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柴燒算得上精品?

2021-01-08 朝超柴燒

經常有壺友問「什麼樣的柴燒才算精品?」「柴燒的美有什麼標準?」玩柴燒的壺友都知道,柴燒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審美,這一切都源於個人對美的認知。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之美,呈形於人、是火焰與泥土的對話,更是燒窯人思想的結晶。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描寫的就是柴窯的絢麗、古拙、獨一無二。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有人喜愛柴燒古拙、侘寂、樸實;有人喜愛柴燒豐富多彩、絢麗;有人愛柴燒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然而追求完美無瑕、光滑、勻整的一定是不喜愛柴燒的。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什麼樣的柴燒算是精品?」

我的理解是豐富與自然

欣賞柴燒拋去器型、作者不說,有五點可賞析之處

【火痕】【落灰】【灰釉】【肌理】【顏色】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火痕的形成:陶坯放置於窯內不同的位置形成火痕也是不同的,越靠近擋火牆的位置陶坯越迎火,但此位置落灰較多火痕也容易蓋住,是最容易出精品也最容易出瑕疵的位置,這層後中間的位置也是最容易出現火痕的位置,開關窯門投柴和煙囪的抽力都會讓火勢往裡躥,雖有遮擋物,但火是柔軟的可以繞過去,呈包裹狀,且隨著多次開關窯門,會形成顏色深淺不一的多道火痕,火痕不僅僅是出現在壺身,因壺底墊有支釘,壺身抬高,壺底也會有火痕印記,火痕漂亮,但也是最容易作假的,部分商家會人工施釉結合噴槍噴火以此充當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多道火痕】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多道火痕效果】

落灰的形成:落灰是釉的前身,陶坯先有落灰會高溫下化成釉,紫陶燒結溫度1165上下,飄落的灰因溫度問題會有很大部分不能化成釉,紫陶的特點是名家裝飾,刻填工藝,若落灰太重且不能化為釉,遮擋了裝飾畫面則是比較可惜的,最好的落灰是輕灑點綴,柴燒的排窯也非常重要,裝窯時畫面的朝向,壺坯的窯位也直接影響著品相,雖然如此,但也不能完全在意料之中從而避免,這也是柴燒的魅力所在。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落灰效果】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落灰效果】

灰釉的形成:當窯內溫度達到900°以上就會形成重灰,當溫度高達1100攝氏度以上時,灰就會形成灰釉,垂釉形成於時間較長,氣氛多變的燒成過程中,最易形成的位置火道走向的地方(在窯倉的中上部)積釉通常出現在較為淺平的器型上。生成積釉效果的最佳窯位為首排窯的中下部,次排窯具以及窯室後部。最終呈色也是和燒制溫度及降溫速度有關。(部分地區陶土泥性自身含瓷土等 坯體成釉),一些地區及傳統土陶等會上釉再柴燒,或者是噴釉仿柴燒,但整體很不自然協調。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流釉效果】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灰釉效果】

肌理的形成:肌理包含很多種,龜裂紋、火莿、芝麻粒、樹皮紋、冰裂、放射肌理、蜻蜓眼肌理、蟹眼肌理等等, 火莿效果:坯體上被灰燼沾染的地方,有很重的落灰,未化成釉,有明顯的刺手感覺,一般會比較密集,在窯口位置比較容易形成,這種痕跡叫做火刺。 龜裂紋:龜裂紋會成片形成,皮裂內不裂,自然延伸。肌理是柴燒裡最難作假的,假柴燒上很少能做成肌理效果。

【柴燒多種肌理效果】

顏色的形成:常見的紫陶柴燒顏色有:緋紅色、黑色、青色、棕色、棕紅色等,部分也會有局部金屬質感, 一般形成金屬質感是在窯堂的頂部,背部沒有落灰的地方,這個位置溫度十分高且不會有落灰,就會形成比較亮的金屬質感。柴燒中非常難得一見的緋紅,通常出現在高溫燒成的環境下,一般處於火道處,溫度最高,火最易走過的地方,比釉色更難形成,和窯內溫度、火勢大小等有關,緋紅色一般呈紫紅、暗紅等色澤。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顏色效果】

【柴燒顏色效果】

這五個標準中一把壺上能出現三個及以上算是非常豐富的,若幾點在壺坯上渾然天成並且完美不影響品相的情況下可算是精品,再結合窯汗等更算是極品,但是非常難得的,越好的位置,越容易出現效果的同時瑕疵率也是最大的,精品與廢品共存,相反,越安全的位置,效果是最不明顯也是最普通的。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多數柴窯成品率低於60%,,精品率不足10%甚至更低。柴燒最獨特之處在於它不但會有精品、驚喜,也會有瑕疵:變形、開裂、粘底、氣泡、打不開等,正因為會有這些缺陷存在,精品顯得更加難得,一件柴燒器物上也許各方面效果都完美但卻存在其他缺陷,這也是遺憾之處,但正因為這樣的真實與難得,即使有缺陷,也值得被珍惜,也有它的價值所在。「真」是一切藝術的骨肉靈魂。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柴燒瑕疵】

柴燒就是那種你做足了全部準備,有了最豐富的的經驗,也只能「聽天由命」的事,不求每窯順風順水,只為一生熱愛,懷著敬畏之心,一路走下去。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樣的多肉,算得上精品?
    多肉綴化什麼樣的多肉植物可以稱之為精品:俗話說得好:「各花入各眼」,對於精品的定義,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一樣,很難去刻畫一個刻板的印象,所以我覺得滿足以下條件的都能算得上是精品多肉:1、株型緊湊、葉片飽滿、上色良好、無病蟲害,有自己鮮明的特質,這是精品多肉的最低標準。
  • 柴燒工作室新年第一彈精品選
    關於復燒鈞瓷後期會專做解釋。而柴燒鈞瓷我們工作室已經摸索到了比較成熟的程度,接下來就是今年自建的新柴窯對作品的探索,柴燒鈞瓷與柴燒磁州天目。由於一些原因,我們不得將柴窯建在了鄰省,這次也是驅車帶坯帶到了柴窯地。十分辛苦了於總。當天便開始裝窯,就差我們的坯子了
  • 知識小課堂丨柴燒紫砂被追捧,憑什麼?
    第一眼看到柴燒壺,也許它並不會給人驚豔的感覺,但使用了幾次之後,當初的那種粗茁卻變成了一種難得的沉穩與古樸。古代想要燒一窯好瓷極為困難,因為沒有精準的儀器,無法把控火候,所以那個年代的人們追求的是沒有落上窯灰外表光潔的瓷器。歲月輪轉,如今的我們在用久了那些精緻細膩的器具之後,卻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充滿火木荒野氣息的柴燒器品。
  • 柴燒建盞只是一個噱頭嗎?具體的柴燒工序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經過八百年之久的斷燒,但現在建盞還是重現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現在從事燒制建盞的匠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創作思想和風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燒」便是其中之一。探索柴燒建窯位於福建建陽水吉鎮,故燒制出來的茶器被稱為建盞。
  • 6個柴燒關鍵詞,懂了你就是柴燒達人!
    無釉柴燒的豐富多彩帶給了人們無數的想像,以致越來越多的陶藝愛好者去了解無釉柴燒的製作,同時開始實用和收藏這種柴燒作品,然而柴燒的表現形式較多,普通無基礎的愛好者們一時難以分辨。 下面我們就為你準備好了6個關鍵詞,幫你快速的從一名小白直接晉級為柴燒達人!
  • 柴燒、氣燒與電燒,哪個窯爐燒出的建盞較好?
    然而,新盞市場上魚龍混雜,有些新盞的品質無法與其價格相匹,不少新入門的盞友難免會交幾次"學費"。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辨別建盞的好壞,並解答盞友們比較關心的柴燒與氣燒、電燒之間的區別。一、建盞的好壞如何辨別?在辨別好壞之前,首先要明確建盞之所以成為建盞的基本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具備鐵胎與自然生成的鐵系-分相析晶釉兩大要素。
  • 朱義海:偷砍燒柴記
    至此,它不是象有些人說的「有米無柴弄起飯來,有柴無米燒穿鍋底」那麼簡單。沒有燒柴怎麼能把米煮熟,沒有柴禾更難把要蒸、炒、煮、燜、燉、炸的各種菜弄好。因而,古人總結日常生活中開門七樣東西中時把柴放在首要位置上,說明柴在日常生活中是舉足輕重、不可小視的能源物資。城市現代發展中必須優化環境,減少汙染,已用上了清潔的電、天然氣等能源,杜絕了用柴禾煮飯和炒菜的做法。
  •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與雲南普洱茶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好的茶葉當然需要用好的茶缸來儲存,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還原、激發茶性,讓茶葉得到更好的轉化,比如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同時建水紫陶柴燒罐具有一定的透氣性、且沒紫砂透透氣性強,也不像瓷罐那麼密不透風,對普洱茶而言,由於普洱茶自身儲存需要微量氧化轉化的過程。
  • 柴窯設計對現代柴燒藝術影響有多大?
    泥料、肌理、釉色、火痕、造型、內涵、創意這些都是現代柴燒藝術所追求的,柴燒器物質樸自然散發著淳樸靜穆,富有深邃的雋永氣韻。那麼柴窯設計、建造對現代柴燒藝術有沒有影響,影響有多大?陳朝超柴燒設計、建設不當的窯形將導致燒窯效果不佳,燒制時火候不易掌握,有些甚至窯溫燒不上去
  • 品柴燒之美,探索臺灣最古老的水裡蛇窯
    在水裡蛇窯,你經常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陶罐,罐子上是一條彎曲的小蛇,這就是水裡蛇窯獨特的標識了。蛇 窯採用柴燒式,因為窯身很長,除了從窯首的燃燒室投薪,燃燒3天3夜以後,再從兩側投新孔投入木柴,使窯內溫度達到攝氏1200度。每 次燒窯約耗費一萬公斤木柴。早期燒窯產品為一般日常生活用的碗,盤,罐甕缸等陶器。目前為保護傳統,保持3個月燒窯一次,平均每年燒窯4-6次。
  • 農民:用電比燒柴更環保?
    說到環保我們就不得不說說農村燒柴取暖這個問題,近日在一個地區出現了封堵灶臺發電熱毯取暖的事情,當地人說是為了環保。如此環保大家如何看呢?用電真的就比燒柴環保嗎?東北農業觀察出品環保的實質是什麼?農民燒柴和城市用電其實都是不環保的行為,為什麼城市可以用電農村就不可以燒柴呢?這是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燒柴還是用電都是能源的消耗,實質來說都是會造成汙染的,且用的能源越多其汙染問題就會越嚴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限制用電卻限制燒柴呢?我們認為這種行為的產生是對環保和汙染問題的認識有偏差,這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件事情。
  • 何時農民燒柴竟然成了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土灶做飯是偷偷摸摸嗎
    最近關於農民使用土灶做飯造成的汙染環境問題,可以說是沸沸揚揚,一些地方也明令禁止使用土灶,竟將個別農民使用土灶稱作偷偷摸摸的行為,我倒要問一下何為偷,偷都是見不得人的行為,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取得的,現在竟然將寄託鄉愁的嫋嫋炊煙說成了汙染環境的罪魁禍首,每年因此造成10萬人的死亡,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燒柴做飯也成了見不得人的事情了
  • 燒柴的「柴灰」是寶,除了當肥料還能做「農藥」和淹「皮蛋」
    柴灰柴灰可以當農藥來使用在我們貴州黔北地區,很多農村家庭到現在還是用土灶燒柴火做飯,因此柴灰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柴灰,當地農民除了當肥料用,還可以用來當農藥殺蟲使用。此時,農民只需要在曬著太陽的天氣下把燒木柴的柴灰撒在嫩苗周圍,順便再撒一些在長出來的苗子上,就能有效的控制蟲類對嫩苗的殘食。柴灰當農藥殺蟲除了用在一般的瓜果嫩苗上,還能用在剛插下田不久的頭道秧苗上。在黔北農村,插完頭道秧苗後待秧苗長定苗,農民就用柴灰撒在秧田裡,一來可以直接殺死水裡的各類害蟲,二來可以對秧苗進行施肥。在撒下柴灰不久後,所有秧苗就恢復正常的綠葉。
  • 被大家叫做「鐵包金」,有很高的觀賞效果,過去拿來當柴燒
    以前農村地區,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煤氣和天然氣,想要有足夠的柴火,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到深山裡砍柴,不少在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有握柴刀的習慣,對於可以拿來燒的各種柴火,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而在當時,鐵包金就是一種經常拿來當柴燒的植物,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扼腕嘆息,真是埋沒了鐵包金這種珍貴的植物。
  • 世界上最貴的木材:1公斤上萬元,不識貨的拿它當柴燒,你家有嗎
    世界上最貴的木材:1公斤上萬元,不識貨的拿它當柴燒,你家有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許多人已經在大城市裡購買了樓房,而裝修也成為了人們最為之頭疼的事情,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把房間裡風格裝修成中式。所以家裡大多數的家具都是實木的,世界上最貴的木材:一公斤上萬元,不識貨的拿它當柴燒,你家有嗎?下面就跟隨小夥伴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其中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家具就是紅木家具。這種家具比較的耐用,看起來也非常的高端,在這裡面就包括最珍貴的一種就是黃檀木,黃檀木的顏色比較的深,一般有多條條紋,它們製作起來並不用多餘的加工,而家具和鋼琴製造業對黃檀木的需求量非常的大。
  • 風聲雨聲燒柴聲,聲聲入耳又助眠
    近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淘寶直播平臺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很多人紛紛表示「好舒服的聲音啊」、「很解壓」、「腦子裡不僅有畫面,甚至還有溫暖味道」......(圖源:新晚報)有人說對燒柴聲的喜歡也許是刻在基因裡的,因為它能讓人聯想到熟食、溫暖與安全。
  • 農村一種草,常被麻雀築巢,農民當柴燒,卻在市場上賣30元1斤!
    農村一種草,常被麻雀築巢,農民當柴燒,卻在市場上賣30元1斤!這種植物叫做雀梅藤,是鼠李科植物,藤狀或者是直立灌木,它的葉片互生或者是對生,而且樹枝上長有一些刺,雀梅藤在南方地區分布較廣,它的花期在7~11月,結果期主要在第2年的3~5月,雀梅藤對於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如果在溫潤氣候下則生長迅猛。
  • 北大教授陶澍:農村燒柴致每年數十萬人死?為何沒一刀切全禁止?
    作為農村居民做飯、取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基礎取暖設施並不健全的背景下,燒柴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儘管國家大力提倡使用新型清潔能源替代燃煤與燒柴,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燒柴與燃煤取暖依然是多數農村地區的「主流」。不過,並不能否認的是,燒柴取暖這種方式的確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氣汙染,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脅。
  • 這種樹渾身是刺,農民拿它當柴燒,殊不知其藥用價值極高!
    這種樹渾身是刺,農民拿它當柴燒,殊不知其藥用價值極高!農村的山上有很多野花野草野樹,它們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有著各自存在的價值。小編今天說的這種樹,在農村非常惹人眼,它渾身是刺,有些農民拿它當柴燒,但是它的刺藥用價值非常高,讓人意想不,一起來看看吧這種樹就是皂角樹,它的樹幹上長了很多粗粗的刺,若不留意就會被劃傷,不少農民將它視為一種害樹,如果長在田邊地頭的話,就會被砍去當柴燒。
  • 農村這種樹,過去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皮是稀罕物,對安胎有好處
    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的大山裡更是多,農村裡有句老話就這麼說「大山裡的寶貝多」,這裡的寶貝說的就是山裡的那些野生植物,如野生樹木、野草、野菜等等,但是在過去的時候,由於山區的農民朋友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的認知有限,都不知道它們的價值,以至於浪費了,就比如說樹木,常常就被砍來當柴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