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2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陳立雲 彭少波)在林區山區比較常見的漂亮精靈——壽帶,今年首次發現它們在武漢動物園安家了,築巢的位置還比較低。今天,武漢動物園發布好消息稱,最近幾天,雛鳥們已學會放飛自我啦。
壽帶雛鳥展翅欲飛
偶遇壽帶,得益於上月的一個周末,武漢市觀鳥協會在園區組織的觀鳥活動。當天,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帶著遊客在園區觀鳥時,在一棵梧桐樹上接連發現雌雄壽帶各一隻:「正好是它們繁殖的季節,看能不能找到它們的鳥巢,看看有沒有雛鳥孵化出來?」結果大家還真在樹上發現了它們的鳥巢,內有四隻雛鳥!
顏軍現場科普講解,壽帶是一種非常漂亮、非常有觀賞價值的鳥,也稱亞洲天堂鳥、壽帶鳥、長尾鶲、一枝花等,為鶲科壽帶屬的鳥類。它是益鳥,幾乎以昆蟲為食,包括蠅類、天蛾、蝗蟲、螽斯、金龜、金花蟲和松毛蟲等。壽帶對生活環境要求極高,講究生活品質,喜歡棲息於山區後丘陵地帶的林區,常隱匿樹叢中,成對或數對活動,「它們落戶武漢動物園,意味著這裡的環境達到了它們的居住標準。」
壽帶警覺地觀察周邊環境
遊客老陳持續關注了這一家壽帶的生長動態,6月21日雛鳥露出巢外,6月24日羽毛初長齊,6月26日4隻壽帶雛鳥已出巢,開始在附近的樹叢中練習飛行技能,這幾天常看見雛鳥放飛自我。
壽帶,武漢常見嗎?顏軍告訴記者:「往年壽帶一般在遠城區活動,近幾年向中心城區擴散,漢口江灘、解放公園也能遇見。這次發現它們在動物園安家,且築巢低,說明人的活動對其幹擾少,安全感強。鳥築巢的位置是有講究的,它們會綜合考慮人和其他猛禽等鳥類的幹擾與威脅,越沒安全感,築巢相對越高,直至其最終『搬家』。所以大家觀鳥,不要驚擾它們,保持距離,默默觀察就好。」
棲息在樹上的壽帶
武漢動物園水域面積大,在全國動物園裡排名第一。去年園方開啟修復湖面溼地鳥島駁岸工程,完成湖面所有鳥島的駁岸修復,實現現有生態系統、鳥類繁殖以及飼養管理三方面的平衡。來此遊逛和定居的鳥兒越來越多,白鷺、夜鷺、蒼鷺、牛背鷺、白眼潛鴨、鳳頭潛鴨和黑天鵝互搶地盤,「白鷺、夜鷺和蒼鷺已在此繁殖定居。」顏軍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