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公牛最後時刻被罰下場後,姚明坐在場邊,一會兒手抓毛巾狠狠地抱頭,一會兒喃喃自語,從口型看,依稀是在不停地說「Foul!Foul!Foul!」;而更多的時候姚明是在低頭不語,連範甘迪叫暫停布置戰術,也不見他站在旁邊聽了,電視鏡頭一直對著他,巨大的特寫,鬍鬚長了,眼圈黑了,眼窩深了,25歲的年青人,臉上卻顯出蒼老了。
姚明真的讓人感到失望嗎?
失望就是說現在的表現與人們之前的期望不相符,對姚明最早的熱切期望,來自於2000年底ESPN為姚明做的一個專題,廣為人知的ESPN當時對姚明的評價是:他可能會改變籃球運動的將來。比爾沃頓的原話是「Simply put, Yao has a chance to alter the way the game of basketball is played.」平譯的話,就是他有機會改變人們打球的方式。這裡打球的方式是指什麼呢?從整篇文章來看,沃頓的意思是:2000年之前的15年NBA強調身體優勢打球重於技巧,而國際籃球強調技術,缺乏對身體優勢的利用,因此他期望既有身體又有技術的姚明進入NBA能改變NBA不重視技巧的方式,在NBA身體更強壯後又能改變國際籃壇不重視身體優勢的打球方式。
然而NBA沒有給姚明改變籃球運動方式的機會,在姚明進入NBA之前,在奧尼爾取得三連冠之後,2001年,NBA宣布實行新規則,重大的變化有:一、允許聯防包夾;二、防守三秒;三、允許合法的身體接觸。而現在大多數球隊防姚明的招數正是:包夾、推擠、拉出,就是來自於新規則的實施,這是2000年的沃頓料想不到的。所以姚明並沒有讓當年的沃頓失望,即使現在18分8板的姚明已經完全達到沃頓當初對姚明的預測值。想像一下,如果姚明不是每天晚上與二三流中鋒摔跤,而是更多地展現自己的上海舞步,柔和手感,多少正在成長中的年青中鋒會把他奉為偶像,模仿他的技術,而現實中現在有才華的年青人有多少還會想去打中鋒位置呢,聽聽小奧尼爾怎麼說「我可不太喜歡打中鋒,我總是受到包夾,防守球員恨不得坐在我身上。」NBA正在用規則把中鋒這個位置描述成藍領苦工的代名詞,傳奇中鋒們對這種情況想必會感到心酸。現在各隊中象奧尼爾和姚明這樣真正的傳統中鋒已經不多了,而對奧尼爾來說,他就是史上最具統治力中鋒,雖然他當初大罵修改規則的人是白痴,其實在聯盟允許聯防包夾之前,他事實上已經是被各隊以非法防守的形式防守了。聯盟為了限制他進行的規則修改,對於能力還不如他的姚明影響自然更大。
然而就在這個夏天,姚明還被認為是總冠軍中鋒,為什麼現在會被某些人批得一文不值?
NBA不斷的規則修改就是要造就眾多身體強,彈跳好,速度快,腳步移動快的美國年青球員在這個聯盟有更好的表現,美國人正在把NBA變得越來越符合美國人特點的運動。新規則實施幾年後,聯盟發現,不僅大個子威力降低了,連外線球員得分也困難了,甚至麥迪和埃弗森的球隊都陷於掙扎之中。於是在2004-05賽季出了一些細則指導裁判們的吹罰:一、對從中圈到籃下持球移動的球員,防守球員如果用前臂阻礙球員的前進,將被吹犯規;二、對帶球撞人要吹得松;三、對防守無球進攻球員的防守球員吹得嚴。簡單來說:就是重點照顧外線球員,並且對於內線球員的阻擋犯規要嚴吹,所以上個賽季太陽、超音速和奇才這些以射手群加能投能突的核心組成的球隊成了黑馬。而本來以為對姚明有利的第三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卻也起了相反的效果,經常姚明被摔倒也沒哨響,而姚明一揮手就是一次進攻犯規。所以上賽季一開始火箭和姚明也處於低潮之中,只是那時還有麥迪一起,對姚明的壓力不是現在這麼大。
05-06賽季,NBA又有什麼細則,我沒找到官方資料。但是從比賽現場來看,應該是對去年細則的強化,甚至球員蓋帽時身體是否前傾都作為是否犯規的標準。裁判的哨子自然是更加變幻莫測了,而今年只有姚明一人去承擔所有壓力。由於之前所說的規則變化,姚明現在的數據與傳奇中鋒的數據沒有可比性,除了奧尼爾。而奧尼爾早已功成名就,所以現在的奧尼爾即使表現不如從前,人們只會說他老了,而姚明還在為證明自己努力,所以他一遇低迷就會遭遇懷疑。從規則修改的趨勢來看,內線球員中象小斯塔德邁爾和坎比這樣的球員速度快、彈跳好顯然就是裁判心中的正面典範,而姚明這樣腳步慢、跳不起來的就是反面典型。姚明說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不是他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快,所以每個賽季開始後都要一段時間適應,現在場均4次犯規已是他職業生涯最高,慢慢習慣到一月份就會好些了。但以後NBA還會不會有更多的規則來限制內線球員還未可知。
如果鄧肯的技術真的那麼標準,NBA職業生涯場均犯規數在三次以下,為什麼到國際賽場卻總被犯規困擾?
一個球員是不是巨星,誰說都不算,要裁判說了算,比賽到關鍵時候,一聲哨響,是進攻犯規還是防守犯規,往往決定一個球員是巨星或者只是優秀。比如今天連得十分之後的進攻犯規,多麼的莫名其妙!在身體優勢論上,NBA裁判是把姚明和奧尼爾同等處理的,就是防守他們的球員有些出格的動作,裁判也視而不見。但是姚明和奧尼爾不是同一類型的球員!首先,奧尼爾完全是怪獸型!幾個人壓著他,他也能起來扣籃,而姚明實際上是技巧型球員,裁判這種「身體優勢論」對姚明的影響更大;然後奧尼爾已經是超級巨星,在這邊吃虧了,裁判會在別的地方找回來,比如進攻時默許他的動作大一些,而姚明現在還在被懷疑,越被懷疑,裁判當然越敢吹。所以姚明倒地裁判會視而不見,而他一個揮手就會是一次進攻犯規,這絕對不是巨星的待遇!在姚明新秀年,我在寫對他的預期時就寫過,看好姚明未來的一個原因,就是當他過了新秀期後,不會再被裁判欺負時,他的數據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然而,第四年了,還是沒有我希望的變化,當然,嚴格意義上,現在還是新秀期。我們繼續期待頂薪年的到來?
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名言中,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些不言而明,這裡我看重的是:「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白話就是使他的所作所為總是受到幹擾阻礙,而在這些壓力與不順中他不會低頭,而是振奮自己的心志,堅韌自己的性情,增加他以前缺乏的能力。
姚明現在就是不管做什麼都被幹擾阻礙,這種情況下,首先就是要動心忍性,處理好心理壓力,不要再低頭、懊悔,要對自己有信心,賽場上沒有麥迪你就是當然的老大,你的表情肯定會影響到你的隊友,你也要帶給他們信心(現在他們的遠投是很需要信心的)。在場下,你身邊有一個很好的心理老師,七連敗算什麼,問問麥迪十九連敗時是什麼感覺(其實那時的魔術陣容和現在的火箭陣容相比也差不太遠),壓在心口上的事情,多聊聊會輕鬆很多。
而增益其所不能方面,首先,說實話,很希望看到,在你有機會、隊友也可以傳卻沒傳球的時候,當場斥責一下他們,不過這不符合你的性格,不勉強。
但是對對手、對裁判一定要硬!不要怕交罰款,範甘迪為你已經交了100000了,多交500又怎麼樣?而且你本來打算墊的那5萬也足夠100次技術犯規使了!但是現在只是對裁判抱怨已經證明是沒用的,我們要把目標轉向對手!米利西奇對木大叔只一下小動作(另一方面看,連米利西奇都敢對大叔用小動作,而我至今沒見過姚明有類似的小動作),大叔就敢伸金手指警告他,他年近半百的人了,肯定知道什麼時候該動真火。這點無論如何也一定要學會!隊友傳球給你,對手在後面一拉一推,使你接不到球,裁判不吹,你當時就要面對面直視,不對,是俯視對手。我們知道各隊在比賽前都會研究對手的比賽錄像,這種小動作裁判縱容了你又忍了,別的球隊看到這些鏡頭自然心中暗喜,比賽中對你的小動作就會變本加利!反過來,你只要時不時爆發幾次,就會成為媒體的關注的中心,那時媒體的中心就不會是懷疑姚明,而是懷疑裁判和對手。想想奧尼爾當初向米勒的揮拳,雖然落下不會打架的名聲,但就是沒有看到那場比賽的我,也知道公牛的小動作有多黑了。
規則的變化,要時間適應,不過據說尤因很懶,那就自己多努力了。
莫低頭,抬起頭來,你可以俯視聯盟中每一個人!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