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思想周報|希臘新難民危機;陰謀論右翼運動「匿名者Q」

2020-11-30 澎湃新聞
本周思想周報,我們關注歐盟失敗的難民政策與希臘的新一輪難民危機,以及美國大選前夕甚囂塵上的極右翼陰謀論運動「匿名者Q」。

失敗的移民政策與希臘新難民危機

9月9日,位於希臘萊斯博斯島(Lesbos)上的歐洲最大的難民營——莫裡亞難民營(Moria)被大火夷為平地,導致近1.3萬人無家可歸。據

德國之聲報導

,近1.3萬人處於莫裡亞與萊斯博斯島首都米蒂利尼(Mytilene)之間的沿海公路上的邊緣地區。大火之後,他們已經無法返回莫裡亞,也未得到前往米蒂利尼的許可。許多難民被迫在田野和停車場內度日,等待著被安置到新的難民營中。

2020年9月22日,希臘萊斯博斯島莫裡亞難民營內發生小型火災,消防員展開救火行動。

然而,據

《外交政策》報導

:「在莫裡亞難民營被摧毀之前,它就已經變成了一座人們想要從中尋求庇護的地獄,而非收容尋求庇護者的地方。據

《時代雜誌》報導

,人權觀察組織的研究員伊娃·科塞(EvaCossé)和許多其他專家預測,危機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莫裡亞是一顆定時炸彈,這樣的災難令人悲痛,但並非完全出人意料。它顯示了歐盟和希臘在應對難民時的表現非常糟糕。」

2015年,歐盟將一座山頂軍事基地命名為所謂的「熱點」,對數十萬乘船抵達的移民進行掃描、提取指紋,然後將他們重新安置在歐盟各地。在這場恐怖的大火到來之前,位於莫裡亞難民營內的難民已經飽受惡劣的生存環境困擾,他們與當地居民之間也存在著衝突,新冠疫情的到來也加劇了難民營內的絕望和恐慌,而這一切問題的背後是歐洲各國對待難民問題的割裂態度與歐盟所制定難民條約帶來的連鎖反應。

「無處安置」的難民

難民的安置問題一直是歐盟內部衝突的核心,對於希臘和義大利等難民入境國家而言,他們渴望得到其它歐洲國家的支持,以緩解其壓力,而這引發了更為對立的國家矛盾。2015年發布的臨時緊急安置計劃試圖從處於困境的前線國家處接收16萬難民,讓成員國分享這些難民。但是這一計劃起步緩慢,僅重新安置了不到四分之一的難民。匈牙利和波蘭等國的強硬派政府也強烈反對這項政策,因為他們不想接受任何難民。

2016年,歐盟與土耳其籤署了一項關於回收難民和移民的協定,以阻止難民的越海行為,並同意土耳其收回被拒絕入境的難民。另一方面,歐盟的《都柏林規定》確保了難民進入的第一個歐盟國家總體負責庇護尋求者的登記。

《外交政策》表示

,這樣的安排將責任推給了歐洲較弱的地中海國家,較為富裕的北歐國家不用承擔處理移民的責任,反而被賦予了將移民送回他們最初登記的地方的權力。這可能導致前線國家故意維持一個「功能失調」的庇護系統,希望移民放棄從該國入境,或迫使其他國家放棄將移民送回最初的登記地。對於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9月16日宣布都柏林體系將被替換,其庇護改革方案的細節將在下周公布,但是移民專家表示對本次改革並不樂觀。

與此同時,隨著移民數量的不斷上升,莫裡亞難民營不得不承受遠遠超出其承受範圍的難民數量。在火災發生前,摩裡亞市有近1.3萬名居民,而這裡的設施僅能容納約3000人。CNN 記者Lena Headey曾於2016年與2019年兩次前往莫裡亞難民營,

並描述了難民營內的生活

:人們沒有房間,完全擠在一起,與陌生人共享空間;當地缺少食物、自來水,衛生設施令人難以接受;當地在夜晚沒有提供任何照明設備,婦女長期面臨著性暴力的威脅。可想而知,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對難民的身心健康產生怎樣惡劣的影響。而9月9日的

聯合國報導

顯示,難民營內有35名難民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使得整個營地陷入進一步的恐慌和絕望之中。

德國之聲報導

,希臘政府表示據初步了解,難民營中一些人在首批新冠感染病例的消息傳出後,因恐懼而縱火。

2020年9月17日,希臘萊斯沃斯島莫裡亞難民營失火後,難民和移民在超市停車場休息。

作為對本次災難的回應,希臘政府在歐盟的幫助下,在改建的軍事練習場上搭建了由數百個白色帳篷組成的臨時安置處。

《華盛頓郵報》報導

:根據官方數據,到目前為止已有1200人同意前往新安置處。希臘官員警告,尋求庇護者必須在難民營進行登記,以繼續進行合法身份的聽證。9月15日,希臘移民部長Notis Mitarachi在電視採訪中說,如果人們不願意去新營地,「(當局)將不得不使用警察(迫使他們前往新安置處)」。希臘總理基裡亞科斯(Kyriakos Mitsotakis)表示,「有絕對的把握」去建造一個新的永久性設施。

然而,萊斯博斯島的當地居民對此作出了強烈的反對,他們設置了路障,以防止重建工作。當地居民認為雅典當局的舉措使得島上的移民人口激增,因此強烈反對建造任何長期設施。此外,希臘國家公共衛生組織董事會主席Panagiotis Arkoumaneas表示,在經過篩選的進入新帳篷營地的前1000人中有39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也成為了難民營內部,乃至當地的新公共健康安全隱患。據已經進入新安置點的難民,來自阿富汗的15歲的法蒂瑪·雷扎(Fatima Rezaie)表示,新營地比其前身莫裡亞「更好」,但是廁所已經非常骯髒,並且沒有自來水。對此,代表島上約60名尋求庇護者的律師娜塔莎·斯特拉奇尼(Natasha Strachini)對

《華盛頓郵報》

記者表示,「我懷疑新難民營的條件將不會有任何改善。」

德國優先?大火過後的難民安置爭議

大火過後,有400多名無人陪伴的兒童被從萊斯博斯島上帶走,前往芬蘭和保加利亞等歐盟國家。德國再次加緊援助,表示將接受1500名來自莫裡亞流離失所的難民。

但是,德國國內對於是否接受難民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據

德國之聲報導

,發展援助部長穆勒(Gerd Müller)在9月9日表示德國應率先接收2000名莫裡亞難民。穆勒表示,德國政府應發出人道主義信號。多個聯邦州和市鎮表示,可以接收更多難民。這些地方政府呼籲聯邦政府予以批准,並希望聯邦政府承擔大部分費用。穆勒說:「如果有8個強國決定共同接受難民,那麼問題現在就能被解決。」

黑森州聯邦和歐洲事務部長樸特蕾西(Lucia Puttrich,基民盟)則表示反對接收莫裡亞難民。她對《圖片報》稱:「一些人的暴力行為不能受到嘉獎:我們不能把他們轉移到其他歐盟國家,也不能改變難民申請程序的時間和結果。」但與此同時,她也表示歐盟「應盡全力改善這些設施的條件,並承擔共同責任」。基民盟聯邦議員文特(Marian Wendt)也作出類似表態,稱「縱火、攻擊消防隊的人,不能被送往德國。」

除德國外,挪威在此次大火後宣布願接收50人,以家庭為單位優先。法國也表示將提供支持。總統馬克龍計劃與德國共同提出一項建議,優先考慮接收未成年難民,並將就此爭取其它歐洲國家的支持。但歐洲部分國家的政界人士迅速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這些國家的政界人士不希望承擔收容尋求庇護者和處理他們的申請等艱巨任務。荷蘭司法國務秘書布羅克斯-克諾爾(Ankie Broekers-Knol)明確表示拒絕接收難民。據

《紐約時報》報導

,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茲(Sebastian Kurz)在回應政府內部要求該國接受一些尋求庇護者的呼籲時說,「如果我們現在屈服於壓力,我們可能會犯2015年犯過的同樣錯誤。我們正在冒著給人們帶來錯誤希望的風險。」歐洲官員和專家認為,庫爾茲在簡短的講話中闡明了許多歐洲右翼政府的立場:一個人性化、行之有效的庇護體系(避免像莫裡亞那樣的惡劣條件),會成為吸引更多移民進來的「重要因素」。對此,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Europe)主任漢納•貝倫斯(Hanne Beirens)表示:「一些人認為讓接受移民的設施和行為失去吸引力,將成為一種威懾機制。但事實上,移民的動機要複雜得多。」

對於本次希臘難民危機引發的爭議和衝突,歐盟的行政機構正在努力協調不同國家的立場,並致力於讓更多國家承擔安置難民的責任。歐盟委員會仍在努力修復2015年移民危機所暴露出的庇護體系中的許多缺陷。據

《紐約時報》報導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本周在布魯塞爾對議員們表示:「2015年的移民危機在成員國之間造成了許多深刻分歧,其中一些傷疤至今仍在癒合。如果我們都能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準備做出妥協,我們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歐盟國家曾多次試圖平衡其所謂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和對移民勞工的經濟需求,但都以失敗告終。歐盟內部反移民的政治情緒日益高漲。作為難民的主要入境國,希臘、義大利和馬爾他等國近年來都堅定了立場,有時使用殘酷和看似非法的方法來排斥難民。奧地利、丹麥、匈牙利和波蘭等其他國家也已經明確表示,他們不希望迎接更多新移民。

不過,馮·德萊恩女士堅持認為,如果每個歐盟成員國都採取一些幫助措施,移民和難民的入境和融入問題將會「迎刃而解」。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上說:「除了去年約14萬難民外,每年都有200萬人來到歐洲」。「我們應該能夠——我們必須能夠對此進行管理。」

「匿名者Q」陰謀論與全球極右翼運動

懸而未決的2020年美國大選前夕,一個叫做「匿名者Q」(QAnon)的另類右翼陰謀論在美國開始了病毒式傳播。這個陰謀論的核心論述是:美國政府內部存在著一個反對川普其下屬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指控美國由民主黨高層、好萊塢精英、猶太金融家、頭位慈善家等構成的美國精英集團,控制媒體並且大量綁架並虐待兒童(他們認為,這個集團以獻祭兒童作為某種儀式),他們是撒旦的崇拜者。只有川普可以用他的「秘密計劃」把正義歸還於民,與「深層政府」進行戰鬥。QAnon簇擁者也是川普的硬核支持者,他們通常反猶、反移民,並孜孜不倦地對川普隻言片語的推文和演說進行解讀,作為他們所稱的川普「秘密計劃」的佐證——唯一站在不可阻擋的深層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是川普,他所發表的每一個推文和政治噱頭,事實上都是在為他攻陷惡魔的「秘密計劃」作掩護。

QAnon簇擁者也是川普的硬核支持者

很多媒體解讀這是由2016年川普當選前夕的一度流行於「川粉」間的「pizzagate」(披薩門)陰謀論衍生而來,該陰謀論聲稱包括希拉蕊·柯林頓在內的幾名高級民主黨官員是參與了位於華盛頓披薩餐廳的兒童性虐待。QAnon除了指控全球精英共同構成戀童癖集團外,同時認為裡根之後的歷任美國總統都屬於一個與銀行家、多國首腦有所勾結的秘密龐大組織犯罪團夥。而這龐大組織認為川普在破壞他們的既得利益,所以發動一場動用所有宣傳機器、老牌媒體前所未有的反撲意圖使川普垮臺,因為有著「深層政府」的存在,美國與很多國家的民主都是假象,誰能參與選舉都是被決定的,而不管你選誰最終都是由該團夥掌控國政,當選總統的人要不是初始就是一分子不然就是不久後也被逼妥協加入。而川普的意外當選讓這個「深層政府」出現了破口,所以川普的反對者開始劇烈反撲。

本周,《衛報》、《紐約客》、《紐約時報》、《金融時報》、《BBC》、《截距》(The Intercept)等大量媒體都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導。儘管QAnon陰謀論首次出現是在2017年10月:4chan論壇上,一個叫做「Q」的匿名用戶發帖聲稱自己掌握了涉及川普反對者的機密信息,自此開始流行。從4chan,到8chan,再到主流社交媒體Reddit、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那些容易輕信陰謀論的人很快投入了QAnon陣營。它從一個邊緣的幻想,最終成為了一場運動。

在疫情和BLM(黑命攸關)運動期間,這場運動展現出了巨大生命力,在美國捕獲了大量郊區溫和的普通人(尤其是白人家庭婦女),並在全球英文網際網路上迅速傳播,衍生出反隔離、反對戴口罩、反疫苗和反對5G(主要在英國)等諸多分支。QAnon散布的謠言包括,黑命攸關運動是由索羅斯在背後支持的,而索羅斯是一名猶太復國主義者。近來,一個叫做「救救孩子」(#save the children)的標籤開始大量出現在英文社交媒體的時間線上,以「戀童癖產業」的煽動性謠言加劇了很多普通母親的恐懼,把他們拉入了QAnon簇擁者的行列之中。《衛報》的分析指出,這場運動機會主義地竊取了真正救助兒童慈善機構的社交媒體標籤,藉此吸引了大量信息辨識能力差、誤以為這是一場關於救助被綁架兒童的運動的婦女。《截距》的報導中引用了兩個推特上點讚和轉發極高的帖:「當弗洛伊德哭著喊媽媽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現在想一下每天22000孩子也哭喊著叫媽媽,請感同身受一下!#救救孩子」;「戴口罩還是不戴口罩?我們真的需要問的是那八百萬去哪了?」QAnon的指控通常基於一小部分事實,例如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性交易活動,以及娛樂業長期都在與廣泛的性虐待和性騷擾作鬥爭。但是在陰謀世界中,沒有巧合,一切都相互關聯的。

2020年2月2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川普在當地參加競選集會,支持者舉著帶有QAnon信息的手機。

疫情暴發至今,西方眾多集會中都出現了QAnon相關的標語、符號、T恤或是memes,川普和美國一些共和黨候選人都公開發表了對這一運動的支持。而這一運動在歐洲經常與極右翼納粹分子的集會合流。《衛報》的分析認為,歐洲的極右翼運動,正紛紛將注意力轉向發源於美國的QAnon。今年6月,《衛報》發現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QAnon頁面總共有300萬成員和關注者。《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8月,Facebook對這個運動進行了全面打擊,包括關閉790個與QAnon相關的組織。7月,TikTok阻止了幾個標籤,而推特禁止了數千個帳戶。事實上,自2019年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就把QAnon標記為內生的恐怖威脅(a domestic terror threat),認為這一陰謀論有著鼓勵作為團夥或個人的極端分子行使暴力的潛能。疫情帶來的失業和全球危機的情況下,AQnon運動在全球的擴張值得警惕,網際網路上的主要推動力量來自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四個英語國家,但是目前為止它已經在全球72個國家悄悄生根。

有分析者表示,這些陰謀論提供了一種願望被滿足的想像,AQnon支持者相信川普能使他們擺脫銀行的債務和被奴役的感覺。儘管有人認為,如果這場運動的精神領袖川普在今年落選,運動會自然消亡。然而,AQnon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它所代表的陰謀論導向的運動正是這個民眾普遍對系統喪失信心的時代的症候。

參考資料:

https://theintercept.com/2020/09/23/qanon-conspiracy-theory-colorado/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sep/20/the-qanon-conspiracy

https://www.ft.com/content/2b51118a-5162-4189-8817-56a43ce69416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al-comment/the-flashing-warning-of-qano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陰謀論?川普與匿名者Q
    2017年,4chan上出現一系列神秘的帖子,發帖人署名為「Q」,後來人們也稱之為「Qanon「(匿名者Q)。由於網絡媒體的打壓,後來Q又轉戰到EndChan、8chan、8kun等網站發文。Q的貼文揭露出美國政壇大佬的很多隱秘以及其他機密。
  • 美國人說|福音派基督徒:茶黨未死,仍在發出保守右翼的憤怒
    而今,「佔領華爾街」早已銷聲匿跡,一度影響著議會話語權的「茶黨」也已式微,然而伴隨著美國戰後中間主義的瓦解及兩黨政治極化現象的進一步加劇,這場新世紀街頭運動的餘響,遠未散去。金融危機過後的那個夏天,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評論員桑塔利以「茶黨」之名呼籲芝加哥人行動起來,隨即引發各地聯動,暴發示威集會活動,抗議歐巴馬政府的巨額開支。鄧恩當時並不以為這是一股新勢力的誕生,「裡根政府時期既存的保守主義、小政府傳統價值觀一直都在,2009年在反歐巴馬的浪潮中披上『茶黨』外衣再次崛起了。」
  • 澎湃思想周報|美國國會山暴亂及其鏡像;失敗的非洲綠色革命
    首先,一個因素是主流右翼長期以來的懦弱、失敗和短視的機會主義。早在2012年,在威斯康星州一座錫克教寺廟遭到著名的新納粹分子的致命恐怖襲擊之後,作者就寫道:「來自所謂守法愛國者的極端主義言論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並建議共和黨領導人在選擇同伴時要更加小心。然而,發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極右的思想和人被納入主流,而不是被排斥。
  • 李公明︱一周書記:右翼民粹主義的「話術」與……「圖術」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民粹主義熱潮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到2017年的歐洲大選年塵埃落定之後,歐洲各國右翼民粹主義甚至是極右翼勢力成為影響歐洲政壇的重要力量。眼下硝煙仍未散去的2020年美國大選之戰, 在極度撕裂的輿情之中,右翼民粹主義也是一個重要議題。究竟如何看待右翼民粹主義在歐美各國的崛起與發展?
  • 敘利亞難民危機緣何難解
    11月26日,黎巴嫩看守政府外交部長沙爾貝勒·韋貝表示,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黎巴嫩一直是主要接收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的國家之一。數量龐大的難民群體不僅面臨生存困境,也給收容國帶來了巨大的治理壓力。敘利亞難民問題可謂由來已久。
  • 「雙語彙」QAnon/「匿名者Q」組織
    不過相關報告提到,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QAnon(「匿名者Q」組織)一詞在其語料庫(corpus)中的使用量大幅增加了960%,引人注目。「匿名者Q」組織的支持者(QAnoner)自稱是「信徒」(believer),他們堅信川普正在對上述崇拜魔鬼的精英分子發動一場秘密戰爭,川普是與邪惡力量鬥爭的英雄和救星,新冠病毒是為了阻撓川普連任而在實驗室製造出的,5G網絡正在傳播新冠病毒等等。
  • 歐洲難民危機暴露出西方制度弊端
    自2010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幾年來一步步演進,最終引爆了歐洲二戰之後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英國脫歐和歐洲民粹主義的強勢崛起,歐盟面臨進一步解體的巨大挑戰。目前這場危機仍在持續,對歐洲的影響還難下最終的結論,但從危機的發生到歐洲對混亂的應對,使得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顯露無遺。
  • 關於歐洲移民危機,你該知道的10個數據
    CFP 圖很多人說,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移民危機。近日,英國《衛報》發表了派屈克·金斯利 (Patrick Kingsley)對於歐洲移民危機的解讀。在他看來,雖然很多人把英國視為難民的福地,但英國對於難民的收容、補助都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很多難民並非源於非洲,也並不單純因為經濟問題才想移民。
  • 美國《韋氏詞典》收錄250多個新詞:另類右翼、狗哨、噴子
    美國《韋氏詞典》收錄250多個新詞:另類右翼、狗哨、噴子 澎湃新聞記者 薛雍樂 2017-09-19 12:24 來源:澎湃新聞
  • 國際思想周報|別假裝在對付「伊斯蘭國」了
    歐盟與土耳其宣布在十一月底達成交易(在該交易中,土耳其將因遏制難民湧入歐洲獲得慷慨的經濟援助,啟動資金是30億歐元),這是一種無恥噁心的行為,一種真正的倫理-政治災難。「反恐戰爭」難道是這樣做的嗎?通過屈服於土耳其的敲詐,獎勵「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發達的主要元兇之一?這筆交易是機會主義且務實的,其正名性質非常明確(賄賂土耳其難道不是最明顯的限制難民流動的方法嗎?)
  • 評論:希臘前總理齊普拉斯再度執政之路不好走
    根據希臘議會已經通過的第三輪救助協議,債權人將在今後三年內向希臘提供850億歐元救助貸款,希臘則承諾在稅收、養老金、統計、司法、銀行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並出售總額500億歐元的國有資產。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激進左翼聯盟早已承諾支持希臘政府與債權人籤署的第三輪救助協議,因此新政府如何能更好地執行為期三年的新救助協議成為關鍵。
  • 希臘債務危機為何產生
    去年10月初,希臘總理帕潘德裡歐新官上任希臘債務危機由此拉開大幕。希臘債務危機由此正式拉開序幕。但是這一切,在八年之前就早已埋下禍根。但是高盛「高明」在為希臘政府設定了一個優惠利率,假設為1:1.5,如此一來希臘政府就有了150億歐元。帳面的盈餘成功地掩飾住了公共債務,希臘也就順利加入歐元區。但是高盛也不會傻到自己貼錢,次貸危機中大名鼎鼎的金融衍生產品此時派上了用場,包括一家德國銀行在內的很多銀行都成了下家。據悉,希臘政府已經把付息時間延長到了2037年,可是沒等到「大限」來臨,危機就已爆發。
  • 土耳其又跟周邊國家懟上,地中海難民危機即將爆發
    據希臘媒體報導,剛剛跟俄羅斯籤訂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停戰的協議後,土耳其將矛頭一轉又開始向希臘出擊,土耳其海岸警衛隊的公務船在公海上向希臘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船發起衝擊,儘管雙方的船隻都是民用公務船,但土耳其海警船的噸位比當時希臘的海警船噸位更大,所幸希臘海巡船躲避及時並未發生撞船事故。
  • 「狗哨」吹響,美國右翼「民兵」組織浮出水面
    「民兵組織第一次在白宮有他們完全支持的人」    實際上,美國民間對於暴力事件的擔憂早有端倪,今年由於新冠疫情持續以及民權運動引發的爭論,右翼組織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內在美國許多城市活動愈發猖獗然而,在過去數十年間,美國出現了越來越多以「民兵」自居的右翼組織,其中不少組織成了1990年代初開始在美國發展的「民兵運動」(The Militia Movement)的一部分。這些「民兵組織」傳統上是反政府的,成員們認為憲法賦予他們合法權利,可視情況採取措施推翻政府。
  • 拜佔庭希臘人與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該書譯稿從策劃到正式出版歷時30餘年,譯者徐家玲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前往希臘進修拜佔庭史的學者。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經授權發布書摘節選。 《拜佔庭帝國史》,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瓦西列夫著,徐家玲譯,商務印書館2019年出版。
  • 【美國電視臺宣揚陰謀論 稱福奇「製造」新冠病毒】據美國有線電視...
    【美國電視臺宣揚陰謀論 稱福奇「製造」新冠病毒】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25日報導,美國辛克萊廣播集團旗下的地方電視臺將於本周末開始播出宣揚新冠病毒陰謀論的節目。該陰謀論宣稱,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製造」了新冠病毒。
  • 美國大選|「狗哨」吹響,美國右翼「民兵」組織浮出水面
    多位美國著名政治學家也曾在10月初聯名發表文章,披露他們關於選後暴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學者們表示,他們越來越擔心這個國家「正走向一個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選舉後危機」。「民兵組織第一次在白宮有他們完全支持的人」 實際上,美國民間對於暴力事件的擔憂早有端倪,今年由於新冠疫情持續以及民權運動引發的爭論,右翼組織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內在美國許多城市活動愈發猖獗。
  • 狗哨」吹響,美國右翼「民兵」組織浮出水面
    「民兵組織第一次在白宮有他們完全支持的人」實際上,美國民間對於暴力事件的擔憂早有端倪,今年由於新冠疫情持續以及民權運動引發的爭論,右翼組織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內在美國許多城市活動愈發猖獗。然而,在過去數十年間,美國出現了越來越多以「民兵」自居的右翼組織,其中不少組織成了1990年代初開始在美國發展的「民兵運動」(The Militia Movement)的一部分。這些「民兵組織」傳統上是反政府的,成員們認為憲法賦予他們合法權利,可視情況採取措施推翻政府。
  • 國際思想周報 | 巴迪歐的一記耳光
    「思想周報」8月4日曾經介紹過《新聞周刊》的專題報導《猶太人再度逃離歐洲》和義大利著名左翼哲學家吉亞尼·瓦蒂莫(Gianni Vattimo)的反猶言論(http://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9652)。
  • 劉華傑:論博物學視野中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北京大學哲學系劉華傑教授近日與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工作委員會(BASE)同仁們分享了他的一篇新作《論博物學視野中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此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