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2021-01-19 美食大聚會呀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李煜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作儘是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語言綺麗,風格柔靡,美則美矣,格調不高。

後期詞作則突破了花間詞專寫「婦人語」的局限,多傾瀉亡國之痛與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極富藝術感染力。李煜的經典代表作,大多是他的後期作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兩首《相見歡》,均為李煜被俘汴京期間所作。

第一首,上闋寫夜晚獨上西樓所見之景,藉由景物之悽,渲染人物之哀;下闋以絲喻愁(「絲」諧音「思」 ),剪不斷,理還亂,用形象的比喻抒發出真摯的情感。句句是哀愁,句句是名言。

第二首,更是借景抒情的典範之作,上闋由林花謝了春紅,寫暮春殘景,下闋由胭脂淚,相留醉,寫無限悵恨,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則是立意高遠: 既寄寓了個人的人生痛苦,又涵蓋了對生命缺憾的深刻感悟。

兩首《相見歡》,一首寫離愁,一首寫別恨,已經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驚世佳作了。但是,李煜最驚豔世人的名篇卻是他的絕命詞《虞美人》。

李煜42歲生日寫下無人超越的最驚豔詞作,卻成催命符當天慘死宮中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既是牛郎織女的相會日,也是李煜42歲的生日。曾經的九五之尊,此時已經在汴京度過了三年屈辱囚禁時光。39年紙醉金迷、光陰虛度,3年苟且偷生、度日如年,李煜回首往事再看今朝,不禁有感而發寫下千古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上闋中,春花秋月,小樓東風,夏夜明月,這原本都是人間美景,詩意畫面,但李煜卻殷切期盼它早點「了」去。因為,多一個春秋,便多一年苟活,更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引起了他對故國的無限懷念、對亡國的無限哀痛,儘是對「不堪回首」的感慨。

下闋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哀嘆故都金陵的宮殿還在,他心心念念的宮人卻已是紅顏不再。隻言片語間,充滿了哀傷與無奈,未曾失去過天下,就不會有這份感悟。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句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名句中的名句,詞人用設問的形式,先拋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再用一句比喻給出完美回答。

以水喻愁,這本非李煜的原創,上有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下有秦觀的「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但都不及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表達得含蓄而有感染力。

毫無疑問,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文學價值、史學價值、思想價值「三高」,堪稱婉約詞派的巔峰之作。但是,此詞驚豔了世人,卻成了李煜的催命符,讓他當天慘死宮中。

《虞美人》抒發的是亡國之恨、去國之思,宋太宗趙光義從中看出了李煜對故國的懷念以及對現狀的不滿。李煜不敢赴死,又不甘苟活,整日想著他的故國,無異於自掘墳墓。

就在42歲生日當天,就在寫完千古絕唱《虞美人》之時,趙光義賜了一味名叫「牽機」的可怕毒藥,毒死了亡國之君李煜,也毒死了千古詞帝李煜。

李煜死後,萬般皆成灰,唯有詞作永不朽

李煜的詞自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的詞,哀感頑豔,含蘊深沉,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他的詞既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在一定程度上開創了婉約詞的先河,對後世詞壇有著深遠的影響。

作為君主他是失敗的,而作為一位藝術家,他卻又是超越了那個時代,他的很多作品儘管只有寥寥數語,但卻是同樣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他詞作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李煜的詩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既豐富了文章,又能從當時的境遇體會他作詞時的情感。

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感受到他亡國的憂愁與無奈。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詩詞丨李煜:我在人間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 李煜在此時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自此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名人簡歷】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這首詞名為《一斛珠·曉妝初過》,寫的是李煜與一位女子的閨房之樂。有些人認為詞中的女主人公只是一位尋常歌女,但也有很多學者堅持詞中所寫女子是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娥皇。李煜寫下此作意在記錄下與妻子的閨房情趣,抒發自己和妻子婚後蜜裡調油的幸福生活。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是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創作的一首詞。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紮,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下片敘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夢,倍覺惆悵。全詞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語言淳樸而意味深長,取景宏闊而對照鮮明。
  • 李煜寫了首很唯美的詞,隨便拿出一段都是千古名句,如今人人會背
    倉央嘉措有一首詩,道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道盡了很多與他命運相似之人的一生:「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人不可能即作受人枯守青燈的活佛,又做流連塵世的情郎。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做執掌蒼生的無情帝王,又做多愁善感的儒雅文人。前者是倉央嘉措的無奈,而後者便是李煜的無奈。
  • 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細緻含蓄清麗,有千古傳神之筆
    從來有情傳千古,後主一曲最傳神。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更少不了男歡女愛的纏綿。今天我們說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描寫的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情景,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 李清照最自負的詞,連蘇軾都不放在眼裡,提筆作詞,竟流傳千古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這個名號,就算現在再厲害的人也不敢擔當,畢竟網絡傳得太兇,稍有不慎,玉石俱損,但是李清照藝高人膽大,偏偏不走尋常路,在那個封建時代,被譽為天花板的一些人文墨客。她竟然就敢直截了當的說出人家的不足之處,俗話說,人無完人,他們雖被稱為天花板的存在,但是也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所以,李清照的見解非常合適,在文學歷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馬錢子與李後主
    這是北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42歲生日時有感而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溫婉悽美的詞,卻是馬錢子出場的前奏。作為亡國降主,李煜在宋太宗趙光義統治下苟且偷生,平日雖然常常以淚洗面,卻並不敢過於流露情感,生日那天,也許是實在控制不住悲痛了吧。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令人感動
    他,就是李煜。開寶八年,南唐兵敗,國破家亡,作為南唐皇帝的李煜,被宋太祖趙匡胤俘居於汴京之中,封為侯,實為階下囚。李煜是一個厲害的文人,若是生在普通百姓家、官宦家,那麼在亂世中可做隱士,在盛世中可為文豪,可惜他偏偏生在了亂世的帝王家,承接下父輩留下的千瘡百孔的南唐。
  • 李煜在早年寫的一首《菩薩蠻》,見證了他與小周后約會時的場景
    李煜的名字,在中國史冊上留下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既是失敗的帝王,與此同時,他又是那個時代最傑出文人。李煜的一生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在被俘之前,他在宮中過著風花雪月、鶯歌燕舞的奢靡生活。南唐滅亡後,李煜被押送到宋朝,從一代帝王變為階下囚。
  • 李煜的《浪淘沙令》,動人之處,情真意切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亡國被俘,宋太祖封其為違命侯軟禁期間,一個暮春的早晨被凍醒。被囚禁的生活自然是跟以前是天壤之別,他裹緊了被子,起身長嘆,房間內那是悄然無聲,而窗外的雨聲潺潺,像音樂一樣動聽悅耳。
  • 李煜一詞很多年無人模仿,納蘭性德睡不著寫一首,不料成了經典
    王國維曾經在《人間詞話》中留下這樣一段話:尼採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寫出血書的又何嘗只有帝王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通百姓的生活比起帝王來說同樣悲慘。李後主的詞說盡了一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詞詩句優美,美到極致,但同時也愁到極致,抒發的是國破家亡的惆悵,以及生活的不如意。但讓人驚訝的是,儘管他的詞惆悵到極致,但讓人讀了之後,卻能發洩不滿,更能找到一種精神力量。
  • 詩詞丨李煜:我在這人世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或許,人這一輩子,若有幸遇到一個願意與你共品人生甘苦的人,也就不枉來人世走一遭。正如李煜和小周后,她與他相遇於榮華,她陪他走過人生最灰暗的時光。01 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世界很大,眾生芸芸,人與人的每一場相遇都是緣。有的相遇剛剛好,如李煜和大周后,有的相遇不逢時,如李煜和小周后。
  • 千古詞帝的精妙之作,全篇無一生僻字,卻是無人能模仿出的美!
    即便娶了一個賢內助,也無法改變他尋歡作樂的想法,最後更是落得一個「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下場。然而這位成為了笑話的君主,卻在詩詞上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更是被人稱為「千古詞帝」。圖片:李煜為階下囚劇照李煜對文學十分精通,僅僅是現在依舊流傳於世的詞就有三十多首,這些詞來自於李煜一生的不同階段,也對他的人生歷程有著非常清晰的描述。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詩詞水平十分高,他的詩作,就屢次出現精妙的比喻,比如他一首重遊女王城時和前韻而作的七律,題目太長,便遠不如複述,在這裡貼上蘇軾此律: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 李煜這首《蝶戀花》清明傷春暮,唱盡千古悲情,感動無數人
    今天我們再來看詞帝李煜的《蝶戀花》,他又如何表現清明的呢?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在漫漫長夜裡我沿池水岸邊漫步,剛過了清明,我漸漸開始傷心春色不多了。只有幾點雨聲,就好像被風約束住了,朦朦朧朧間,月亮在雲間自來自去。