葉肉是黃葉的。
當然要先跟大家說明一下,七水硫酸鎂是呈中性的,是比較溫和的一種肥料,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植物花卉吸的月季花,在生長期間就可以每隔一兩個月補充一次七水硫酸鎂,就直接在盆土邊緣處撒上兩三克就可以了。
七水硫酸鎂也可以兌水後噴灑到植物的葉片上,兌水的比例是1:500,可以直接澆到葉片和根莖底部,也能增強月季花對肥料的吸收。
很多朋友都不了解什麼是螯合鐵,它就是一種補充鐵元素的肥料,是直接給植物補充鐵元素的,並不是增加土壤裡面的鐵元素,也不會改善土壤的pH值,螯合鐵是直接作用在植物上的,所以對於一些喜歡酸性土的植物,就不太適合用,常見的梔子花、茉莉花、茶花等熱帶開花植物施肥。
總結:
如果是喜歡酸性土的觀賞花卉,包括:茉莉花、梔子花、茶花、杜鵑花、秋海棠、朱頂紅、翠菊、落新婦和杜鵑花等植物,我發現它們的葉脈還是翠綠的,但葉片整體發黃,那一定要補充硫酸亞鐵溶液,就是改善土壤的酸鹼性。
而如果是喜歡中性土壤的各類植物,並不是要改善土壤的pH值,這類植物出現缺鐵性黃葉,包括月季、薔薇等,那就可以直接給它們補充螯合鐵,可以很好的改善黃葉的情況。
大家也要學會分辨缺鐵性黃葉和缺鎂性黃葉,缺鐵性黃葉是表現在植物枝條上的所有枝葉上,包括老葉和新葉,而缺鎂性黃葉則會出現在植株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