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向自己人開火!炮彈飛2.6公裡準確命中,坦克內慘狀曝光了

2021-01-17 騰訊網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7月20日,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陸軍訓練基地內進行實戰射擊演練的美國陸軍M1A2主戰坦克誤將友軍的M1A2主戰坦克當成靶標,在其進行瞄準鎖定並發射炮彈後,炮彈飛行2.6公裡準確擊中了目標,造成了被擊中M1A2主戰坦克中一名成員受傷。報導稱,由於當時發射的是M1002型訓練彈,因此並未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但鑑於此事的嚴重性,美軍已經展開獨立調查,確定事故責任。不過目前還未得出最終結論,仍然按照誤擊進行處理。

據了解,此次涉事坦克發射的M1002型訓練彈是為了模擬美軍常用的M830A1型實彈而研發的,而M830A1是一款高爆反坦克彈藥,該炮彈也是美軍M1A2主戰坦克的主要使用彈藥之一,作為一款多功能彈藥,其可以對裝甲武器和低空飛行的目標進行打擊。而M1002型訓練彈由於裝備了尾椎穩定器上的安全系統,因此讓其發射以後的動能降低,有效飛行距離也被控制在8公裡內,最終這枚訓練彈在擊中2.6公裡外的M1A2坦克後並未造成太大的損傷。

報導稱,美軍此次事故展示出了M1A2主戰坦克的打擊能力,要擊中一個2.6公裡外的目標已經無法單純用肉眼來進行瞄準鎖定,而該坦克的自動瞄準裝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無法進行目視瞄準的時候,主炮的自動瞄準設備可以輔助瞄準並精準打擊目標,此次在2.6公裡外準確命中坦克就展示了該系統的實用性。

有專家表示,這一事件展示了美國陸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訓練散漫,安全防護不足等,此外也展示了美軍在訓練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士兵無法準確鎖定目標,而在射擊區域扇區內有其他坦克出現等違規情況。

專機表示,美國陸軍是美國軍種中存在感偏低的一個,在美國頻繁進行海外作戰的時候,美國陸軍主要負責的是國內的防衛任務,而美軍的各種先進裝備也是美國海軍以及美國空軍的偏多,美軍M1A2主戰坦克也使用了多年,雖然有最近的M1A2SEP主戰坦克,但整體上裝備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一失誤的發生。

相關焦點

  • 美軍坦克從側後方衝來!戰士屏息射擊,轟的一聲坦克成了死烏龜
    說時遲,那時快,敵坦克飛馳駛來,我非常冷靜,大膽地放它進入火箭筒有效射程之內,二百米,一百米,八九十米,坦克炮口也瞄準「噠噠噠」向我射擊。 形勢非常緊張,但我十分鎮定,不慌不忙,瞄準敵先頭坦克,屏住呼吸果斷射擊,「轟」的一聲,首發炮彈命中目標。剛才還在耀武揚威的美國坦克,頃刻間燃起熊熊大火,像具燒焦的「死烏龜」癱瘓在那裡再也不能動彈。
  • 突然有很多炸彈在戰機周圍爆炸,美軍炮彈採用了新研發的黑科技
    當時日軍飛機的飛行速度極高,避開美軍的防空炮火是輕而易舉的事,開火的是美軍輕巡洋艦上的127毫米火炮,它的炮彈引信採用了當時最新的黑科技。早期的防空炮彈採用的是觸炸引信和定時引信,觸炸引信顧名思義,炮彈頭只有在碰撞到被打擊物體之後才會爆炸,要想擊落敵機,炮彈必須打得非常準才行,定時引信則按照事先設定好的時間爆炸,炮彈在發射前先設定好時間,這就必須知道炮口到目標的距離,以此來推算炮彈飛行所需要的時間,但是,要想準確目測炮口到目標的距離非常的難,而且設定時間非常麻煩,稍慢一點敵機就把你幹掉,所以當時的防空炮的效率極低,被打下的敵軍寥寥無幾
  • 維捷布斯克之虎,二戰德國裝甲王牌恩斯特戰記,八輛坦克的擊殺
    你和你的3輛坦克殲擊車必須在3分鐘內出發。向蘇拉日(Surash)方向前進!」「我們全部都去?」恩斯特少尉問道。施特雷勒上尉點點頭。「我們將會沿蘇軍集結地域的整個正面部署手中的這些坦克殲擊車排。可以這麼說,充當擲彈兵們的屏障,恩斯特。」施特雷勒上尉語畢,便坐上摩託前往2排。
  • 物理學的勝利,小小炮彈竟是美軍秘密武器,扭轉太平洋戰場局勢
    那就是對炮彈引信的創新設計。▲二戰期間由德軍研製的的哥利亞遙控炸彈在二戰開始前,國際上主要有兩種彈藥引信,一種是接觸式引信,一種是定時式引信。接觸引信,說白了就是需要依靠猛烈撞擊才會產生引爆,引信會在接觸的瞬間讓彈頭內先前狀態穩定的炸藥劇烈爆炸,並產生大量破片,因此這樣的引信用在高爆彈上對付坦克裝甲是個不錯的選擇。
  • 為何只有130毫米口徑以上的炮彈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
    仔細研究各種現役炮彈的最大射程就會發現,幾乎只有130毫米和以上口徑的炮彈,極限射程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論炮口初速,130毫米口徑的普通加農炮,炮口初速基本在900米每秒,可以直接射擊35公裡到40公裡之外的目標。155加榴炮有不同的發射藥標號,用最大裝藥型號,一般射程在40公裡到50公裡之間。能打到50公裡的,一般要對彈丸進行優化,也就是用底凹彈或者底排彈才行。
  • 南亞M777或配「神劍」炮彈,30公裡擊毀坦克,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不過最近該國開始大量購買武器,其中就包括為M777A2輕型榴彈炮配備最新的「神劍」炮彈,該炮彈屬於智能制導炮彈,或將大幅度提升山地精確炮擊能力。「神劍」炮彈又稱為M982型炮彈,是美國雷神公司為美軍研製的新一代制導炮彈,單價超過7萬美元,而傳統的M795 155毫米榴彈一發不過幾百美元,相差幾十倍。那麼這種炮彈到底貴在哪呢?
  • 美國陸軍向海軍陸戰隊猛烈開火 激戰6小時後道歉:不好意思打錯了
    在地面戰中,美軍曾飽受「友好火力」之苦——也就是誤傷。那種打了一個晚上才發現原來打的是自己人的尷尬看來並不是三流軍隊的表現,美國陸軍也搞出過不少。法國《歷史》雜誌在一篇回顧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文章就提到了一個事件。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這就要從一位戰鬥英雄說起……「一級英雄」開啟戰鬥前奏「填炮彈,瞄準!向敵人的火力點射擊!」「班長,這樣發射太危險,會要了你的命!」「快!不然就來不及了!沒看到8連倒下多少戰友嗎?聽我的命令,開炮!」隨著一聲巨響,勝利的道路被打開,而對話中的班長卻被火炮巨大的後坐力撞飛後壯烈犧牲。
  • 讓炮彈飛!直擊實彈超燃視覺盛宴
    主戰坦克群變換隊形迅速向「敵」縱深發起攻擊,「穿甲彈正前方敵101號坦克,殲滅!」「砰!砰!砰!」一顆顆炮彈伴隨著炮管的高溫高壓一團團火焰綻放在膛口之外蓮花般璀璨絢爛,直擊目標硝煙瀰漫的靶場上處處散發著打仗的氣息
  • 虎王坦克有多爛?開30公裡土路壞了4次,炮彈命中鋼板開裂碎了
    蘇軍的T34戰鬥結束後,蘇軍完整繳獲了三輛德軍虎王坦克。其中的一輛是指揮坦克,因為油料用盡被拋棄。蘇軍看到這個難得的戰利品,就用繳獲油料將其油箱加滿,然後讓自己的坦克手根據繳獲的駕駛手冊把虎王坦克開到後方的火車站去。
  • 美軍鏡頭中的58年金門炮戰:炮彈如雨點般砸下,圖6女兵一臉愁苦
    從廈門到小金門島的直線距離只有三公裡,到大金門島距離為十公裡。在蓮河、圍頭、廈門等地,金門島完全處在射程達到十幾公裡的火炮射程之內。1958年8月23日,福建沿海我軍萬炮齊發,掀起金門炮戰序幕。當時,美軍記者在金門島上拍攝了不少照片。圖為從金門島海灘上的防禦堡壘內,望向廈門的場景。在金門炮戰之前,我軍已經對金門島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 中國鷹擊6飛彈伊戰顯威 差點打掉美軍指揮部
    伊朗空軍甚至把鷹擊-81飛彈掛在美制F-4E戰鬥轟炸機上,成為牽制在波斯灣活動的美軍戰艦的利器。據報導,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伊拉克戰機巧妙躲避了美軍的狂轟爛炸,破釜沉舟地動用了機動發射車,突然向在科威特的美軍指揮部發射鷹擊-6岸艦飛彈。
  • 50多發日本炮彈都沒能把它打穿 碾平60名日軍
    這些坦克到了太平洋,瞬間完成了由獵物到獵人的轉變。不堪一擊的「小饅頭」一下就變成了所向披靡的大怪物。不是美軍太強,而是日軍反坦克技術太差。而駕駛坦克的美軍坦克手們終於在太平洋體會到了駕駛虎式的感覺——這一切太美妙了。如在1945年5月菲律賓主島的戰鬥中,日軍第2坦克師團下屬的4輛坦克,協同反坦克炮和步兵在叢林地區搞了個埋伏圈。日軍指揮官小林正下少佐命令他的坦克開入樹叢草叢中做好隱蔽打黑槍,一定要把美軍放近了再打!這4輛坦克中,2輛是九七式坦克,2輛是九五式輕型坦克。
  • 戰後美軍第一款坦克M48巴頓:性能平平但橫掃中東越南
    萬般無奈下,美軍要求立即批量生產M48坦克。前線急需坦克,1951年3月,陸軍在M486輛樣車測試評估工作未完成之前,就籤訂了總數超過1300輛的M48生產合同。客觀來說,M48巴頓坦克性能和同時代的蘇制T54/55坦克、英制百人隊長坦克的差不多。
  • 要恢復對中俄武器的戰術優勢,美國新炮彈可在30公裡外擊毀坦克
    [美國陸軍的M982「神劍」155mm炮彈]如果俄羅斯的裝甲縱隊接近進攻,在約15公裡以外的山脈之間進行機動怎麼對付?在此時,美國陸軍通過偵察無人機看到進近的部隊,但沒有空中支援怎麼辦?由於敵軍部隊正在人口稠密的市區中移動,美國陸軍的制導多管火箭系統這樣的大型火箭可能會引起太大的殺傷,怎麼辦?
  • 美軍默默拿出裝備近炸引信的炮彈
    面對鋪天蓋地的敵機,尤其是在太平洋上鋪天蓋地的日本自殺飛機,往往會讓美軍損失慘重。那麼美軍要如何應對這些神風敢死隊呢?於是美軍默默甩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VT引信。一、高射炮彈的工作原理自從一戰後,大家就開始琢磨怎麼把天上那些飛行小子打下來。不過這些飛行小子飛的又高又快,要打中就不容易。就算士兵們用步槍和機槍瘋狂掃射,可是飛機本身也不是紙糊的,哪有那麼容易就被你打下來?
  • M46巴頓坦克曾擊毀不少朝鮮T34:韓戰美軍的支柱
    於是,美軍在戰後開始計劃對M26潘興進行改進,這就是M46坦克。M46巴頓不是全新製造的M48巴頓,它進行是將M26進行原車升級,換了新的動力艙,以解決動力不足,機械故障偏多的問題。二戰中,M26在山地行軍暴露出嚴重的動力不足。M26行軍緩慢,越野時速只有8.5公裡,和步兵快走的速度差不多,幾乎沒法用。
  • 美軍被德國公司忽悠 「聰明武器」太危險遭棄
    當時負責推銷武器的HK公司代表吹噓這款「榴彈槍」精準度堪比狙擊槍,威力卻接近「小鋼炮」,能讓美軍士兵遭遇伏擊時輕鬆壓制敵人火力,堪稱「改變陸戰規則的革命性武器」。   美國陸軍步兵武器開發處負責人塔米裡奧上校曾是XM25項目評估組成員,他回憶說德國公司為了做成生意,不僅拿出大批樣品供試用,還特意為其取了「懲罰者」的諢名(二戰期間美軍的一款著名坦克也叫「懲罰者」)。
  • 看看海灣戰爭中百萬伊軍,裝甲殘骸延綿數十公裡
    在1981年的「西方-81」軍演中,當蘇軍上萬輛坦克裝甲車出現在電視螢屏和報紙上,向外界展示出「鋼鐵洪流」強大的大縱深作戰能力時,「世界為之顫抖」(當時蘇軍裝備的坦克超過5萬輛,而現在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擁有上萬輛坦克,即便是現在的俄羅斯坦克也只有3200多輛)。
  • 美軍飢腸轆轆,志願軍天降3千發「早餐」,22座暗堡灰飛煙滅
    此時時間已過子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劉建華和李寶江不顧山間荊棘和鐵絲網的劃傷刺傷,背著重達10公斤通訊設備的在陰暗的密林之中鑽來鑽去,終於不漏聲色地爬上了老禿山背後的346.6高地。借著地形優勢,兩位志願軍士兵驚喜地發現,那些被美軍修築在老禿山反斜面上的工事一覽無餘地暴露了自己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