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
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今年疫情之下的聖誕節異常艱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聖誕節的故事。
當聖誕老人在平安夜趕著送完最後一件聖誕禮物後,他跟他的馴鹿都累壞了,有頭馴鹿甚至病了。
可是當他脫了衣服準備上床好好歇歇的時候,卻突然發現遺漏了一件禮物,而且那是給小男孩哈維的禮物——哈維家很窮,以前只收到過一件禮物(還是聖誕老人自己送給他的),而且哈維的家很遠,在一座山上。
我想這種感受我們大概都有過——已經上床了,很累了,很困了,卻突然想起來,牙忘了刷,廁所裡的燈忘了關——這種情況下大多會想,算了,明天再說吧。
可是眼前這件事怎麼辦?聖誕老人沒有猶豫,重新起身背起最後這件禮物,徒步出發了。
接下來的旅途是一場艱難之旅,也是暖心之旅。飛行員、吉普車駕駛員、摩託車手、滑板女孩、登山者都義無反顧地「能送多遠就送多遠」。在他們的幫助下,聖誕老人終於到達了哈維的家,把禮物放進哈維床頭的襪子裡。
這就是被《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評為年度最佳圖畫書的,英國圖畫書作家約翰·伯寧罕的《哈維的聖誕禮物》。
可以想像,一個父母很窮,只收到過一次禮物的小男孩,臨睡前放在床頭的襪子,寄託著哈維多少心願啊!如果第二天醒來,看到空空如也的襪子,哈維又該多麼地傷心啊!這個禮物,或許是哈維朝思暮盼了一年的禮物,或許是他一年辛勤勞作的報酬,抑或是一份從沒想到的驚喜。不管怎樣,有或者沒有這份禮物,對於一個年年都可以收到若干禮物的孩子來說,或許不算什麼,頂多就是小喜悅抑或小失望;但對於哈維來說,就是失望透頂,或者大喜過望。
對於哈維,得到的這份喜悅,想多喜悅就有多喜悅;得不到的這份失落,想多失落就有多失落。當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時,今天送到和明天再送,就不再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會有因大人有意或無意的疏忽而極其失望的經歷。也因此,小孩子才會盼望著儘快長大能自己做主。所以,這又不僅僅是一個守信助人的故事,同時也是在提醒那些已經長大的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
最好的兒童作品應該是不留痕跡的寓教於樂。伯寧罕的作品幾乎都是這樣,對孩子來講是有趣的故事,對家長來講,幾乎就是一本家教書。《哈維的聖誕禮物》既是告訴孩子守信盡責,愛人互助,也是提醒家長,不妨放下大人的思維,做回兒童,多體會孩子的感受吧。
圖畫書最後,伯寧罕以一句「真想知道那是件什麼禮物啊」,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尾。
我們不知道那是件什麼禮物,可是我們知道那是愛的傳遞,是溫暖與分享,是渴望與尊重……如果我們做不回小孩,就讓我們努力做個理解小孩的大人吧。
這也是伯寧罕送給我們每一位家長的禮物。
好啦,本期親悅讀就分享到這裡了~
如果您喜歡索菲爸爸親悅讀欄目,或者您有任何關於親子閱讀相關的問題,歡迎您來情報站告訴我們~
【參與方式】下載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在情報站點擊話題#孩子的心思,你真的懂嗎?#+文字/圖片/短視頻/音頻上傳即可,快來齊魯壹點跟隨索菲爸爸,與您的孩子共度美好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