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貓的體積和老虎一樣大,貓能秒殺老虎嗎?
眾所周知,貓有家貓和野貓之分,由於人類的影響家貓的生活習性和飲食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寵物貓對貓糧的依賴性很強,甚至出現了有的貓沒有魚拌飯不吃飯的情況,因此相比野貓而言家貓的「野性」少了很多。
以前有貓姓「豆」的說法,不吃像豆腐一類的豆製品,並且貓與狗天生是一對冤家,它還是狗的師傅,由於狗天性喜歡熱鬧,總是不由自主的以前腳向貓表達一下友好,可是這在貓看來是一種公然的挑釁,也總是不經意用爪子去撓狗的鼻子,一場撕咬在所難免。而貓的體型比狗小得對,吃虧也是難免的事,不過聰明的貓也知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道理,好在自己會爬樹,而這項本領並未傳給狗。
我們都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老虎是大型貓科動物,貓屬於食肉目貓科動物,儘管二者都是現代貓科動物,但是由於生活習性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即便是貓的個頭與老虎一樣大,不是貓秒殺老虎,而是老虎拿出鎖喉或咬脊椎的殺手鐧幾個回合就能擒獲貓。
因為老虎是叢林之王,在生活史中包括身體結構、柔韌度、咬合力等身體的各項機能得到進化,是適應環境、生存能力提高的表現,因此相比而言在食物鏈中處於一個頂級的階段,靠捕捉其他動物為食。
其實,任何假設要有一定的事實依據,正如獅子也是大型貓科動物,但是自然界中與老虎的生活區域不相重合,老虎生活中叢林之中,獅子生活在草原上,因此二者基本上不會相遇。而貓與老虎早在多少代之前就以「分家」,所以二者並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老虎不會遷就貓,而貓看到比自己體型大的也會立馬開溜,而至於有沒有「貓仗人勢」就不得而知了。
傳說貓是老虎的師傅,教會了老虎所有捕獵技巧,唯獨沒有教老虎爬樹。然而事實是老虎也會爬樹,只是龐大的體重限制了它們的靈巧。貓和老虎一樣大,就也是「虎」了。
老虎在過去也被稱為大貓、大蟲,大貓是從體態上來說,和人類養的貓很像;大蟲是從危害上說的,佔山為王影響人類生活。貓的骨骼結構和虎非常相似,光看骨架的話,老虎基本上就是放大的貓,肌肉群的構造和維度,也使得那麼大的貓和老虎會有相當或者稍遜色的力量,老虎要想戰勝一個戰鬥經驗豐富、同樣有強大力量的對手,也不會是很容易的事情。可參考獅子和老虎,歷史上人類也搞過一些「獅虎鬥」,還從來沒有一方秒殺另一方的實例,貓長的和老虎一樣大,結果也還是類似的。反而貓放大以後,會由於行為跟不上思考不適應,被老虎給打敗。
當體型放大到老虎那樣以後,貓的靈巧優勢就不在了。
地球生物的神經構造是類似的,神經傳導速度差不多,而一旦體型放大,神經纖維的長度會增加很多,貓就算大腦反應過來了,肢體上也不會有那麼快的速度了,
本來貓的體型小巧,信號從大腦傳遞到肌肉是比較快的,關鍵時刻還能迅速地爬上樹躲避天敵,一旦貓體重增加到老虎那麼大,靈巧優勢不再,技巧優勢也不在了。貓雖然和老虎都是貓科動物,肌肉和骨骼構造還是有細微不同的,貓放大後力量難以發揮。
地球大型貓科動物相互之間殊死鬥爭的情況並不普遍,貓如果真的變的和老虎那麼大,人類家裡是不適合它們待了,只有叢林草原能供得起它們的食物,而在野外大型貓科動物拼命打架很不划算,畢竟很多時候都餓著肚子,老虎捕獵成功率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