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列舉了幾種禁止非法飼養的動物,今天也繼續來看看還有哪些動物是不允許自主飼養的吧。
1、鸚鵡。在中國,大部分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鸚鵡品種是不允許飼養的,可以合法飼養的品種只有虎皮鸚鵡、玄鳳鸚鵡和桃臉牡丹鸚鵡。
虎皮鸚鵡原產於澳大利亞,羽毛顏色有十幾種以上,喜歡結群活動,主要吃植物種子、植物的嫩芽嫩葉和漿果,性情活潑且比較容易飼養和繁殖,深受大眾喜愛。
玄鳳鸚鵡也稱雞尾鸚鵡,原產於澳大利亞,常見的羽毛顏色為身體白色,頭冠是黃色,臉頰橘紅色。玄鳳鸚鵡以穀物和種子為主要食物,相較於其他品種的鸚鵡安靜,因為繁殖數量多,所以玄鳳鸚鵡相當普遍。
桃臉牡丹鸚鵡羽毛顏色豔麗,廣泛分布於南非,主要吃植物種子和漿果。性情活潑,喜歡吵鬧,容易飼養且繁殖能力強。
到目前為止已有多種鸚鵡遭遇滅絕,鸚鵡美麗又聰明,但不能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強行佔有,不合法交易甚至會使野生物種的棲息地遭到破壞,對生存造成威脅。在沒有足夠能力對它們進行保護的時候,不傷害它們便是最大的保護。
2、赤狐。赤狐行動敏捷,常單獨活動,白天在洞裡休息,晚上出洞覓食,捕捉鼠類、蛙、魚等,也吃野果。爬樹和遊泳是赤狐的特長。赤狐的棲息環境多樣,像荒漠、草原、森林都適合它們居住。當生命受到威脅時,赤狐身體內的一個叫肛腺的器官會分泌一種惡臭氣體,令追擊者窒息無法繼續追捕,從而迅速逃脫。所謂「一品狐二品貂」,赤狐的毛皮是皮草大衣的重要來源之一,由於商貿利益大,被不法分子過度捕獵導致數量不斷下降。赤狐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如果是人工批量養殖,需要辦理許可證。
3、耳廓狐。顧名思義,耳廓狐的耳朵巨大,常棲息於高溫乾燥環境的沙漠地帶,也是夜間捕食的動物,主要以鳥類、昆蟲、種子為食,一般是一家子住一起。由於遭遇非法捕殺,耳廓狐的數量也是在不斷下降。耳廓狐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要進行市場貿易或養殖需要走合法途徑,辦理相關手續。
4、狍子。狍子也稱矮鹿,屬於食草動物,主要吃樹葉和青草,喜歡成對活動,棲息於稀疏的樹林裡。狍子是國家保護動物,獵捕狍子屬於違法行為。如果要人工養殖,需要到相關部門諮詢並辦理手續和許可證等。
5、獾子。獾子棲息於山林或灌木叢中,屬於雜食性哺乳動物,以蚯蚓、昆蟲、蔬菜為主要食物,也吃青蛙和鼠類。獾子經濟價值高,毛皮質量優,獾皮被製作成各種皮草製品,獾毛被製成油畫筆和胡刷,從脂肪裡提煉的獾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認為可以補中益氣,對治療燒傷、燙傷有良好效果。獾子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如果要養殖,必須經過審批,辦理許可證才可以進行人工養殖。
部分野生動物數量逐年下降,有的甚至瀕臨滅絕,在全球範圍內寥寥無幾。每一次人為傷害,都是在加劇物種消亡,破壞生態平衡,也是在摧毀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要做的,是尊重生命,不去傷害,保護共同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