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雖然婆媳矛盾很讓人頭疼,但是大姑子和弟媳的關係也同樣很容易出現矛盾,有些時候只是因為一些小事,就能徹底點燃這「戰火」。
已經結婚兩年的鞏玉芳和婆婆相處得倒是不錯,婆婆與人為善,也不太管事,這也讓鞏玉芳輕鬆了不少,她和婆婆之間的關係倒是相安無事。
鞏玉芳覺得她的婚後生活也就能這樣繼續平淡下去,能夠過得如此平靜而美滿。鞏玉芳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況,第一她和戴河之間的關係很好,兩個人都還保持這兩三年前熱戀時期的狀態,雖然現在有點疲憊了,但是依舊甜蜜。
這樣輕鬆愜意的生活,是很多女人想要都可能求不到的,但是生活也總是會出現那麼一點意外。本以為能一直這樣生活下去的鞏玉芳,美夢還是破碎了。
某一日大姑子戴蓮前來借住,和戴河不同,戴蓮的性格強勢,但是早早就嫁到外地的夫家去了,很少回娘家,這一次因為和丈夫吵架,戴蓮一氣之下回來了。
鞏玉芳以前都沒見過戴蓮這個大姑子,但是想到婆婆和戴河都這麼好相處,戴蓮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可鞏玉芳也沒想到,戴蓮居然是那樣一個強勢跋扈的性格,讓鞏玉芳看到了都不由得退避三舍。
戴蓮本身性格強勢,說話又是刻薄,如果鞏玉芳有一點做得不順她的意,大多時候戴蓮總是會指責鞏玉芳,她說的話也很難聽,「我弟娶你回來不是讓你享福的,是讓你照顧好他家,你看看你怎麼收拾的。」
每次教訓鞏玉芳的時候,戴蓮也不管婆婆和戴河究竟在場或者是不在場,婆婆和戴河總是會打圓場,但是戴蓮有些時候甚至會順嘴說他們兩句。
鞏玉芳覺得委屈,她已經夠好了,把這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讓丈夫和婆婆住著都舒服,不知道為什麼戴蓮還是能挑出刺來。
每次鞏玉芳氣不過懟了回去,戴蓮還要拿著她大姑子的身份去壓鞏玉芳,「我可是你大姑子,你看看你怎麼跟你大姑子說話的!長嫂如母,你還跟我頂嘴。」
有些時候鞏玉芳都忍不住想,戴蓮的老公究竟是怎麼忍她這個性子的,戴蓮回娘家一住就是兩三個月,這也苦了鞏玉芳和戴河,戴蓮不會說她母親,但是卻會數落鞏玉芳和戴河。
婆婆每次想插嘴,總是會被戴蓮叫停,她拿著她的身份去壓人,這也讓夫妻倆都覺得不自在。就只是一個姐姐而已,為什麼管得這麼寬,而且戴蓮也只是在家裡暫住,這都快三個月了,她還是不走。
房子可不是婆婆買的,而是鞏玉芳和戴河買的,怎麼說也輪不到戴蓮在這兒住這麼久。鞏玉芳和戴河私下裡商量了一下,決定下一次有機會就趕戴蓮走。
鞏玉芳下班晚了,沒來得及做飯,戴蓮出去散步一回來看到飯菜都還沒好,她大嗓門就嚷嚷開了,一直衝著鞏玉芳說她手腳不麻利,做飯都做得那麼慢。
戴河插嘴說了戴蓮幾句不是,戴蓮就不高興了,她這是為他好,於是戴蓮大聲嚷嚷道:「弟弟,我幫你管教弟媳,你別多話!」
「姐,我老婆不需要你管!」戴河嚴肅回答戴蓮的話,他決定讓他姐回去了,不要在這兒打擾到他和他家的生活,「你還是回去吧,姐,我們家供不起你。」
最後戴河還是和鞏玉芳將戴蓮趕回了她的夫家,生活再一次恢復了平靜,鞏玉芳可不希望戴蓮又來住一次了。
十點半情感寄語: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家裡人也就更難判斷家裡的事了,如果家裡人產生了爭執,一邊是老婆,一邊是大姑子或者小姑子,大多數的男人會選擇幫助哪一邊?相信有許多人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先會思考一陣,然後才能給出答案。
俗話說幫理不幫親,面對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要看這兩個人究竟是誰更佔了一個理字,而又是誰在無理取鬧。大多數家庭中爭吵和矛盾的發生,都是因為起了一點利益衝突,或者是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遇見這樣的情況,男人更應該幫理,哪一方是對的,就應該在吵架的時候幫襯著那一方。在事後再去安慰另一方,好好談談,一切都會迎刃而解,這一切也都會隨風逐漸飄散。
語言是解決家庭矛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如果對方不願意聽,可能就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